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即将迎來第三個經濟總量突破 10 萬億元的省份。
10 月 24 日,山東省政新聞辦舉行了 " 經濟 " 新聞發布會,介紹了 2024 年前三季度山東省經濟社會運行情況。
前三季度山東生産總值爲 71981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5.6%。這個數字,要好于全國 0.8 個百分點。
山東在這麽複雜的形式下,能夠挑起大梁,實屬不易。
畢竟,山東作爲北方經濟轉型的信号燈,山東好不好,某種程度代表了北方經濟的趨勢。
青島作爲山東經濟核心城市,前三季度全市生産總值 12399.1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5.6%。其中表現亮眼的是第二産業增加值 4142 億元,增長 7.6%。
對比北方城市天津,作爲老牌經濟強市,在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裏,天津的經濟都是全國第二,天津前三季度 GDP 總量爲 12673.87 億元,增速爲 4.7%,增速方面已經明顯掉隊,低于青島。
山東一向緊跟政策風向,在國家非常關注 " 南北差距 " 的近幾年,山東可以說非常急。
今年早些時候,《求是》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标題叫:預計 " 十四五 " 末,山東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将突破 10 萬億元大關。
标題中,不難感受到這個北方人口大省對于經濟的高度重視。
從目前形式看,山東今年完成 10 萬億生産總值幾乎是闆上釘釘的事情。
作爲經濟第三大省,山東在去年 GDP 就站上了 9 萬億大關。
數據雖炸裂,但依舊有不少人質疑,山東到底行不行,數據有沒有擠水的成分?
眼下看,山東最大的問題是新舊産能轉換。
之前評論員文章提到:
山東的幹部不是沒有創新能力,但固守成規的官僚病,束縛了他們主動創新的動力。
山東這兩年沒閑着,一直在跟長三角、珠三角沿海城市取經。
過去幾年,山東省累計治理 " 散亂污 " 企業超 11 萬家。爲了促進新經濟的發展,山東甘願壯士割腕、騰籠換鳥,這一幕十多年前在廣東就曾發生過,而同樣的事情,十年之後在北方大地發生了。
在新舊動能替換的同時,另一件事早已蓄謀已久。
山東幸運地搭上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千年大計,時代紅利再一次被釋放。
北京爲了疏解非首都功能,近年來一直在推動一些企業外遷。
2018 年北京外遷了 780 家企業,其中河北和天津共截留了四分之一,這意味着大約 195 家企業遷移到了這兩個地區。而接近五成的企業選擇遷移到了其他省份,其中山東省由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強的工業發展水平,成功承接了不少來自北京的産能。
央企有研集團在德州落戶了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産基地,山東也因此擁有了首根半導體級 8 英寸直拉矽單晶。
近三年來,山東累計安排财政資金 73.9 億元,實施了 449 項省重大科技項目,解決了一批影響産業鏈安全、制約産業鏈升級的 " 卡脖子 " 問題,保障了産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問題。
過去,很多人都在批評山東,說這裏官僚主義橫行。但今天,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山東在經濟轉型方面,逐漸找到了破局之路。
2
回顧過去,山東其實在經濟建設方面一直都很強。
1984 年,山東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嶄露頭角,海爾、海信、魏橋、西王等企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魯商這個群體當時以自己特有的厚實、低調個性,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開花結果。反映到經濟數據上,就是山東坐穩了從 1982 年以來的全國 GDP 頭把交椅,并且把優勢進一步擴大了。
這也才有了後來大家一直看到的那樣,山東,經濟永遠排在前三。
今年,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了 "2024 中國企業 500 強 " 名單,山東有 68 家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數量排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超過廣東、浙江和江蘇。營業收入最高的企業是山東能源集團,營收達 8663.8 億元,位居全國第 23 位。
令人驚奇的是,在這個人人考公、考編的大省中,上榜的魯企中,有 18 家國有企業、37 家民營企業。從營業收入來看,山東上榜的 18 家國企營業收入總計爲 2.92 萬億元,上榜的 37 家民營企業總計收入爲 3.72 萬億元。
無論是從企業數量還是營業收入來看,山東的民營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上都非常明顯,不是說山東 " 國有資本腿粗,民營外資腿細 " 嗎?
你看,我們都誤會了。
山東經濟曾被稱爲 " 大象經濟 ",意思是塊頭大,經濟總量大;但産業笨重,轉型難度大。但這幾年," 大象 " 正在減重、轉型、升級,并且誕生了許多成功案例。
今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山東以 237 家上榜企業的總數成爲單項冠軍第一省。其實山東經濟不僅僅是頭 " 大象 ",裏面還有獅子、老虎、羚羊、野馬和螞蟻。
目前,山東擁有 24000 餘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8000 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 多家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山東,這個被很多人批評隻會考編考公的北方大省,已經形成了 " 大象、獅子、羚羊、螞蟻 " 等不同量級企業并存的産業生态。
山東想要兼顧好大象和螞蟻的關系,此舉,任重道遠。
3
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這幾年 " 螞蟻型 " 企業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山東目前的選擇是既要大象,又要螞蟻;既要促進傳統企業、大型企業新舊動能的轉換,也要扶持中小企業,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
一個地區,要多發展産業,畢竟産業興則經濟興。
從前三季度的數據不難看出,山東的第二産業,也就是工業、制造業,成績最耀眼。其中,汽車、船舶等資金、技術密集型産品出口數量增加、價格上漲。
這說明山東的高端制造正逐步提升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除了第二産業,山東的蔬菜産業,也在今年持續火熱。
山東壽光作爲 " 中國蔬菜之都 ",全亞洲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獨特的 " 冬暖式蔬菜大棚 ",持續爲全國供應品種多樣的蔬菜瓜果。
今年壽光 " 菜博會 ",彙集國内外蔬菜優良品種 2600 多個,引進新型魚菜共生系統、立體循環式蔬菜種植、滾筒式氣霧栽培等新模式 80 餘種,智能農業機器人、AM 菌土壤修複技術等新技術 120 多項。
山東,一邊在加強新舊能動的轉換,一邊加大對智慧農業、數字農業等前沿技術的研究。他們正在以現代化農業科技,壓實 " 中國菜籃子 " 的基本倉。
以及曹縣,一個看似平庸的小縣城,卻擁有中國最大的演出服基地、山東省最大的淘寶村,這些都在說明,山東正在加快數字化轉型,努力擁抱變化,尋找新的産業增長級。
過去,山東雖然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今天,我們逐漸看到了這個人口大省,正在尋找屬于自己的破局之路,我們有理由相信,一顆來自北方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