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鹽城市大豐區西團鎮新中村公墓裏,該鎮新中村 2 組村民秦長美帶着花束,來到離家 5 公裏的公墓,祭奠一名無名革命烈士。" 從小,我就經常跟着父親一起祭掃這位無名英雄。"67 歲的秦長美激動地說,這位無名革命烈士,他和父親秦國保已經接力守護了 70 餘載。
△秦長美守護無名烈士墓
70 多年前,山東籍戰士犧牲在大豐
"20 年前,父親去世,臨終前他特意叮囑我,讓我務必繼續守護好這位無名革命烈士,說‘那是咱的親人,不能讓他孤獨,咱要一直管下去!’ " 秦長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70 餘載的守護,他們父子不是簡單地看守墓碑,而是作爲革命曆史的守護者,守護着一段令人難忘的英烈故事。
1947 年冬天,解放軍一名山東籍偵察兵與敵人遭遇,在西團鎮姚家墩東側,偵察兵在躲避敵人追擊時,從龍遊河的北岸向南岸泅渡,被敵人開槍打中壯烈犧牲。
後來,新中村兩名老共産黨員高進美、秦國保将這位無名英雄妥善安葬。" 雖然不知道這位革命英雄的姓名,但淳樸的村民知道,他的犧牲是爲了老百姓。從此以後,周邊的村民一直守護着這座烈士墓。" 秦長美說。
20 世紀 70 年代,當地開展了平田整地運動。據秦長美回憶,他的父親秦國保和高進美提出将無名烈士墓遷葬到新中村公墓墓園内。遷葬後,無名烈士墓得到了更好地保護。
父子默默守護無名革命烈士墓
每次大雨過後或耕種時節,秦國保都會帶着家人一起爲無名烈士墓添土或清理雜草。" 那時候我還小,但也經常陪父親一起去,那些畫面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回憶起往事,秦長美眼睛裏噙滿了淚花。
" 我的三叔秦國山也是革命烈士,當年他犧牲後,我的父親和家人就将他安葬在了無名烈士墓旁邊。" 秦長美一邊說,一邊從卧室抽屜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本珍藏多年的書。
△《山海烽火(1923-1949)》
現代快報記者看到,這本書的名稱是《山海烽火(1923-1949)》,由當時的中共大豐縣西團鎮委員會編印,裏面詳細記載了 1923 年 -1949 年發生在西團鎮的革命鬥争故事,在書中第 191-192 頁記載:秦國山,男,新中村人,1927 年 9 月生,1946 年 8 月參加革命,1948 年 4 月在太興縣口岸因戰犧牲,犧牲時是二分區獨立團戰士。正因如此,秦長美對革命烈士更多了一份崇敬之情。
2002 年,80 歲的秦國保老人去世,秦長美便義無反顧地接過守護無名烈士墓和三叔秦國山烈士墓的重任。20 多年來,他也像自己的父親一樣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守護着這座無名烈士墓。2012 年前後,鹽城市民政部門啓動了 " 慰烈工程 ",一大批散葬的烈士遷入烈士陵園集中安葬。
秦長美的三叔秦國山烈士由于資料詳實," 大豐烈士英名錄 " 及西團的相關史料上都有其姓名,被批準遷葬在西團鎮烈士陵園安葬。秦長美也提出讓無名烈士遷入烈士陵園,但由于年代久遠,民政部門無法查找任何線索和資料證明無名烈士的身份,因此無名烈士隻能繼續在原地安葬。
" 守墓人 " 成了義務講解員
△秦長美
歲月流轉,秦長美父子接力守護無名革命烈士墓的事迹在當地傳開。2021 年 4 月,西團鎮新中村黨支部出資在新中村公墓原址修建了革命烈士墓,并豎起墓碑。如今的秦長美除了 " 守墓人 " 還多了一個身份——義務講解員,他每年義務給來訪者講述當年革命戰士不屈不撓的英雄故事,還教大家唱革命歌曲,教育大家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在新中村公墓内看到,松柏參天,一片肅穆,碑上刻着鮮紅色的五角星和 " 革命烈士之墓 " 的字樣,仿佛在講述着當年革命英烈們無畏生死前赴後繼的戰争故事。70 多年過去了,盡管人們已經無從知道他的姓名,更無法找到他的家人,但秦長美覺得," 我就是他的家人,我就是他的後人!"
爲了幫烈士早日找到親人,大豐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也進行了努力,并對外發布了信息。" 目前掌握的資料,烈士具體姓名不詳,年齡不詳,山東籍人,于 1947 年左右到西團偵察敵情,暴露行蹤被敵軍子彈擊中要害後壯烈犧牲。" 該局相關負責人說。讀者可以撥打現代快報 24 小時服務熱線 025-96060,提供英烈親屬相關線索。
通訊員 左琛 駱源春 智文 現代快報 + 記者 姜振軍 通訊員供圖
(校對 張紅霞 編輯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