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 月,多省市召開兩會,比如,河南、河北、上海、北京等省市,明确指出:2023 年養老金繼續上漲,有些省市還公布了預算計劃,可以說,養老金上漲已經一錘定音了。
從 2005 年至 2022 年,養老金已經連續上漲了 18 年,年最大漲幅是 24%,有十多年的漲幅在 10% 左右,但是從 2015 年開始,年漲幅持續下滑至 2022 年的 4%,創出的曆史新低。2023 年養老金漲幅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2023 年保持下滑趨勢,可能漲幅下滑至 3.5% 左右。第二種觀點:後疫情時代,經濟要複蘇、民心要振奮,有可能調高漲幅,年漲幅回升到 5% 也是有可能的。
PS:自從 2015 年開始,每年的養老金上漲機制是執行了定額、挂鈎、傾斜三結合的模式,體現了國家的獨具匠心。定額部分,關照了低收入群體。挂鈎部分,向多繳費、長繳費的群體傾斜。傾斜部分,向高齡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傾斜,分别利好有關的人員。
PS:養老金上漲,利好 3 種退休人員。
機關事業退休人員近年來也執行退休金上漲的政策。機關事業單位退休時走的養老金雙軌制,由财政負擔他們的退休金。由于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安穩,工齡都比較長,退休金對在職工資的替代率都非常高,所以,他們的退休金比較高,普遍高于當地的企業退休人員。近年來,他們也跟随養老金上漲機制,增長的金額也比較大。
【2】老工人和高齡老人。
養老金上調機制中的挂鈎調整模式,不認工齡,隻認社保繳費年限。1992 年實施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以後,1992 年之前工作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這個群體主要是當年參加國企建設的老工人,他們當初并沒有自己繳費,卻可以享受繳費年限的挂鈎待遇,受益相對大一點。70 歲以上的高齡老人也可以在傾斜政策中享受多漲錢的優待。
我們知道,社保繳費的檔次是當地社平工資的 60%-300%。央企和國企的高管人員年薪均高達幾十萬上百萬,單位都是按照封頂 300% 給他們繳社保,他們的養老金普遍高于 1 萬元。假設養老金上漲 5%,10000 元的上漲 500 元,1000 元的上漲 50 元。這些高管 2 年上漲的額度就是低收入群體的全部養老金。
PS:三種退休人員哭訴自己遭遇的不公平。
【1】普通退休工人。
這個時代,越辛苦的崗位工資越低,工資越低的人身體越容易累壞了。這些低薪的普通工人退休之後,養老金普遍低于 2500 元。企業退休人員全國平均養老金隻有 3000 元,但是扣除 " 被平均 " 因素之外,大多數普通退休工人的養老金都低于 2600(中位數)元,與養老金高的相比,天壤之别。
【2】靈活就業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需要自己全額購買社保,很多人都沒有錢或舍不得購買高檔次的社保。很多人都按照最低标準 60% 這個檔次購買最低 15 年的社保,那麼,折算養老金隻有 910 元。即使跟随上漲 5%,增加金額隻有 50 元,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 共同富裕 " 呢?
【3】4050 人員。
4050 人員是當前勞務市場上最弱勢的群體了,再就業已經非常難,隻能打一點零工或接受救濟,吃飯都吃不上,哪裡有錢買社保呢?這個群體很多人都斷繳社保甚至棄保了,沒有繳不滿 15 年的最低年限,将無法享受養老金,估計隻能吃低保了。
PS:如同意請多多轉發,讓有關部門看到,制定政策希望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