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8 月 31 日電 ( 薛宇飛 ) 8 月 30 日,2022 年年底結束 " 北漂 "、南下廣州工作的陳晨 ( 化名 ) 決定重啓看房計劃," 首付比例從 70% 降到了 30%,不用再賣之前那套房子了。" 陳晨說。
當日,廣州市宣布執行 " 認房不認貸 ",成爲首個宣布執行該政策的一線城市,政策執行時點以 8 月 18 日爲界。
新政官宣首日,中新經緯咨詢了廣州一些熱銷樓盤置業顧問和房産經紀人。一位置業顧問說:" 之前,工作日來看房的人不多。但 30 号這天,不僅有房産經紀人來踩盤,臨近晚上了,售樓部還有四五組客戶沒有離開。"
猶豫 10 個月 決定重新看房
2022 年 10 月,陳晨開始在廣州看房。她對中新經緯稱,當時看了一些樓盤,感覺市場還可以,不算太差。之後由于斷斷續續的疫情,他們就不怎麽出去看了。
到 2023 年初,廣州市場出現一波小陽春,陳晨也感受到了這種熱度,此後看了一些新房和二手房。" 我們看了黃浦區一個樓盤,單價 5 萬多元一平方米,聽置業顧問說後面加推的樓棟還要漲價。不過,市場熱度過去了,優惠後的價格很快降到 5 萬元一平方米以下。"
由于整體市場不太景氣,陳晨買房的願望變得沒有那麽強烈。此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她男朋友在成都有一套住房,按照廣州當時 " 認房又認貸 " 的購房政策,如果他們一起買房,就屬于二套房,加上貸款未結清,首付比例達 70%。"70% 的首付比例太高了,我們隻能打算先賣掉成都的房子。" 陳晨說。
" 這個政策出台後,首付和貸款都不再受成都那套房子的牽絆了,肯定要重新看房了。" 不過陳晨稱,他們也很糾結,既擔心房子會漲價,又怕買了又降價,出手會比較謹慎," 現在樓市不景氣,我們花錢會控制,即使首付比例下調,也不會增加買房預算。"
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分析,按照此前政策,廣州無房但有貸款記錄,購買普通住房需要四成首付,購買非普通住宅需要七成首付,而依據上述新規,均可按照首套住房。也就是說,按照今年 1-7 月廣州新房套均總價約 410 萬元、二手房套均總價約 320 萬元估算,新政後這類購房人群至少可以少付一成首付,總金額至少在 30 萬 -40 萬元,購買總價越高的住房,首付減少越多。
" 按照貸款 100 萬元、30 年商業貸款計算,目前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是 4.2%,而二套住房利率是 4.8%,二套資格變首套資格後,購房人每月可節省 357 元的月供。" 肖文曉說。
樓盤咨詢量增加 " 金九銀十 " 可期?
一家頭部房企在黃浦區開發的某住宅項目,是廣州市今年的熱銷盤,目前,項目一期已經進入清理尾盤的階段。30 日,中新經緯以購房人的身份咨詢了該樓盤的置業顧問。
上述項目置業顧問劉頌 ( 化名 ) 稱," 認房不認貸 " 政策發布後,很多購房人的首付比例都下調了,以前隻能買郊區的,現在都可以在市區買。從 30 日的表現看,當天他們就接到了不少客戶的電話咨詢,咨詢量明顯增加。
劉頌表示,30 日當天,一些與樓盤有合作的房産經紀人前來踩盤,方便後續給購房人推介。平常的工作日,實地看房的購房人并不多,一般都集中在周末,但當天直到臨近晚上,售樓部大廳還有四五組客戶沒有離開。
白雲區的一位房産經紀人稱,根據他們預判,在接下來的 9 月份,廣州樓市的成交量會有所增加," 過去,廣州房地産市場的供應量大于需求量,導緻價格不振,但接下來就是需求量的提升,并達到一個新的市場平衡。" 另一位經紀人也認爲,廣州的住房成交量将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
中國城市房地産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過去一段時間,廣州房價、地價都比較低迷," 認房不認貸 " 政策執行後,将會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預計将帶動成交量的上升,這種熱度或許能持續到年底。" 不過,房價仍會比較穩定,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肖文曉表示,今年 7、8 月份,受到市場下行以及等待政策利好落地的觀望氣氛的雙重影響,廣州樓市成交量急轉直下,7 月新房網簽隻有 4600 多套,截至 8 月 29 日,當月隻網簽了 3100 多套,以上數據都是近十年曆史同期的低位。在新政落地打破了購房者的觀望氛圍後,預計廣州樓市 " 金九銀十 " 的人氣和成交都會有所回升。
不過,相較于上述受訪人士的樂觀态度,總部位于廣州市的兩家民營房企人士卻比較謹慎。他們均對中新經緯稱,公司暫時沒有新的推盤計劃,而他們個人認爲,新政會對市場産生利好,但作用不會十分顯著。其中一位人士說:" 對房價的影響可能更小,畢竟目前的市場不太好。不過,市區或者靠近市區的熱門項目可能會有小幅漲價的可能。"
深圳也跟進 京滬還遠嗎?
30 日晚,深圳跟進了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居民家庭 ( 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 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深圳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中指研究院華南分院總經理楊紅俠分析,近期,深圳房地産市場維持低位盤整态勢。根據該機構數據,8 月 1 日至 26 日,深圳新房住宅成交 19.13 萬平方米,環比下降 24.5%,同比下降也接近兩成,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
楊紅俠認爲,深圳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出台後,将明顯降低首套房購房門檻。對于有過貸款記錄、深圳無房的購房人來說,此前首付比例爲 50%-60%,政策出台後,首付比例降至 30%,貸款利率從 4.8% 下降至 4.5%,這在短期内将明顯提振深圳房地産市場的活躍度,激發市場剛需和改善性需求入市。
在廣州、深圳相繼調整政策後,北京、上海是否執行以及如何執行更受關注。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預測,北京、上海或将在 9 月初前後落實該項政策,這也标志着新一輪加杠杆政策周期的開啓。
不過,北京、上海是如同廣深一樣全面執行 " 認房不認貸 ",還是分區域、有條件地實施,業内存在一定争論。就北京市場而言,據中指研究院數據,7 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 6.4%,8 月以來周均成交面積較 7 月周均下降接近 30%,較去年同期下降 15%。但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仍認爲,北京全面執行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的可能性較小,預計将通過 " 一區一策 "、針對特定人群如多孩家庭和老年家庭進行定向放松。
陳文靜稱,若北京實質性政策落地執行,不僅會讓北京房地産市場的活躍度有所提升,也會帶動全國市場逐漸修複。但也要注意的是,當前房地産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各地房地産市場的修複節奏依賴于各城市基本面。對于多數城市而言,市場修複需要更長時間。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常濤
作者:王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