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流引爆第四輪發燒潮?這波呼吸道感染爲何已持續 120 天
近期,默默無聞的乙流,突然躍上前台,引發新一輪大規模感染。
甲流剛好,又感染了乙流。社交媒體上出現大量先中招甲流後又感染乙流的報道,甚至有網友對比流感及新冠症狀後表示:" 乙流是王中王,骨頭縫裏都疼。" 醫院裏感染乙流的病人也呈現大幅上升趨勢。
那麽,乙流在當下流行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
自 2023 年 10 月底以來,在各地發熱門診呼吸道樣本檢測中,乙流的陽性率在不斷升高,到 2024 年元旦前,北方省份達到了 17.1%。但是,這個冬季的呼吸道流行病還主要是甲流,盡管乙流在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快速上升,但是在總樣本中的陽性率一直沒有超過甲流。
中國國家流感中心在 1 月 4 日發布的 2023 年第 52 周(2023 年 12 月 25 日 ~2023 年 12 月 31 日)周報顯示:
目前雖然仍以甲流爲主,但乙流占比正在上升,北方已連續 9 周上升,從第 44 周的 4.2% 上升至第 52 周的 47.3%;南方已連續 6 周上升,從第 47 周的 11.6% 上升至第 52 周的 26.4%。此前占據傳播優勢的甲流 H3N2 毒株比例大幅下降,但乙流毒株占比出現了大幅的上升,南方的乙型流感占比爲 26.4%,北方的監測數據則高達 47.3%。
也就是說,北方的乙流占比已近乎一半。 [ 1 ]
導緻流感樣疾病(ILI)的還有甲流、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百日咳、新冠病毒等等,這些病原體近期在各地的發熱門診中都有檢出,由于新冠的檢測可及性原因,乙流目前可能隻是前三名,但預估會很快成爲主流。
這輪持續 120 多天并且可能在春節後仍不會消失的大規模呼吸道感染潮,從肺炎支原體、新冠、甲流再到乙流,呈現階梯式與混合式的感染模式,也就是說,一部分人會出現先感染肺炎支原體、甲流,再感染乙流的現象,而另一部分人會出現同時感染甲流、乙流的混合型感染。預估有近億人感染。
這可能是近幾年間,持續時間較久的一次多病種混合大流行。
根據中國國家流感中心 2017 年第 17 周到 2023 年第 50 周的數據統計來看,在新冠大流行前的兩年間,不管是我國北方省份還是南方省份,乙型流感通常都是與甲型流感共同流行,且乙型流感的競争優勢明顯弱于甲型流感。 [ 2 ]
但在 2021 年 9 月 ~2022 年 1 月間,在既沒有新冠流行,也沒有甲流流行的情況下,發生過一次乙流單獨流行,下圖中的黃色就是。直到 2022 年第六周,甲流(紫色)才開始出現,在 6 周後才完全取代了乙流。
在流行病回溯中,還沒有見到過對此現象的解釋。由于流感病毒的傳播力較弱,以往的流行病回溯研究都發現,在流感流行期間,隻要戴口罩的比例越高,流行就越低,口罩可以有效防控流感病毒的傳播。但是,在真實世界中,很少有幾乎全員都戴口罩、社交隔離的情形。而在 2021 年初到 2022 年初,國内的新冠疫情期間,戴口罩的比例、時間都比較長,甲流竟然消失了。
甲型流感病毒是人畜共患病,在人和動物之間傳播,它既可以感染動物,比如,鳥、家禽、豬,還可以通過與這些動物密切接觸的人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乙型流感就不同了,它隻感染人,其傳播力、緻病力都低于甲型流感,傳播範圍相對較小。理論上,大面積戴口罩很有效地防控住了甲流的 " 跨種傳播 ",但是,乙流除了通過氣溶膠傳播以外,還可以通過接觸傳播。
那麽,感染乙流後的症狀比甲流更嚴重嗎?是否真像媒體所說的 " 全身疼到骨頭縫裏都疼 "?我們又該如何應對乙流來襲?有哪些藥物可以使用?
流感病毒生态圖。
二、甲流與乙流,哪個更嚴重?爲何會出現 " 骨頭縫裏都疼 " 的現象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丁型,通常,隻有甲、乙型會造成人間的季節性流行。乙型流感有兩種譜系:維多利亞株和山形株。乙型流感比甲型流感變異發生得更慢。近三年來,山形株在全球各地的流感監測實驗室都沒有再被發現,現在的流感流行株全是維多利亞株。
乙型流感和甲流、新冠一樣均具有高度傳染性,但是,傳播力是其中最小的。
感染者呼出的空氣通過飛沫傳播進入另一個人的鼻腔或口腔,就傳播到了下一個人。飛沫傳播的距離是 1.83 米,也就是說,社交隔離需要 2 米。此外,如果一個人的手接觸到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然後再接觸自己的嘴巴或鼻子,也可能感染乙流。通常,乙流患者生病後 3~4 天傳染力最強。症狀往往在發病 2 天後出現,因此一個人可能在流感症狀出現之前就已經感染了流感。
乙流的常見症狀:疲勞、鼻充血、咳嗽、頭疼、咽喉痛、身體疼痛、寒冷、發熱、嘔吐或腹瀉(多見于兒童)。嚴重症狀:胸痛、呼吸急促、劇痛、重度乏力、高熱、癫痫發作、重度眩暈、意識障礙。
總的來說,乙流的緻病力小于甲流。網上有患者表示," 乙流是王中王,全身疼到骨頭縫裏都疼 ",這是個案。
在 2021 年第三周到 2022 年第五周,我國沒有新冠的流行,同時,流感樣疾病的住院病人很少,流感藥物的銷售也沒有顯著增長,這說明即使在乙流單獨流行期間,其感染造成的住院都是極爲有限的。
但是,近幾個月來,呼吸道傳染病高發,乙流夾雜在其中,其 " 曝光率 " 大增,很多從未經曆過乙流感染又被确診的患者,出現嚴重症狀的情形,被人爲放大了。
三、爲什麽兒童更容易感染乙流?核酸檢測乙流是金标準,甲流與乙流的治療方案一緻
一般醫院常用的流感抗原檢測卡中都包含了甲、乙流,呼吸道五項檢測(抗體 IGM)。九項抗體檢測中,一般都有甲流,但是,隻有部分包含了乙流。對乙流的抗原、抗體檢測中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就是假陰性較高,特别是在發病的早期。
核酸檢測乙流是金标準,但是,市面上單獨檢測乙流的産品較少,更多的是多重檢測産品,這也導緻了乙流的檢出率低于實際情況。
甲流、乙流的症狀非常類似,治療方法幾乎一緻,也導緻了醫療機構對乙流的确診率偏低,這也是常情。
由于發熱、咳嗽、咽痛是流感的典型症狀,不一定要在核酸檢測出結果後,才能用藥。因此可以結合臨床症狀,盡快使用藥物。
爲什麽兒童更容易感染乙流?
乙流的緻病力小于甲流,同時,相對來說,成人感染了乙流後,大多數是無症狀的,少有重症;成人的基數遠大于兒童,無症狀的成人傳播給兒童以後,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還沒有成熟,乙流對兒童的緻病力就強于成人。
三歲以下的兒童對于人流感病毒(乙型流感)沒有預存免疫(曆史上感染過某種病原體後殘留的免疫記憶),而 17 歲以上的成人基本都有一定的對乙流的預存免疫,這也導緻了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感染乙流。所以,兒童更應該接種流感疫苗。
兒童易感甲、乙流,最好的預防是接種四價流感疫苗。
連續三年了,以前在流行株裏經常出現的山形株(Yamagata)都沒有再出現,大概就是疫苗的功勞。乙型流感裏的維多利亞(Victoria)株是現在的唯一流行株。
目前全國使用的疫苗中,無論是三價還是四價,乙流是 B/Austria/1359417/2021(B/Victoria lineage)-likevirus,亦即:乙型流感 / 澳大利亞 /1359417/2021 類似株(B/ 維多利亞系)。
從 2023 年 4 月 3 日開始算起,全國各地對乙流樣本進行抗原性分析發現,97.7% 都是 B/Austria/1359417/2021(B/Victoria lineage)-likevirus,可以說,正中靶标!接種了這些流感疫苗的人,都可以有效預防乙流。
在甲流的治療上,有觀點認爲瑪巴洛沙韋和奧司他韋效果沒有什麽差别;但對于乙流,有研究發現,對于 12 歲以上人群,瑪巴洛沙韋效果更好,可以縮短緩解症狀的時間。
奧司他韋組(藍色)是 101.6 小時 ,瑪巴洛沙韋(紅色)是 74.6 小時,綠色是安慰劑組。可以看出,瑪巴洛沙韋比安慰劑組(100.6 小時)縮短 27 小時。對于感染了乙流的 5 歲以上兒童,經過評估後能使用瑪巴洛沙韋的,可以考慮優選瑪巴洛沙韋,奧司他韋不太能縮短緩解症狀的時間。 [ 3 ]
感染乙流發病後的 48 小時内是流感治療黃金期,重症高風險人群在感染乙流後建議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
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與解熱鎮痛的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并不沖突,可以聯用。但注意對乙酰氨基酚每天攝入不要超過 2000mg;布洛芬最好飯中或飯後服用。泰諾林可用于 3 個月以上兒童和孕婦,布洛芬可用于 6 個月以上兒童,孕婦通常禁用。
感染乙流後,除了服用藥物,還需要好好休息。休息好才能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願大家平安度過這輪乙流感染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