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這是古人對管理者的告誡。筆者認爲這裏的 " 正 ",從新時代的角度看,主要表現爲敬畏法律,執行 " 八項規定 ",遵守 " 六項禁令 ",恪守職業道德,踐行爲人民服務,從而讓自己一身正氣,二袖清風,赢得民心,受人尊重。
現在副職 " 經常頂撞正職,還不把他 3 放在眼裏 ",充分說明正職 " 其身不正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這是古訓;收受賄賂,權色交易,謀取私利等,别說副職不把他放在眼裏,就是老百姓也會從心底裏看不起他。
人都是有自尊的,沒有誰喜歡别人頂撞自己,看不起自己。但由于正職自己作孽,招緻别人看不起自己,他除了忍受,采取一些與副職的 " 平衡術 ",以達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而保住自己的 " 烏紗帽 " 外,他還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嗎?
我們單位的副職,就十分的牛氣,根本不把正職放在眼裏。
今天早上,班子讨論單位裏的事。正職把要外出調研的線路跟大家說了。
這個線路,說是辦公室主任做的,其實也是按正職領導做的。
副職一看就不高興了:" 這樣的調研,我不參加。參加這樣的調研有什麽用?後面那個座談會,大家互相吹捧,有什麽意思?還不如多看幾個現場點。"
正職陰沉着臉,一聲不吭。
副職外加一句:" 我叔說了,調研是去向别人學習,而不是去旅遊,要學到真知。不看現場,去聽人家彙報幹什麽?"
他叔是副市長,副廳級。我們單位是正科級單位。
這次外出調研線路的讨論,草草收場,就像太監一樣:下面沒有了。
有背景的副職,才敢頂撞正職,才敢不把正職放在眼裏。這種情況,正職不能忍受也要忍受!
【歸納副職經常頂撞正職的多種原因】
1、正職水平比不過副職。我們局長就是個初中畢業生。你沒看錯,他是初中畢業後,接了他父親的班才有工作的。那個副局長是個正規的本科生。
2、副職年齡比正職年齡大。我們局長的年齡比那副局長還小一歲。我們猜想,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3、副職認爲自己應該當正職。我們局長的父親就當過那副局長的局長。也就是說,父子兩個人都當過他的局長,他的上級。他盼啊盼,原本以爲老局長退了之後,他會轉正的,結果他不但沒有,反而是老局長的兒子去當了他的局長。你叫他心裏會好受嗎?
【給正職和副職的幾點意見】
1、作爲副職,其實擺正位置很重要,既然自己沒有當正職的命,那還是認了的好。
2、作爲副職,不管什麽情況下,都不應該像我們那位副局長一樣,動不動就是拍桌子的。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他的事,其實縣裏知道的人并不少。當成,包括縣委組織部的領導。
3、作爲正職,一定加強學習,增強各方面的素質和領導才能,不能自己的能力在副職的前面,像個小學生似的。
4、作爲正職,性格上也不應該太軟弱,動不動就叫副職壓着一頭,那不讓人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