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街角、在擁堵的早晚高峰,總有一些共享單車運營人員在清理車輛、維護着道路秩序。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南京,一些有技巧肯吃苦的單車運營人員,月均可達到 1 萬 +,最高的月份能拿到 2 萬多元,算得上大家眼中的 " 高薪 " 職業了。日前,記者跟随 " 單車獵人 " 劉仁帆和調度司機程龍喜兩位師傅,體驗他們 " 高薪 " 背後的辛苦。
" 披星戴月 " 的單車獵人
今年 33 歲的劉仁帆是河南駐馬店人,他從事單車運維 4 年多了,主要的職責是在建邺區河西大街附近,找尋長時間沒人使用的 " 沉默車 " 和用戶體驗不好、投訴的問題車,通常也被大家稱爲 " 單車獵人 "。
△程龍喜趕往收車地點
11 月 7 日傍晚,在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應天校區)的北門,記者見到了劉仁帆,他正熟練地翻看着後台軟件,找尋附近的問題車。
△劉仁帆将問題車擺放至指定地點
" 你看,校門口就有一輛問題車,這輛車用戶投訴是騎不了。" 在檢查登記後,劉仁帆将問題車搬到了角落并對其進行标記,會有專門的人來收。像這樣的故障車,他一天能找一百多輛。
△劉仁帆填報單車故障單
劉仁帆告訴記者,單車運維有很多工種,比如整理、調度、維修等,他選擇了找車。這個活需要各處走,還要把車搬來搬去,很累,但是時間自由,按件計薪、多勞多得。
由于後台設定了每人每天的工作時長隻有 8 個小時,8 小時之外将不再顯示沉默車和問題車信息,在入職一周後,劉仁帆就将自己的工作時間鎖定在了夜間,晚上 10 點多出家門,早晨 6 點下班。這是因爲夜間共享單車多爲靜止狀态,并且相對白班來說,晚上行人和車都比較少,工作效率高," 找車的時候需要響鈴,夜晚清淨 "。
△程龍喜和同伴一齊将單車運上貨箱
劉仁帆告訴記者,每次找車前,他都會先研究下後台信息,再确定當天的工作範圍,規劃好最佳找車路線," 哪邊的車比較多,今晚大概能找到多少輛車?"
他還十分關注河道清理。一些失聯車就藏在水下的淤泥裏,但平時的他卻毫無辦法,隻有清理河道時,才能借助清淤工讓它們重見天日," 有一次,一下撈上來十多輛車。"
一般來說,建築工地附近的沉默車會比較多,但找回時遇到的阻礙也大,劉仁帆不怕麻煩,有事沒事就會去工地轉轉。有一次,他發現某工地工人私占單車,他想拉回卻被工人圍困,最後報警處理。近年來,他在工地中找回了近百輛私占單車。
日均清拖 200 餘輛單車的調度司機
今年 32 歲的程龍喜此前是一家龍蝦店老闆,2019 年末開始轉行做調度司機。每天他需要開車廂式貨車,趕在早晚高峰之前,完成地鐵口、商貿區等騎行熱點點位的單車轉運調度,避免出現道路擁堵。
" 以前做廚師也累,但沒這個累,一輛車 30 多斤,搬着一上一下就是兩次。" 程龍喜說,剛幹一個星期,他就腿疼胳膊酸,感覺身體到了極限。思考了一個月,他終于找到一塊長木闆,一頭放在地上,一頭搭在車廂。他邊沿着木闆推上一輛單車邊介紹," 這樣把車滑上去,省了不少力氣 "。
△擺放整齊的單車
記者見到,車廂裏的單車頭朝一處、交叉放置,看起來整齊又緊湊,這也是程龍喜工作效率高的秘訣," 擺放不齊,車子開起來容易滑動,這樣緊湊放,不僅穩,一次還可以多擺十幾輛。"
一般情況下,調度司機隻需要根據城市管理人員或者單車公司的下派工單幹活。程龍喜卻把這份工作看成了自己的生意,沒幹多久,他就會主動從經驗和手機後台上判斷,哪兒單車需要清理,提前趕過去把活幹了。
" 有時候才剛在群裏接到工單,我就把清理過的照片發了過去,已經清理完了。" 程龍喜說,這樣平均每天下來,他能拖 200 多輛單車,擺滿 3~4 個貨箱。
不怕苦累肯動腦,是他們拿高薪的 " 秘訣 "
随着城市擁堵加劇和共享單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行的出行方式。但單車的亂停亂放、使用損壞等也客觀存在。爲保障共享單車行業良性發展,共享單車的運維人員逐漸成爲城市必需的工種 。
△程龍喜的手掌
高薪的背後,是無法讓人忽視的辛苦和努力。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劉仁帆和程龍喜黝黑的肌膚和手上厚厚的老繭,這是無數次風吹日曬和搬運成千上萬輛單車給他們留下的印記。能夠做到平均月薪上萬,除了不怕苦不怕累,在工作中肯動腦、勤思考是他們的共同特性。
劉仁帆坦言,他文化水平不高,這份工作還是朋友帶他入行的," 當時和朋友說的是,多辛苦都沒事,能掙錢就行。" 每天 8 小時的上班時間裏,他平均要走一萬五到兩萬步,最多一次超過了 3 萬步。
程龍喜文化水平也不高,他對現在的狀态滿懷感恩和慶幸," 趁我還年輕體力充足,能夠勝任這個工作,多掙點錢,以後回老家開個小店什麽的。"
采訪中,看到馬路上騎單車出行的市民,程龍喜還是挺有自豪感的," 說不定這輛車就是經過我手。"
現代快報 + 記者 李娜 尹翼星 文 / 攝
(校對 張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