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學校裏的學生遊戲越來越花哨,但其中一些卻具有很高的危險性。最近,湖南益陽的家長們十分焦慮,因爲一款名爲 " 夢回大唐 " 或 " 死亡三秒 " 的 " 極限挑戰 " 遊戲悄然流行。
△視頻截圖來源 / 長城新媒體
有家長反映,孩子玩完後直接暈倒,伴随尖叫和冷汗,第二天出現頭痛和頭暈,吓壞了家長。這位家長表示:" 我兒子這一次的命真是撿回來的。" 另一網友透露,侄子班上一名同學因參與此遊戲住進了醫院,情況十分危急。
這種遊戲在校園内蔓延,令無數家長失眠。孩子們爲追求短暫刺激,竟願意冒險,令人不禁質疑:孩子們難道不知道這件事情後果嚴重嗎?又是什麽驅使他們做這樣危險的事?就讓我們從這種 " 死亡遊戲 " 本身說起。
什麽是 " 死亡遊戲 "?
根據參與者的描述,這種遊戲的操作很簡單,但是它危險性極高,嚴重甚至可能緻命。爲避免該遊戲傳播引起更多孩子效仿,這裏不過多描述遊戲細節,大緻上就是參與者借助同伴的按壓使自己陷入缺氧狀态,并因缺氧而短暫失去意識,這個過程中可能經曆回憶、出現幻覺。
也許對孩子來說這是個刺激的 " 遊戲 ",但這其實是危害極大的行爲。從目前的報道來看,已有多個學校的學生因參與此遊戲而受傷。類似的 " 死亡遊戲 " 還有 " 心跳遊戲 "" 閉氣窒息遊戲 " 等等,方法大同小異。這些所謂的 " 遊戲 ",最早起源于東南亞及港台地區,90 年代末傳入内地,在中小學和大學校園中傳播開來。
早在 2000 年初,這類遊戲就引起媒體關注,但如今卻死灰複燃。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範圍内類似遊戲頻發,屢禁不止。去年,國外短視頻平台上的窒息挑戰導緻 6 名兒童死亡,而在美國,1995 年至 2007 年間有 82 名青少年因參與此類遊戲失去生命。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這種遊戲吸引孩子們,可能源于對窒息帶來的短暫失神和幻覺的興趣,然而,一旦處理不當,後果不堪設想,可能立即導緻休克甚至死亡。
這種遊戲的再次流行,無疑給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鍾。
可别小瞧了潛藏的風險
首先來說說窒息缺氧,遊戲時肺部的空氣被強制排出,體内的氧氣水平迅速下降,大腦作爲耗氧大戶,首當其沖受到影響。這種瞬間的缺氧狀态,就像突然關閉了大腦的生命支持系統,後果極其嚴重。缺氧者輕則頭暈眼花、視覺模糊,重則瞬間昏迷,甚至因長時間缺氧導緻大腦功能永久性損傷或死亡。
此外,這種沖擊還會帶來心髒受損的風險。遊戲時按壓胸口不僅是對肺部的一次 " 襲擊 ",更是對心髒的一次直接打擊。
心髒是人體的 " 泵 ",負責将富含氧氣的血液輸送到全身。當胸腔受到外力擠壓,心髒的正常工作被打亂,泵血效率降低,回流到心髒的血液量也會減少。這意味着全身,特别是對氧氣需求極高的大腦,會面臨供血不足的問題。心髒在這種情況下将被迫超負荷工作,可能有損健康。
就算參與者 " 緩過來 " 了,大腦每一次這樣劇烈地缺氧後 " 重啓 ",都可能伴随着不可逆的損傷,如果這種情況反複發生,累積效應會更加嚴重,可能導緻記憶力衰退、學習能力下降,甚至是永久性的認知障礙。這對于正處于成長發育期的孩子來說,影響尤爲深遠。
在心理層面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這種遊戲帶來的短暫失神和幻覺可能會讓一些青少年産生依賴性。而且,由于這種遊戲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孩子們可能會因爲擔心再次參與的後果而感到不安,或者因爲已經發生的不良反應而感到沮喪。
總之," 死亡遊戲 " 表面上看是一場短暫的刺激體驗,但其實背後潛藏着多方面的生理和心理風險。每一次嘗試,都是在拿健康和未來做賭注。
" 死亡遊戲 " 爲何會再次流行?
了解了死亡遊戲和它的危害,再來談談爲何死亡遊戲會流行,明白了原因,就能更好地預防這種行爲。這種遊戲的流行,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
好奇心驅使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充滿好奇和探索的階段,孩子們對新奇的事物總是充滿興趣。這種 " 死亡遊戲 " 通過制造短暫的窒息感,給人一種 " 刺激 " 和 " 冒險 " 的錯覺,滿足了他們的獵奇心理。
很多青少年可能會有不少來自家庭、學業或同學社交等方面的壓力,加上學習生活可能有點單調乏味,他們更容易尋求解脫、刺激。這種遊戲雖然危險,但在短時間内提供了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讓這樣的青少年的壓力和空虛得到釋放和填補。
2
社交壓力導緻模仿
青少年非常重視同伴之間的關系,希望被接受和認可。如果某個班級或群體中有人嘗試了這種遊戲,并且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 " 體驗 ",其他孩子爲了融入集體,可能會紛紛效仿。
社交媒體的普及使得信息傳播更加迅速。一個小小的視頻或帖子可以在短時間内被大量轉發和讨論,形成一種 " 流行趨勢 "。這種網絡效應進一步加劇了遊戲的傳播速度。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如果看到朋友或偶像參與了這種遊戲,他們可能會出于模仿的心理,也去嘗試一下,以證明自己的勇氣和決心。
3
缺乏安全教育
很多孩子在思想深處并沒有意識到這種遊戲的危險性,他們大多數都認爲這隻是一個小遊戲,不會有太大的危害。
家長和學校也沒有及時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導緻孩子們對潛在的風險缺乏足夠的認識,缺乏必要的判斷能力和應對策略。
家長和老師往往難以全面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和網絡活動。孩子們在社交媒體上接觸到的信息,可能比成年人想象的要複雜得多。這種信息不對稱使得家長和老師很難及時發現和幹預。
4
尋求認同與自我價值
青少年時期,許多人會有強烈的自我挑戰欲望。這種遊戲似乎提供了一個展示勇氣和毅力的機會,讓他們在同伴面前顯得更加 " 酷 " 和 " 勇敢 "。
在青少年的社交圈中,獲得他人的認同和贊美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參與這種遊戲,他們可能會得到同伴的贊賞和認可,從而增強自信心和歸屬感。
青少年時期,叛逆心理是比較常見的。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爲家長和老師的反對,而更加堅定地參與這種遊戲,以證明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5
網絡社交媒體對刺激的追捧
影視作品、網絡小說和社交媒體中常常出現一些冒險和刺激的情節,這些内容無形中影響了青少年的價值觀和行爲模式。他們可能會将這些情節帶入現實生活中,嘗試類似的冒險活動。
有時,社交媒體對這些危險遊戲的報道反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雖然初衷是爲了提醒公衆注意安全,但過度的報道和細節描述可能會激發更多人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嘗試。
而且在很多社交媒體上,冒險和刺激被視爲一種時尚和潮流,甚至還會收獲流量和點贊。這種氛圍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少年的行爲選擇,使他們更容易接受和參與這些危險的遊戲。
對于現在這些 " 死亡遊戲 " 在校園的流行,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應該從方方面面更關注孩子的成長。家長們可以經常與孩子深入交流,了解他們在學校的生活情況和心理狀态,增強親子關系,讓孩子願意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困擾。
如果發現孩子有參與危險遊戲的迹象,家長應及時進行幹預,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找出背後的原因。必要時,可以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爲孩子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平時我們也應該教育孩子,真正的勇氣不是盲目冒險,而是懂得珍惜生命,不是盲目從衆,而是即便很多人都在嘗試不正确的事時,自己也有勇氣說不。生命隻有一次,我們不能讓孩子們在無知和好奇中付出沉重的代價。
策劃制作
作者丨李戈 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汪茜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醫師
楊小洋 四川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
策劃丨丁崝
責編丨丁崝
審校丨徐來、林林
相關推薦
1.10 個很多人習以爲常的飯後小習慣,有 1 個真的不建議做!
4.這 3 類食物很多人天天吃!研究發現:吃太多,糖尿病風險增加!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複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