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事情是我們無法預知和掌握的。
就像你讓一年前的我來做個預測,當時的我肯定也猜不到自己會在今年變成折疊屏的形狀。
從年初到現在,可能也就短短九個月的時間,我卻已經先後用上了十餘台折疊屏手機。
這裏面有橫折的、有豎折的、有劍指全能旗艦的、有定位中端普及的,其中更不乏我自己掏錢購買的,可以說是在短時間内把這類産品體驗了個遍。
在這背後,則是折疊屏市場的空前熱度。
(圖源:京東)
和往年不同,折疊屏如今已經不再是少數幾家廠商的嘗鮮産品。
從華米 OV 這樣立足國内市場的頭部廠商,到傳音這種立足第三市場的另類主流廠商,各家廠商的大小折疊手機輪番登場。
至于榮耀,那更是在近三個月推出了三款折疊屏産品,試圖将當年在線上市場屢試不爽的「機海戰術」移植過來。
(圖源:榮耀)
而這台榮耀 Magic Vs2,就是他們在這個戰術下端出來的最新産品。
盡管被大多數數碼愛好者 ( 包括我)視作 Magic V2 的青春版,其本身的産品設計也高度依托于 Magic V2 既有的成熟設計。
不過榮耀 Magic Vs2 在整體配置上,還是跟 Magic V2 有不少區别的。
起碼光是這個 6999 元的逆天起售價,就已經跻身今年售價最低的内折手機之一了 ...
至于這些亮點值不值得讓你抛棄直屏旗艦 ...... 建議感興趣的大夥還是跟着我來看看吧。
(圖源:雷科技)
如果說榮耀 Magic V2 的核心賣點在于「輕」。
那麽,榮耀 Magic Vs2 的賣點,可能還要往前面加一個「更」字。
要知道小雷現在手持的這台珊瑚紫素皮版,官方宣傳重量低至 229 克,不僅比榮耀 Magic V2 宣傳的 232 克要輕,甚至和減重後的 iPhone 15 Pro Max 裸機重量也在伯仲之間。
——不過注意了,看到那個角标沒有,這是不包含内外屏保護膜的裸機重量,而折疊手機顯然不可能出場不帶貼膜。
最終實測,榮耀 Magic Vs2 的出廠重量達到了 237 克左右。
(圖源:雷科技)
作爲對比,目前目前主流廠商的直闆旗艦大概是在 220g 左右,比如 vivo X90 Pro+ 爲 221g,小米 13 Ultra 爲 227g。
不管怎麽說,這個水平還是比 239 克的 iPhone 14 Pro Max 要強的。
再加把勁,内折手機的重量,應該就不是什麽大問題了。
當然,這個更「輕」肯定是有代價的。
其實都不需要可以去看,隻要稍微上手一下,你立刻就可以感覺到榮耀 Magic Vs2 在什麽地方做出了取舍。
沒錯,是「非」金屬邊框。
雖然官方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榮耀 Magic Vs2 的邊框材質,但就跟他大哥當年着力宣傳的「有機玻璃」一樣,有些東西是隻要用戶一上手那就能感覺到的,倒也沒有必要遮遮掩掩。
值得慶幸的是,榮耀的邊框工藝确實不錯,Magic Vs2 的手感還是挺不錯的。
至于機子的結構強度嘛 ... 官方說是将超過 72% 的支撐材料升級到航天級稀土鎂合金,在保持同樣強度的同時,進一步減輕機身重量。
(圖源:京東)
這樣做輕是更輕了,那「薄」呢?
嗯,這個嘛 ... 因爲成本控制的原因,榮耀 Magic Vs2 的厚度肯定是做不到那麽極緻的。
實測展開狀态下最薄處可達 5.4mm,折疊狀态下的厚度則爲 10.8mm 左右。
這個厚度水平嘛,在目前同類折疊屏手機當中還是有一定優勢的,隻是沒有 Magic V2 那麽極緻罷了。
除了輕薄以外,榮耀 Magic Vs2 還有不少值得一看的賣點。
比如和榮耀 Magic V2 完全一緻的5000mAh 青海湖電池,搭配上相同的 66W 快充,續航方面幾乎不用擔心。
比如榮耀 Magic Vs2 的兩塊屏幕都支持 120Hz 高刷心率,其中内屏峰值亮度 1600nit ,外屏峰值亮度 2500nit ,還支持高到離譜的 3840Hz 超高頻 WM 調光,非常适合容易眼部疲勞的人使用。
就是這個内屏的前置攝像頭位置比較尴尬,在看視頻的時候有點煩 ...
而折痕表現,那更是隻能說見仁見智了。
如果你看到這裏,已經被榮耀 Magic Vs2 所吸引,那麽接下來就是一些要注意的地方了。
作爲是一款典型的「青春版」手機,盡管它的部分配置和 Magic V2 一緻,但整體配置還是要低一檔。
簡單的說,骁龍 8 Gen2 就别想了。
此次榮耀 Magic Vs2 搭載的是老朋友——骁龍 8+ Gen1 移動平台,就是那顆拯救了 2022 年安卓手機市場的「救世主」。
盡管因爲兩家芯片廠商提速的緣故,搭載骁龍 8 Gen3 的旗艦機型已經早早面世,但是骁龍 8+ Gen1 這顆處理器即便放在今天依然不算落伍,算是一顆标準的中高檔處理器。
即便榮耀采用的是降頻版(3.0GHz)處理器,也依然跑出 124W 分的好成績。
(圖源:雷科技)
當然,盡管用上了骁龍 8+ Gen1 移動平台,但由于機身要做薄做輕的緣故,榮耀 Magic Vs2 顯然沒法堆那麽多散熱,遊戲表現肯定比那些常規直闆旗艦要略差,但平常玩玩遊戲是沒任何問題的。
玩一玩 90 幀的《英雄聯盟手遊》,還是可以做到全程滿幀運行的。
就是遇到《原神》這種性能殺手,在璃月港裏随便跑一跑,最終也隻能落得個 5 分鍾鎖 45 幀的命。
不僅如此,因爲沒有做對應的應用适配,和之前的大部分内折手機一樣,榮耀 Magic Vs2 展開之後的内屏依然不适合用來打遊戲,這也算是整個行業裏普遍存在的問題了。
幸好在輕辦公這塊,榮耀自帶的榮耀文檔應用還是很好用的,豐富的文檔格式支持,搭配上簡單的分屏、小窗功能,可以很輕松地實現雙文檔同屏對照查看、參考,或者直接從相冊或文件管理應用中,拖拽照片等文件進行編輯。
對比直闆機,這算是折疊屏手機提升最大的應用場景了。
影像方面,Magic Vs2 也沒有像其他手機那樣堆料。
(圖源:雷科技)
但榮耀至少配備了一顆 2000 萬像素的 2.5 倍長焦鏡頭(OIS),最高支持 40 倍數碼變焦。
主攝和超廣角分别爲 5000 萬像素(無 OIS)、1200 萬像素,對比 Magic V2 的配置略有縮水。
但你要說日常随便拍拍嘛,也算夠用。
(圖源:雷科技)
日間樣張整體色彩偏向真實,隻要綠植會做一些調色,成像效果可能不像 OV 兩家那麽豔麗,但是貴在真實。
(圖源:雷科技)
到了夜晚,榮耀 Magic Vs2 在暗部提亮這塊做得相當不錯,但是霓虹燈箱的高光壓制還有提升空間。
至于一些在 Magic V2 上就被吐槽的點,例如側邊指紋面積太小識别率不算高,或是鏡頭模組凸起比較明顯的問題,在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總結一下,個人覺得榮耀對于這款産品的定位是比較精準的。
畢竟總有那些喜歡折疊屏,但又不追求極緻性能的消費者,或者預算一般般,但又想體驗一下折疊屏的小夥伴。
在此基礎上,榮耀保留了 Magic V2「輕薄易用」的特征,維持了自家産品在續航、屏幕素質上的一貫水平,并對極限性能、影像水平、邊框材質等參數進行了一定的取舍,主打的就是一個形态獨特。
(圖源:榮耀)
正如榮耀說的," 讓折疊屏成爲每個人的選擇 ",隻有逐漸細分出更多定位,這類産品才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就是 6999 元的起步價,或許離真正的「親民」還有一定差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