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市場終于迎來複蘇,國産電影的金字招牌,卻不被觀衆買賬了。
事情源起電影《龍馬精神》,上映幾天,話題不斷。
先是成龍宣傳時口誤 " 很高興和爛演員合作 ",被不少網友懷疑是在内涵主演劉浩存。
而後路演宣傳,更是有觀衆因爲觀影體驗不佳,當場要求成龍退票。
相關話題在熱搜榜上居高不下,片方不得不發聲明澄清當天的情況。
在演藝圈拼搏了一輩子的功夫巨星,沒曾想到,到了退休的年紀還會經曆這番 " 腥風血雨 "。
很多人甚至都以爲他不會再拍了,直到電影上映,大家才發現,原來成龍還在電影拍攝的一線。
隻是這次不同以往,爲他喝彩的觀衆寥寥無幾。
有人勸他早點兒功成身退,把機會讓給年輕人;有人批他沽名釣譽,打不動了還來圈錢。
成龍老矣,觀衆真的不再需要他了嗎?
《龍馬精神》的電影主題其實很明确。
成龍飾演的主角老羅,曾經是行業裏鼎鼎有名的龍虎武師。
這是香港電影的一個特殊工種,也就是替身武打演員。
他們隐藏在演員身後,替他們完成種種危險的高難度動作,是默默無聞的影視英雄。
圖源:紀錄片《龍虎武師》
電影中,老羅在經曆過龍虎武師行最輝煌的階段後,随着電影工業技術的發展,漸漸被時代抛棄。
爲了這份事業,他曾在年輕時将全部精力貢獻其中,因而疏遠了家庭,導緻家庭破裂,妻離子散。
落魄的中年老羅,隻有一匹愛馬 " 赤兔 " 相依爲命,在片場靠拍照謀生。
這樣的日子沒能過多久,因爲老羅欠下巨額債務,債主上門,要老羅拿赤兔抵債。
老羅舍不得陪伴自己多年的赤兔,無奈下隻能求助失聯多年,在學法律的女兒小寶,幫忙打官司。
在這個過程中,老羅漸漸找回一個父親應當承擔的責任,完成了人到中年的又一次成長。
影片結尾,老羅帶着赤兔重新殺回到老本行,但電影武術行當,早已被特技占領,已經沒有龍虎武師的容身之處了。
當被邀請重返片場拍攝一幕關于龍虎武師的戲時,他自信滿滿地反對使用特效的提議,要和赤兔一起完成實打實的動作表演。
這不僅是他的固執堅守,更是對 " 龍虎武師 " 這一職業的尊重。
都說美人白頭、英雄遲暮,是世上最無可奈何、最令人惋惜的事。
龍虎武師曾經幾乎豁出性命,才換來香港武打電影的輝煌時代。
現在卻要他們承認自己被時代抛下了,英雄無用武之地。
就如片中台詞所說的那樣:" 龍虎武師,跳下去容易,走上來難 "。
在電影中,成龍多次借用造型緻敬自己曾經的經典角色;
其中一處造型借鑒《我是誰》中的經典形象
更是借小寶的手,讓她發現父親珍藏多年的 U 盤,從而引出成龍武打電影生涯的諸多花絮剪輯。
這次的他,不再是以往意氣風發、無所不能的英雄形象,反而處處都是失意、碰壁。
頗有一種屬于他的時代早已過去的落寞。
成龍難得低頭了,他在電影路演時無奈地說 " 市場不需要,你多好的功夫都沒用。"
或許這不僅僅是對過往的惋惜,更是對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電影市場的 " 認輸 "。
《龍馬精神》的故事背景,其實非常吸引觀衆。
二十世紀的香港電影,因爲特效、後期制作水平的局限,無法跟當時的好萊塢等國際一線電影産業競争。
圖源:紀錄片《龍虎武師》
然而香港武打電影,卻在一批批龍虎武師們的努力下,用自身的實力征服了好萊塢。
龍虎武師拍戲,向來是真摔真打,講究視覺上的真實沖擊。
在成龍主演的電影《龍的心》中,導演洪金寶設計了八名建築工人從高樓同時墜地的高難度戲份。
龍虎武師們需要在爆破師引爆炸彈後,同時從七樓跳下。
圖源:《龍的心》
這對引爆時間點、演員的配合度、現場的防護應急措施都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爆破師甚至試圖 " 臨陣脫逃 ",讓導演來引爆炸彈。
攝制組準備了 3000 個紙皮箱、100 多張海綿墊,從零點一直鋪到第二天清晨。
圖源:紀錄片《龍虎武師》
這場戲拍完後,洪金寶第一時間喊的不是 " 收工 ",而是 " 救人 "。
所幸,沒有出現大的意外。
《龍的心》也因這些前所未有的挑戰性鏡頭,成了當年香港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這正是當時香港電影的縮影,整個行業都彌漫着一種力求完美的精神。
不僅隻限于專業武打演員,即使已經功成名就的影帝也絲毫不含糊。
電影《辣手神探》拍攝時,周潤發有一場大火逃生的戲。
圖源:《辣手神探》
爲追求鏡頭效果,爆破按鈕被提前按下,拍攝完成後周潤發的頭發都被燒焦,從片場出來時還喊着自己 " 丢了半條命 "。
但轉頭卻對導演吳宇森說:" 吳導,剛才效果怎麽樣,需不需要重來一次?"
成龍更是不必多說,成爲功夫巨星的路上,身上所受的傷不計其數。
有影迷曾作圖統計過他身上的重傷,有檔可查的大傷、重傷就有二十餘處。
《龍馬精神》的路演現場,有影迷将這副圖帶到了現場
受傷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南斯拉夫拍攝《龍兄虎弟》時,成龍從懸崖上直接跳到一棵高約 15 米的樹上。
樹幹沒能支撐住他的重量,他直接摔在了地上。
被送上擔架時,成龍的耳膜開始流血,意識幾近模糊,隻依稀聽到周圍人嚷着說還沒死還沒死。
圖源:《龍兄虎弟》
事後他直言,那是自己職業生涯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也正因這批敬業的演員,這樣的行業精神,才産出無數難以複制的經典電影,創造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電影《無間道》成爲警匪片跨不過去的巅峰
不但在華語電影留下一代輝煌,也影響了不少國外影視創作者。
著名導演昆汀 · 塔倫蒂諾曾羅列了對他産生巨大影響的電影人,周潤發和吳宇森的名字就在其中。
在他的經典作品《低俗小說》《殺死比爾》中,處處可見香港黑幫片的影子。
圖源:《低俗小說》
韓國國民劇《請回答 1988》中,關于香港電影的鏡頭更是頻頻出現。
劇中年輕人最喜歡的電影是《英雄本色》,女主的兩個閨蜜,外号分别是張曼玉、王祖賢,可見香港電影對他們的影響。
圖源:《請回答 1988》
隻可惜,随着電影技術的飛速發展,武打片不再是電影市場的優先選擇,許多電影中的武打片段也會選擇用特效或是剪輯的方式完成。
這正是《龍馬精神》的故事試圖探讨的話題,成龍就曾在電影宣傳階段數次哽咽:
" 現在即使一個人功夫再好,也不會有一個老闆肯給他投資。"
市場的激烈競争下,香港電影逐漸走下神壇,成爲過去的神話,帶走了這段華語電影最引以爲傲的輝煌。
如今看來,走不出那個時代的,又何止成龍一人呢?
按理說,功夫巨星的金字招牌,加之觀衆對香港武打片的懷念,都是電影票房加持的利器。
但成龍這一次,卻偏偏栽在了這裏。
一如前文所說,龍虎武師是電影的核心,然而本該濃墨重彩的龍虎武師部分,卻被淺嘗辄止地一帶而過。
武師們的收入其實很高,但因爲缺乏理财意識,錢來得快,去得也快;
加上傷病、年齡限制,三十歲以上就打不動了,所以普遍都晚景凄涼。
曾給李小龍和成龍都當過替身的香港武師陳一言,就曾被港媒報道晚年住在城郊的鐵皮屋裏,還被鄰居縱火燒傷。
《龍馬精神》裏對武師這一行業的困境設置得都太過簡單,也太過容易解決了。
影片一直在用不合時宜的幽默來消解 " 龍虎武師 " 這一職業議題的嚴肅性,包括老羅落魄後,帶着赤兔馬去攬客、拍照的情節。
雖然看得出 " 赤兔 " 一角的存在很重要,但影片在構建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戲方面,也并不嚴謹。
老羅和女兒小寶在片中的主線劇情是打赢官司,把赤兔馬留下,也是整部電影埋下淚點的地方。
但影片隻交待了事情的起因和結果,老羅得知赤兔馬可能要被拿去抵債,便找到女兒尋求幫助。
中間穿插了數段父女和解的家庭戲、老羅重回片場的職場戲。
直到接近尾聲,才草草安排小寶和男友交待他們找到了可以幫助的證據。
觀衆看不到老羅爲尋回赤兔馬所做的努力和掙紮,自然無法共情老羅和赤兔馬的情感。
也因此,《龍虎武師》在票房上的不盡人意,也就不難理解——
想對這屆觀衆打情懷牌,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從最初,因《大話西遊》曾經慘淡票房過意不去的觀衆,爲周星馳新作自發刷詞條 " 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 ",卻被電影的尴尬劇情傷到。
到後來,接連幾部打着周星馳旗号的低口碑影片上映。
其中《新喜劇之王》,更是借着經典作品《喜劇之王》的名号,卻給出一部評分 5.7 的作品,幾乎消耗盡了觀衆的信任。
圖源:《新喜劇之王》
到 2016 年,由王家衛監制的《擺渡人》上映。
奔着《重慶森林》、《花樣年華》而來的觀衆,看完影片後失望不已,網上罵聲一片。
當王家衛在微博上旗幟鮮明地表達 " 我喜歡 ",大半個娛樂圈都趕來轉發這條微博,排着隊跟着喊 " 我喜歡 "。
種種事件過後," 欠某某某一張電影票 " 的說法越來越泛濫,但這句話在觀衆心裏的分量,卻越來越輕了。
觀衆不會輕易再上販賣情懷的當了,更不會爲敷衍之作買單。
即便毫無疑問,成龍是值得敬佩的演員,龍虎武師們也是值得尊重的存在。
但當他們都隻作爲一種噱頭存在時,電影的初衷就無可避免地背離。
畢竟,觀衆懷念的,從不是某一個人,或是某一個行業;
而是曾經那些人對電影的認真與熱愛,創造了那樣一個令人懷念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