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錯是任何量子計算技術都必須解決的問題。
2 月 22 日,谷歌宣布,在量子計算機的糾錯方面取得了突破,這一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英國《自然》雜志上,這标志着人類在解決量子計算最大技術障礙方面邁出了意義重大的一步。
由于量子比特隻能保持量子态極短的時間,因此目前的量子計算機很難産生有用的結果。這意味着,在量子計算機完成計算之前,量子系統中編碼的信息就會丢失。糾正由此引起的錯誤,是業界面臨的最艱巨的技術挑戰。
一些量子計算創業公司認爲,短期内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探索新方式,對目前的 " 噪聲機器 " 進行編程,但這種做法意味着,量子計算機相比于傳統計算機的性能提升有限。此外到目前爲止,這方面的努力尚未取得實際效果。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認爲,在糾錯問題得到更全面的解決之前,量子計算不具有實用性。
谷歌的研究人員表示,已經找到一種方法,将量子計算機中正在處理的信息分散到多個量子比特上。這意味着,即便單個量子比特脫離了量子态,但作爲一個整體的系統可以保存足夠多的信息足夠長時間,來完成一項計算。
随着谷歌擴大技術的應用規模,使其在更大的量子系統上運行,錯誤率僅降低了 4%。但研究人員指出,這是人類首次實現,擴大量子計算機的規模沒有導緻錯誤率上升,谷歌量子計算項目負責人哈特穆特 · 奈文(Hartmut Neven)表示,這一新發現标志着 " 我們在開發實用量子計算機的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在此之後,進一步的發展将實現穩定的性能提升,最終帶來第一台可以實際使用的量子計算機。
谷歌的研究人員表示,對這一最新突破持 " 謹慎 " 态度。他們表示,在糾錯技術未來應用至更大規模的量子系統時,仍有一定的可能無法發揮作用。
前瞻經濟學人 APP 資訊組
參考論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536-w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2023-2028 年中國量子計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數據、産業研究、政策研究、産業鏈咨詢、産業圖譜、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指南、IPO 募投可研、IPO 業務與技術撰寫、IPO 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