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9 月 12 日電 ( 林琬斯 ) 進入 2023 年,中國 CXO ( 醫藥外包服務行業 ) 企業似乎處于漫漫尋底過程中,半年報披露的業績也出現分化。
多家 CXO 企業上半年訂單、項目同比減少
民生證券在今年 7 月發布的研報中指出,2023 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出現改善趨勢,2023 年 5 月全球生物醫藥融資金額有所上升,融資金額爲 24.75 億美元,同比下降 9.90%,環比上升 21.32%。而中國國内資本市場仍保持謹慎,2023 年 5 月中國國内創新藥融資金額大幅下降,融資金額爲 29.6 億元,同比下降 14.94%,環比下降 40.20%。
今年以來,中證醫藥研發服務主題指數從今年 1 月 3 日的 2442.648 跌至 8 月 23 日最低點 1741.14,跌幅達 28.44%。
業内認爲,CXO 闆塊上半年走弱,一方面與創新藥不景氣有關,另一方面與訂單 ( 包括新冠商業化項目 ) 減少有關系。曾經手握大訂單的 CXO 公司在去年高基數下,業績出現分化。
總體來看,博騰股份、凱萊英的營收受大訂單減少影響,CXO 龍頭藥明康德的營收受新冠相關項目減少影響,泰格醫藥的營收受特定疫苗項目臨床試驗減少影響,康龍化成的業績則趨于平穩。
2022 年,各大藥企曾紛紛加大對新冠商業化項目研發資金投入,藥明康德新冠商業化項目訂單也出現爆發式增長。不過,2023 年上半年,藥明康德的半年營業收入增速降至個位數,是上市以來的首次。藥明康德表示,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27.9%。
2021 年 11 月和 2022 年 2 月,博騰股份先後接到來自輝瑞采購訂單,金額分别爲 2.17 億美元和 6.81 億美元,股價迎來一字漲停。市場猜測,上述訂單與輝瑞的新冠治療藥有關。
不過,2022 年,博騰股份累計确認的銷售收入金額分别爲 2.16 億元與 5.26 億元,已經完成了訂單量超八成。由于前期收到的重大訂單較去年同期交付較多、人力成本同期增加等原因,2023 年上半年,博騰股份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40.25%,扣除大訂單影響後的收入同比增長約 29%。
2021 年 11 月與 2022 年 2 月,凱萊英接連公告簽下 4.81 億美元、27.20 億元人民币、35.42 億元人民币大單。彼時市場猜測,大額訂單的客戶可能是輝瑞或默沙東。
2023 年上半年,凱萊英實現營業收入 46.22 億元,同比下滑 8.33%。雖然凱萊英沒有明說業績波動受大訂單的影響,但其在 2023 年半年報中表示,剔除大訂單後,凱萊英收入 26.77 億元,同比增長 33.27%。
泰格醫藥也表示,今年上半年,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收入同比減少 3.17%,主要由于報告期内公司開展的特定疫苗項目臨床試驗減少,剔除該等項目後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 40%。
另據媒體此前報道,2023 年 6 月,生物藥 CRDMO 平台藥明生物 CEO 陳智勝在投資者開放日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簽 25 個項目,低于往年四五十個項目的預期水平,其中中國項目占比不足兩成。對于不及預期的表現,陳智勝解釋稱," 自 2021 年第四季度以來,全球創新藥投融資減少,對公司早期項目數影響很大。公司市場份額并未減少,隻是客戶資金緊張,導緻簽單周期拉長。"
對于中國 CXO 企業業績的預判,招銀國際在 8 月 23 日發布的研報中指出,中國 CXO 公司在這一輪業績減速時間點相比海外同行滞後約 2 至 4 個季度,預計中國主要 CXO 公司最快将在 2024 年重新進入業績加速通道。
海外業務景氣度如何?
根據動脈橙數據,全球醫療健康 ( 包括 biotech ) 融資額在 2023 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 15%,相對于 2023 年第一季度的同比下降 41% 以及 2022 年的同比下降 43% 均有明顯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季度融資額環比增速已轉正,2023 年第二季度出現自 2021 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首次季度環比正增長 ( +13% ) 。招銀國際在上述研報中表示,全球醫療健康融資恢複初現苗頭,但趨勢尚未站穩。
" 中國 CXO 短期将面對海外需求疲弱帶來的挑戰,而中國國内的融資環境也将導緻國内的藥物研發需求短期難有起色。" 招銀國際表示。
當前,中國 CXO 行業已融入全球醫藥研發産業鏈,雖融資環境仍未完全恢複,不少中國 CXO 将目光瞄準海外市場,盡可能搶灘海外。前述承接輝瑞大額訂單的博騰股份,就是 " 出海 " 的一個案例。
不過,博騰股份今年上半年國外業務的營收不增反減。博騰股份在 2023 年半年報中披露,國外業務實現營收 19.89 億元,同比下滑 42.36%,中國業務實現營收 3.50 億元,同比增長 49.25%。不過在毛利率方面,國外業務毛利率達 53.31%,遠超中國業務的 11.08%。
雖然海外表現不佳,但對于全球的投資環境,博騰股份在今年 4 月 14 日披露的投資者調研紀要中表示,對公司的跨國制藥公司客戶群體來說影響比較小,因爲他們不是主要靠資本市場的融資,有非常強勁的現金流;但是對 biotech 的影響比較大。好的項目在融資環境比較差的時候同樣能融資。
" 從行業來看,目前海外大藥企的外包率比較高。但對于博騰來說,公司的市占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 4 月 22 日披露的投資者調研紀要中,當被問及海外大藥企的外包率還有多大的提升空間時,博騰股份表示,大客戶的業務開發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時間周期較長,公司與一些大客戶的合作關系已經到了關鍵階段,但是業務體量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還有一些大客戶,公司才剛剛進入其供應鏈,且部分項目處于早期階段,對公司來說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泰格醫藥也在今年 3 月披露的投資者調研紀要中表示,海外業務将是後續訂單增長點之一,公司近幾年在歐美地區進行了前期布局投入,目前已在新簽訂單上有所收獲。
也有部分中國 CXO 企業今年上半年海外業務取得進一步增長。
按客戶所在區域劃分,康龍化成的北美客戶收入占比最大,超過六成。2023 年上半年,康龍化成的北美客戶收入同比增長 20.81%;來自歐洲客戶 ( 含英國 ) 的收入約同比增長幅度最大,達到 36.55%,占總營業收入的 15.24%。
康龍化成在今年 6 月披露的投資者調研紀要中表示,該公司的新業務布局包括大分子 CDMO 和細胞與基因治療服務。
2023 年半年報顯示,大分子和細胞與基因治療服務爲康龍化成實現營業收入 2.00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2.77%。但該業務仍虧損,主要是由于大分子和基因治療 CDMO 業務均處于投入階段所緻。
康龍化成表示,細胞與基因治療服務的能力建設在美國和英國,目前已經對外開展服務。公司是美國首個上市基因治療藥物的 GMP 藥效評估放行檢測分析服務供應商。英國 CDMO 服務目前已經具備提供從質粒和病毒載體制備、病毒載體分離純化到分析和 QC/QA 工作全流程的 CDMO 服務的能力,能滿足不同階段的産量和監管要求的不同腺相關病毒血清型的病毒載體生産。大分子及細胞與基因治療服務目前處于業務培育期。
北美客戶對凱萊英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客戶群。雖然在今年上半年,整體的境外 ( 包括北美、歐洲、除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亞洲地區 ) 收入同比下滑 11.28%,但美國的收入 ( 剔除大訂單後 ) 仍增長 44.77%,來自美國客戶的收入占比仍居壓倒性首位,達到 72.44%,中國大陸次之,收入占比 16.57%。
此外,凱萊英來自亞太 ( 除中國大陸 ) 市場客戶收入增速也要高于中國國内。2023 年半年報顯示,來自亞太 ( 除中國大陸 ) 市場客戶收入同比增長 48.56%,中國國内客戶收入同比增長 10.15%。
2023 年半年報顯示,凱萊英上半年承接海外 3 個 IND ( 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 項目訂單,并獲取了首個一體化服務 ADC ( 抗體偶聯藥物 ) 項目的 BLA ( 生物制劑許可申請,就獲得允許将生物制劑引進或運輸引進美國州際商業市場向 US FDA 所提出的申請 ) 訂單。
對于藥明康德來說,來自美國客戶的收入增速也高于中國客戶的收入增速。2023 年半年報顯示,藥明康德來自美國客戶收入 123.7 億元,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産項目後同比增長 42%;來自歐洲客戶收入 22.2 億元,同比增長 19%;來自中國客戶收入 32.3 億元,同比增長 6%;來自其他地區客戶收入 10.4 億元,同比增長 6%。
對于海外業務對中國 CXO 企業的影響,民生證券在今年 6 月發布的研報指出,目前海外醫藥創新研發需求逐漸複蘇,特别是歐美,預計全球生物領域投融資将在下半年持續改善,本土的國際化 CXO 龍頭将受益于海外複蘇而開啓新一輪增長,非新冠業務将實現快速放量。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林琬斯:[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作者:王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