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個中央文件很火,内容是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産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
有很多人不太看好,說是炒作,現在是市場經濟,資本的流動不會變,企業會用腳投票,去中西部有配套嗎?有産業鏈嗎?其實,新聞真的要連着看,不然隻能看到片面的内容。
2020 年 4 月,在中央财經委舉行的第 7 次會議上;2022 年 1 月,在《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文件上;在 2024 年 7 月發布的三中全會《決定》裏面,都出現了 " 産業備份 " 這個詞,要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産業備份。向中西部産業大轉移,目的就是爲了建設産業備份。
爲什麽國家在這個時候要提産業備份呢?有人說這是國運之戰,我覺得沒說錯。其實,國家在下一盤大棋,很多人沒看懂。
中央最新發布的這份文件,要分兩部分來看,勞動密集型産業應該是真的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而技術型産業則是要建立産業備份。
先說勞動密集型産業,在這份文件中重點強調了就業,關于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提升區域協調發展就業承載力。
爲什麽就業是優先戰略?因爲就業穩了,大家的收入就穩了,消費才能起來,經濟才能發展,可以說是環環相扣。但我們現在的就業是什麽情況?年輕人失業率都超過了 20%,年輕人沒工作,或者工作不穩定,不願意結婚生子,不願意買房,消費怎麽起得來。
工作去哪裏了?當然是被人搶了。提供就業崗位最多的就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可是這幾年全球産業大轉移,歐美日韓将産業轉移到東南亞,印度,甚至是墨西哥。
産業轉移除了政治原因,還有就是成本因素。我國勞動密集型産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省份,但随着東部經濟的崛起,各種成本都上來了。
與之相比,越南、印度這些地區,勞動力豐富,人工成本低,還有各種稅收優惠等等。說到這裏,有人可能會說我們中西部勞動力也很豐富,人工成本也很低,很多小縣城一個月也就三四千塊錢,不比越南、印度高。
确實是這樣,但别忘了還有一個大成本,那就是物流成本,像越南、印度都靠海,就像我國東部一樣,物流成本會低很多。
但是,我說國家在下一盤大棋,這裏就是重點了。中西部的物流成本,我們也在想辦法解決了。在高速公路和高鐵之後,我國又開始瘋狂挖運河了。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内河航運發展綱要》:到 2035 年,中國内河千噸級航道裏程達到 2.5 萬公裏。鐵路貨運載重量隻有 3500 噸左右,但水運的載重量卻可以超過萬噸,甚至是幾萬噸。成本也更低,水運成本是鐵路運輸成本的 1/2,公路運輸成本的 1/5,航空運輸成本的 1/20。
安徽投資 900 多億的江淮運河,已經在去年試通航。據測算,江淮運河通航後,可降低沿線工業企業物流成本 5% 至 10%,企業利潤可提高 1.6 個百分點。
砸下 700 多億的廣西平陸運河已經在 2022 年開工,預計 2026 年底完工。另外,河南有 47 個内河水運項目,部分已經開工。湖北計劃建設荊漢運河,湖南和廣西要建湘桂運河,而江西更是要和浙江,廣東打造浙贛粵運河,橫跨三個省。
這是一場國運之戰,中國人口衆多,不可能像歐美一樣,抓住一些優勢的中高端産業,就能養活所有的人,勞動密集型産業對我們依舊很重要。
當然,在中西部建立産業備份,還有諸多考慮,一個是避險,現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一旦有戰争風險,沿海地區的經濟必然會受影響。所以,在中西部建立産業備份很有必要。還有就是來自疫情這種大事件的沖擊,2021 年手握汽車供應鏈半壁江山的上海被迫停工停産,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稱上海再不複工,5 月份中國所有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産了。
另一個是有人說是爲了中西部化債,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轉移産業,發展經濟,才能更好的解決。
我個人覺得轉移的主要目的是爲了防止産業外遷他國,但效果到底怎麽樣?還得看,畢竟産業是跟着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走的,比如蘋果去哪裏,整條産業鏈也跟着去哪裏。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