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被一杯 " 咖啡 " 刷屏了。
首日 542 萬杯的銷售量、超 1 億元的銷售額,活脫脫讓 " 醬香拿鐵 " 成爲爆款。
說起來,這個聯名确實不一般。
但和白酒絕配的,豈止咖啡?白酒 +,給人以無限遐想。
不信,你瞧。
酒 + 李白
上下五千年,給酒找一位最佳代言人," 詩仙 " 李白一定榜上有名。
要不杜甫怎麽說他,"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烈酒最懂年輕詩人的朝氣。那一年,楊柳飄絮,金陵城中一家小酒館裏,一個年輕人正自斟自飲。
" 太白兄!" 外面一聲呼喊。很快,小小的酒館便圍滿了年輕人,他們此行是來爲好友李白餞行。
他們實在太舍不得李白這個朋友了,論仗義、論豪爽、論才情,有幾人能與他相比?
如今,李白要離開南京奔赴揚州,下次再相見,不知何年何月。一群青年酒入豪腸,過往片段如夢似幻:長幹裏的歌聲、秦淮河上的月亮、孫楚酒樓的黎明 …… 說不完,道不盡,誰也不肯放下酒杯。
眼前是恩義拳拳,遠處是山高水闊,東流的江水悠悠而去,它将要載着年輕的小李奔赴遠方。
酒 + 陶淵明
陶淵明愛酒也是出了名的。
在自傳文《五柳先生傳》裏,他寫道:"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辄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晚年,陶淵明隐居于浔陽。他愛酒的樣子充分地表露了出來。
如果有人來拜訪他,無論對方貴賤,隻要家裏有酒,他就拿出來招呼客人。如果自己先喝醉了,他就說,我喝醉要睡覺了,你可以回去了。
如果找他時,正碰上他釀的酒熟了,他就取下頭巾來漉酒,漉完,還把頭巾戴上。
他也會受左鄰右舍的邀請,到别人家裏喝上兩杯。他也喝得開開心心,喝醉了就自己循着熟悉的山間小路回家。
在鄉間,陶淵明過得簡單率真。
江州刺史王弘十分景仰陶淵明,親自到陶淵明家裏拜會,陶淵明稱說自己有病,避而不見。王弘派出狗仔隊,暗中窺伺,得知陶淵明要去廬山,于是準備制造一場浪漫的偶遇。
王弘找來陶淵明的好朋友龐通之,讓他帶着酒先到半路上等陶淵明。山間曠野中的亭子裏居然有酒,陶淵明取來就喝,喝得高興就忘記趕路了。見時機成熟,王弘這才出來和陶淵明相見,于是坐下來,開開心心地喝了整整一天。
後來,王弘再想見陶淵明,就在山林水澤之間等候他經過。知道他沒有酒和米時,王弘也時常給予接濟。有一年的九月初九,陶淵明在宅子旁邊的菊花從裏采了一大捧菊花,這時候,正好王弘派人送酒來,陶淵明就地開喝,并從此引出後世九月九飲菊花酒的雅俗。
酒 + 白居易
白居易也愛喝酒。
他那首《問劉十九》名聲在外," 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他還給自己寫過一篇叫《醉吟先生傳》的自傳文,非常坦誠地承認:" 性嗜酒,耽琴,淫詩。凡酒徒、琴侶、詩客,多與之遊。"
當他喝得酣暢淋漓,便會抱着琴,弄《秋思》一遍。
是的,白居易是個音樂家,當初在浔陽江頭,"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可見用情至深。
如果興頭上來了,他還會讓家僮調法部絲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還嫌不盡興,就讓人再唱《楊柳枝》新詞十數章。
白居易還喜歡拄着拐杖遊覽鄉中,騎着馬遊曆都邑,坐着轎子來到野外。轎子裏隻放着一張琴一個枕頭、還有幾卷陶淵明、謝靈運的詩集。" 抱琴引酌,興盡而返。如此者凡十年。"
酒 + 蘇轼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說起蘇轼與酒,大概會吟出這句詩來。
蘇轼其實有點含蓄了。在《書 < 東臯子傳 > 後》中,他直接稱自己是天下最喜歡喝酒的人。
" 餘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餘下者。然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引,則餘胸中爲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過于客。閑居未嘗一日無客,客至未嘗不置酒,天下之好飲,亦無在餘上者。"
他自己也學會了釀酒。當初東臯子王績縱酒不羁,又無意仕途,但爲了能得到公家每日配給的三升美酒,每天 " 被迫營業 "。蘇大爺也挺 " 自負 ",他認爲自釀的酒遠超王績,可以随意用來招待賓客,自己也沉醉其中。
喝多了要養生,爲此,他天天 " 夜卧濯足 "。一個大瓦盆,涼了加熱水,熱了加冷水,鉚足勁泡。
說在海南島上時,他喝多了,還天天牽條狗,跑去跟村民閑扯,什麽都聊,越聊越來勁。
要不林語堂怎麽說他," 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 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 , 一個百姓的朋友 , 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酒仙。"
酒 + 李清照
接着蘇東坡往下聊。
他有個學生叫李格非,娶了狀元王拱宸的女兒,生下一個女兒,名叫李清照。
李清照也是個愛酒之人——
"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
1101 年,18 歲的李清照與 21 歲的趙明誠結爲百年之好。二人志趣相投,婚姻幸福美滿。特别是在青州十年,過着純真、淡泊、高雅的生活。
可是後來的他們卻沒有完滿的結局。趙明誠早亡,李清照坎坷半生。
伴随着對亡夫趙明誠的愛走到了暮年,李清照在追憶的過程中寫下了太多的詞篇,其中的《聲聲慢》家喻戶曉。
"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酒還是酒,但已物是人非。
詩酒光陰無限長
文人們沾上了 " 酒氣 "
似乎性情之中就自帶曠達與灑脫
九蒸七取,滴滴難舍
也許你讀了這些文人與酒的故事
再捧起那杯 " 醬香拿鐵 "
就能喝出别樣的味道來了
文 | 現代快報 + 記者 王子揚 白雁 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