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的,是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在你朋友圈刷屏的綜藝。
2024年了,還有綜藝能爆火?
沒錯。
史上最弱宣發,就在每個人都以爲要撲街的時候,開播後,卻火得連微博熱搜榜都差點放不下。
來吧。
台上流血,台下瘋癫的
乘風破浪的那英·五旬老太守城門·葉赫那拉英子大戰洋人
歌手2024
01
先給年輕的讀者科普一下,這檔停辦了4年後卷土重來的老牌音綜原本是個什麽咖位。
分享一個例子。
在《我是歌手》第四季的決賽中,coco李玟穿着一身紅色旗袍,激情開唱《月光愛人》。
這一身衣着與這首選曲,與她當年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表演的時候一模一樣。
△ 上圖:2001年李玟在奧斯卡演唱;下圖:2016年李玟在《歌手》比賽
對于第一位在奧斯卡上獻唱的華裔歌手來說,《我是歌手》的舞台,似乎與奧斯卡的舞台同樣重要,足以看出當時《歌手》在專業音樂人心中的分量。
說是真正的"華語歌王争霸賽"也不爲過。
當時第一季的周曉鷗就說過,《歌手》這個節目是讓大衆看到,職業歌手是怎麽樣的(專業)。
順便提一句,當時與《歌手》對打的,是素人競唱的《中國好聲音》。
如果說,最初的《歌手》爆火是因爲真·專業,已成名的職業音樂人争先恐後地打磨、展示自己的歌唱技術。
那麽今天的《歌手》再次翻紅也是因爲一個字,真。
首先是,真·敢玩。
直播競演,真實開唱。
注意,這不是一個新詞。
我們早年看的《超級女生》或者《快樂男聲》都是直播競演,雖然至今網絡上仍舊流傳着他們的各種"車禍現場",但不可否認,這樣的"真",是我們當年爲其投票的動力。
隻是可惜。
自從《中國好聲音》制造出一個又一個"神級現場"後,這種"真"也就逐漸消失了。
人們一方面質疑着對口型、過度修音。
一方面又擔心真的直播競演,會導緻比賽一片狼藉。
于是許多年來。
"真唱""真直播"一直停留在各種晚會和綜藝的口号裏。
能做到的。
屈指可數。
然後是,真·讓人百般滋味在心頭。
這可以分爲上、中、下三場。
上半場,可以名爲《内娛版開眼看世界》。
兩位在華語歌壇名不見經傳的外國選手香缇·莫(Chanté Moore)和凡希亞(Faouzia Ouihya)一展歌喉,看呆了一大票觀衆。
就不說别人了,且看我們英砸的表情。
凡希亞表演的時候,我們英砸的眼睛亮星星,不自覺地點頭,隻是在低頭的那幾秒裏,英砸你在爲什麽犯愁?
爲待會的表演,還是爲華語樂壇的未來?
到本期排名第一的香缇·莫開麥的時候,英砸臉上的每一縷神情都在表示驚豔、肯定。
隻是作爲華語樂壇的前輩,坐在那裏的英砸,顯然内心很糾結、很分裂,一邊雙手忍不住叫好,另一邊臉上浮出痛苦面具。
是啊,撐起整個華語樂壇的重擔都壓在自己身上,本來以爲是5打2,結果是1拖4打2,56歲(被迫)成爲闖關的年紀。
中場,可以名爲《被扒開遮羞布的内娛》。
參加這次《歌手2024》的華語音樂人除了那英,還有楊丞琳、汪蘇泷、海來阿木、二手玫瑰。
其實爲了公平起見,Sir應該繼續以那英的表情爲參照物,從而相對客觀地呈現其餘音樂人的水平。
在沒有修音、沒有墊音、全開麥、純live、即時直播的情況下。
畢竟我們英砸的真性情,要在内娛稱第一的話,剩下的人都隻能稱第二了。
顯然芒果台的導播很了解英砸的真性情,在楊丞琳等人高歌的時候,極少掃到那英的表情。
爲數不多的畫面之一,是那英欲言又止的嘴角,似乎在說"這也行?"。
有一說一,楊丞琳等人的表現,不至于差到不堪入耳,隻是在兩位外國歌手以及華語前輩那英姐的同行襯托下,顯得真·不太能打。
換個角度想吧,他們倒是能在一個音樂綜藝上起到一個造型的作用,增添别樣風味。
勒着嗓子的海來阿木表演深沉憂郁,高音沒拉上去的楊丞琳讓聲嘶力竭具象化,氣息不穩的汪蘇泷表演一個年輕歌手努力在歌壇站穩,穿着一身黑西服吹唢呐的二手玫瑰展現民族特色搖滾樂。
△ 二手玫瑰的狀态還挺松弛的
事情發展到這個局面,觀衆自發開啓了下半場
網友大點兵,又名《歌手2024·救救英子》。
太丢人了,必須找人與英砸并肩作戰。
所謂的"國家隊",其實也差不多是"五十歲以上出列",還大多是已經參加過《歌手》系列的選手。
新生代歌手呢?
當音綜導師的多,敢真開麥的少。
數來數去,能讓網友真·信任的年輕歌手,剛好湊齊一張麻将桌,鄧紫棋、周深、毛不易、單依純(主要是年齡優勢,輸了赢了都是大學生)。
事态緊急,"鄧紫棋你怎麽還有心情吃面!"
△ 不得不說,網友玩梗的創作力,比當代樂壇的創作力要強N倍
"救救英子"的樂子場,像是給早已青黃不接的華語樂壇點燃了一把火,熱氣騰騰,冷卻後露出的樂壇真面目,宛如一片灰燼,都不用風吹,就輕飄飄地散了。
看着同樣五旬的何炅還在《歌手》主持,"主持一哥"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夠撼動。
真·後繼無能打之人,也不隻是樂壇獨有現象。
有網友認爲,首期《歌手》邀請的華語陣容本就不太能壓場子,不是與香缇·莫、凡希亞同一個level。
後來發現,原來是因爲采用直播形式,不少歌手都表示"婉拒了哈"。
網友觀衆也是真·寬容。
一生善于發現優點的網友,依然努力給這片灰燼加點油、放點彩虹屁,妄圖将沙漠變綠洲。
楊丞琳、汪蘇泷成爲了救場的"孤勇者",一下子又讓大家誇"勇氣可嘉"。
emm……
Sir不是否認楊丞琳、汪蘇泷等人看到節目缺人、臨時頂上的義氣,隻是這種用"努力""勇氣"掩蓋實力薄弱的風氣,已經持續這麽久了。
事到如今,還要繼續下去嗎?
02
所以是内娛慘敗?
或許我們也不能這麽下結論,畢竟對于音樂來說,Vocal的技巧并非是評判一首作品好壞的唯一标準。
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标準。
判斷一首live的好壞除了技術,還有情感,一些意外的失控,或者即興的發揮,往往會流露出歌手最當下的心境,以及情感。
所以有時候,現場,甚至要好于錄音室作品。
歌手們不會不明白這一點。
不過有意思的是,如今各路歌手們卻紛紛把音樂會看成了運動會,把唱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些網友喊過話的歌手以及沒有被喊過話的歌手,都主動請纓表示"請戰"。
"愛國"情緒濃厚。
"競演"直接變成了"國家榮譽之争"。
沒錯。
這樣的結果,或許會讓不少人重新重視起vocal的作用來。
但。
網友們的"義憤填膺"和歌手們的"衆志成城"真的就能拯救華語音樂嗎?
Sir其實對此抱懷疑态度。
事實上,今年《歌手》的局勢,讓人很難不想起2018那年,同樣是中外歌手同台競唱,同樣是外國歌手吊打内娛樂壇,同樣是讓觀衆心急得抓耳撓腮。
"中外對抗"這種競技方式,《歌手》節目組不是第一次玩了。
那一次,在Jessie J 四期連冠之後,節目組請來了華晨宇,立馬掰回一局,爲華語樂壇挽回了一些臉面,但不多
"歌王"最終還是落到了Jessie J 手中。
按道理說,這樣的"慘敗"會迎來更多的後續效應是吧?
其實沒有。
一方面是因爲對于輸赢,當時觀衆的民族情緒還沒有現在這麽濃烈,而另一方面,則是那年的《歌手》沒有今天這麽多的熱搜。
于是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之後鮮少有人提起。
老實說,其實Sir覺得,這在當時是個很好的音樂交流典範,不僅打破了《歌手》的"國人保護說",維護了一個競技比賽的公平性;還讓國内觀衆與華語樂壇見到國外音樂發展到了什麽程度。
尤其是後者。
讓當時不少人相信,"知恥而後勇",這一屆華語歌手在vocal的比拼上輸了,沒關系,好好磨練,下次赢回來。
結果呢?
如你所料,這5年,音綜頻出。
老牌的,《歌手》《好聲音》發了一下力;後來居上的,《明日之子》《聲入人心》《中國新說唱》《我是唱作人》《樂隊的夏天》;主打一個情懷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披荊斬棘的哥哥》。
國風的、美聲的、搖滾的、民謠的、唱作的、說唱的……音樂品類的圈層細分得幾乎不能再細分。
可5年過去了。
同樣如你所料,音綜大爆發帶來的結果,隻是爲那些流量粉絲提供一個又一個的"神級舞台"。
以及粉絲專屬的"無敵唱功"。
等真到了比拼技術的時候。
卻發現。
華語樂壇還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依然需要仰仗老前輩們。
△ 難道職業樂人去音樂節、星光大道就可以放低專業性嗎?
所以你看。
一檔《歌手》其實根本改變不了内娛現狀。
隻要環境不變。
不管網友玩梗多麽開心,也不管歌手們如何"愛國",充其量,都是爲這個越來越低迷的音樂市場增加一些話題而已。
指望從此以後,唱功被提上歌手的入門标準?
顯然是不可能的。
03
所以哪怕到現在,對于這屆《歌手》的最終輸赢是不是華語歌手,Sir也沒有那麽在乎。
就像節目組自己說的:
赢,隻是歌手的一段路
迎,才是音樂的目的地
Sir真正在乎的是,他們口口聲聲說的"真實",會有多大的誠意,會陪着大家走到多遠。
沒錯。
"真實"才是Sir去看《歌手》的最大動力。
直播、不修音、現場公布排名,無論哪一條,似乎都是沖着内娛音綜這些年亂象去的。
仿佛是又一次"整頓内娛"。
可問題是,它真的能夠堅持下去嗎?
要知道。
在拍照要修圖,唱歌要修音,在世間萬物都逃不了"精修"兩個字的當下,人們會很難持續關注那些慘淡的真實。
他們甯願接受那些"虛假繁榮"。
至少,要好看。
事實上,号稱"不修音"的音綜一直存在,比如早在幾年前,就有一檔叫做《中國正在聽》的節目,似乎也在用"不修音"來"整頓行業"。
可結果呢?
就不說收視慘淡了,光看豆瓣的評論區你就能感受到觀衆的怨氣。
我爲什麽要來看一檔這麽難聽的節目?
于是這些年,越來越多的綜藝在号稱真實真誠時,所做的,其實是選擇性的真實。
比如《歌手》。
第三季的《我是歌手》,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部分選手在競演結束後,違背了不能拉票的規則,直接在台上開腔拉票。
當時的總導演洪濤首次黑臉,鄭重重申了《我是歌手》的競演規則:所有歌手從登台開始,一直到下台結束,這個過程不能說話,隻能用純粹的音樂打動觀衆。
多麽真實又真誠。
可後來發現,這隻是"部分真實"。
真正的比賽
是不需要再做後面的修飾
直接唱什麽就是什麽樣
所有的選秀類節目
當天唱完以後
回去都要進錄音棚修音的
電視選秀就是這樣
所以大家不必當真
欺騙嗎?
或許。
更多的是無奈爲之。
當然,2024這一季《歌手》采用直播的形式,讓人重燃起對"真實"的期待。
至少就第一期呈現的效果來看。
有利于推動"真唱"環境的普及,讓人們不再把"真唱"和"車禍"劃上等号。
而隻有真唱。
才是抵達真實的基礎。
所以Sir不否認這一季目前的誠懇,隻是,推動華語樂壇新生代的變化與長進,不是喊喊口号扮演悲壯,也不是制造話題後,一哄而散就行的。
它需要長期的誠懇,可靠的真實,深刻的反省。
是真的"知恥而後勇"。
把專業技能,放到熱度與話題的前面來。
否則。
演技綜藝的今天,就是音綜的明天
大家都是那麽的真實,真實的爛,也能以"真實的爛"賺着觀衆的眼光與錢。
就像二手玫瑰的那首《耍猴兒》所唱的
誰說耍猴滴
他不是藝術家
之前的"耍猴兒",是假唱的、修音的、破音的、技術不過關的、專業不對口的,都能坐在評委席上被尊稱一聲"老師"。
現在的"耍猴兒",是内娛将自己的爛明明白白掀出來,成爲招眼的噱頭、吸金的手段,堪稱是"内娛新式行爲藝術"。
笑看内娛樂子的觀衆把明星當猴兒,站着把收視率、錢、熱度賺了的明星、節目組,也在把觀衆當猴兒。
誰耍了誰?
嘿,人人都是嗎喽。
最後,還是憶甜思苦一下吧。
《歌手》曾被視爲"國内音綜天花闆",不僅因爲它是"歌王争霸"。
還是在一個素人被挑選、成名音樂人坐在評委席上發問"你的夢想是什麽"的時代,《歌手》反而将成名音樂人放在"被挑選""被評分"的位置上,首次将音樂的話語權真正交給聽衆。
當時參賽的歌手,他們尊重自己的搵食技能,也尊重自己的衣食父母(觀衆),拿出不糊弄人的誠意,與樂迷相互奔赴。
所以會在明知"神仙打架"的情況下,依然給觀衆帶來始料未及的驚喜。
林志炫的無字歌《Opera》,至今仍是《歌手》舞台上難以超越的存在:
原本名氣不大的新秀歌手,能憑着歌聲征服觀衆,殺成黑馬:
就連大家熟悉的一些老牌歌手,都能在《歌手》舞台上讓人耳目一新:
△ 當時的觀衆沒想到一向以"唱作"爲主的李健,在音樂上藏得那麽深(在幽默方面也是)
那個時候,是歌手與樂迷之間互相尊重,而不是猴子與猴子之間的互相戲弄。
隻是可惜。
這樣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當下,幾乎每個人都在扮演着"真誠",并困守于這種"真誠"的表演之中,他們"有感情"地唱歌,"有感情"地演戲。
以獲取僅粉絲可見的誇贊。
至于專業本身。
似乎,早已不值一提了。
所以今天《歌手2024》爆火,會間接地把這逝去的時代帶回來嗎?
Sir不知道。
但真的希望,這會是開了一個好頭。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桀骜不馴八寶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