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5 日,北京汽車在港交所披露有關北京奔馳财務信息的公告。數據顯示,2022 年全年北京奔馳收入 248.20 億歐元(約合 1838.29 億人民币),去年同期爲 212.88 億歐元(約合 1576.70 億人民币);除稅後持續經營業務産生的溢利達 36.49 億歐元(約合 270.26 億人民币),去年同期爲 32.05 億歐元(約合 237.38 億人民币);
資料顯示,北京汽車旗下擁有北京汽車、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福建奔馳四大整車闆塊,其中 95% 以上的收益均來自北京奔馳,足以證明北京奔馳對于北汽集團的重要性。2022 年上半年,北京汽車實現營收 836.79 億元,同比下滑 7.41%;歸屬于公司權益持有人的淨利潤爲 21.58 億元,同比下滑 21.75%。按照闆塊劃分,2022 年上半年北京奔馳的收入爲 814.74 億元,北京品牌的營收 22.63 億元。也就是說,北京奔馳業務占據北京汽車總營收的 97.37%,而北京自主品牌則隻占據了公司營收的 2.63%。
2022 年,梅賽德斯 - 奔馳乘用車向全球客戶交付 204.39 萬輛,同比下滑 1%。在亞洲地區,梅賽德斯 - 奔馳乘用車銷量幾乎與同期持平,同比增長 1% 至 98.78 萬輛,其中中國市場仍然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但由于新冠疫情以及零部件短缺影響,全年銷量同比下滑 1% 至 75.17 萬輛。
2018 年,奔馳 EQ 系列開始推向市場,陸續上市 EQA、EQB、EQC,但這三款車型其實僅是 GLA、GLB 和 GLC 的油改電車型,未能扛起奔馳純電動車的銷量大旗,終端市場表現一直不佳,并因質量問題飽受诟病。後來,EQS、EQE、EQS SUV 等車型上市,這些車型雖然是全新平台打造的電動車,但價格卻十分昂貴。
公開數據顯示,2022 年奔馳旗下純電動汽車全球交付量爲 117800 輛,僅占整體銷量的 5.8%,而奔馳 EQ 系列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更加慘淡。實際上,在豪華新能源汽車市場,包括奔馳在内的豪華品牌新能源産品在中國市場銷量并不樂觀。盡管奔馳新能源汽車(包含純電車型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2022 年在華交付量同比增長 143%,但其交付量與蔚來、理想等本土新勢力品牌相比,依然有較大差距。
3 月 7 日,北京梅賽德斯 - 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宣布重要人事任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銘(Jan Madeja)即将結束其在中國市場的近四年任期,返回德國總部就任新職;銷售首席運營官段建軍将接任奔馳銷售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以上任命将于 2023 年 5 月 1 日正式生效。
據了解,段建軍是跨國車企史上首位華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大衆、奧迪、寶馬都未曾有過先例。很顯然,此次梅賽德斯 - 奔馳在中國進行的人事調整,是面向未來發展 " 未雨綢缪 " 的重大舉措。段建軍的上任不僅打破了梅賽德斯 - 奔馳在中國業務曆史上,第一個由中國人擔任銷售一把手,也創造了跨國企業第一個的先例。
2023 年,奔馳還将推出全新 EQS 純電 SUV、全新 EQE 純電 SUV、奔馳 S 級(混合動力車型)轎車、邁巴赫 EQS 純電 SUV 等 6 款全新純電車型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形成全面覆蓋新生代豪華、核心豪華、高端豪華各大細分市場的 17 款新能源産品矩陣。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