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企業的出海浪潮興起且到達對岸前,支付環節成爲了企業上岸并完成用戶轉化的 " 最後一公裏 "。然而要打通支付的 " 最後一公裏 ",了解當地市場的支付習慣,拿下當地支付牌照,成爲了其中的關鍵因素。
完全不同于國内的支付寶、微信支付,海外新興市場支付方式千變萬化。信用卡、新興電子錢包、先買後付以及現金支付等,舊支付習慣與新支付形式相互交織,構成全球複雜的支付方式。
當移動互聯網産品、跨境電商、外貿企業、跨境物流等企業彙聚成中國出海浪潮,撲向全世界,跨境支付的難題也擺到面前。
遊戲公司要支付營銷費用給 Facebook、Google 等平台,直播娛樂 APP 要給當地網紅結算合作款項,跨境電商和外貿企業需要給國内供應商、海外倉庫兩端支付合作費用。
從回款到支付,從國内到海外,面對交易鏈路長和支付節點多的難題,在合規前提下構建本地化的支付方式,成爲企業高效出海的必要一環。
新舊交織的支付環境 " 催生 " 支付本地化
自 70 年代,Visa、MasterCard 等信用卡組織建立了歐美新的金融交易體系,并推廣到全球,消費者和商戶養成了實體信用卡線下支付的習慣。
然而随着全球數字化進程加快,多元的數字支付方式正在改變原有的格局,手機支付、電子錢包等産品打造出新的支付生态。數據顯示,89% 的美國消費者使用數字支付産品。其中,Paypal、Apple Pay 和 Venmo 成爲了美國排名前三的電子錢包工具,市場占比分别爲 36%、20%、16%。
但相較于穩定的歐美國家,蓬勃發展的新興市場新舊交織,支付方式千差萬别,有着更加多元的支付工具和多變的支付形态。
爲了推動數字貨币的使用,2020 年底巴西央行推出類似于支付寶 / 微信支付的動态二維碼支付平台 Pix。Pix 迅速成爲當地最常用的支付工具之一。
" 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Pix 交易數據已經超過了巴西境内信用卡和借記卡的交易總和。"dLocal 銷售總監 Darren 在钛媒體「出海參考」直播間介紹道。
dLocal 是一家成立于烏拉圭的跨境支付平台,在拉美地區爲亞馬遜、騰訊、字節跳動、滴滴等公司提供支付服務,2021 年于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現服務範圍已拓展至東南亞、非洲等全球新興市場和地區。
盡管 Pix 加速普及,但信用卡、電子錢包、先買後付等支付方式在巴西同樣占有很大使用比例。數據顯示,巴西 69% 的消費者使用信用卡進行在線付款,其中,使用 Hiperchard、Elo 等本地信用卡的消費者達到 49%。
同時,伴随巴西電商的發展,先買後付和電子錢包成爲主流支付方式之一。 分析預測,2023 年,先買後付的支付方式将在巴西上升 23.6%,達到近 60.32 億美元。
面對新老交替的支付環境,出海企業的本地化繞不開支付環節的本地化。如何了解當地用戶的支付習慣,能夠讓用戶便捷快速的完成線上支付,成爲産品開發者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以遊戲出海爲例。研究數據表明,接近 90% 的遊戲玩家會使用數字支付,而在無法找到自己偏好的付款類型時,47% 的受訪者會退出結賬。伴随中國遊戲出海,如何讓當地玩家使用習慣和流暢的支付方式,成爲了遊戲開發者必須思考的環節。
但移卡支付業務單元跨境業務部副總經理何劍明向钛媒體「出海參考」表示,無論是北美還是東南亞,當地的數字化程度并不高,類似國内支付掃碼點餐等智慧數字化場景應用尚未普及。
Darren 補充道,很多印尼人網購後仍舊會選擇線下支付。網購結束後,消費者可以拿着一串數字代碼去線下 ATM、銀行、商超存款後支付網購賬單。
不過最新報道顯示,近期東南亞國家準備采用一項新的區域性跨境支付系統,新支付系統允許用戶使用二維碼和數字錢包以成員國的貨币支付商品和服務費用,不需要美元作爲中介,涉及到的費用和彙率将由成員國央行自行商定。由此可見,東南亞支付環境正處于舊支付習慣與新支付形态并存的複雜狀況中。
Darren 強調,全球新興市場的支付變化速度非常快。移動支付、加密貨币等都在加速新興市場不同國家的支付生态。中國的跨境電商和出海遊戲企業用本地化的支付方式服務當地用戶和玩家的需求快速上升。
盡管技術正在解決跨境支付本地化的問題,打通了交易閉環的 " 最後一公裏 ",然而跨境合規的難題似乎更加棘手。
(截圖:印尼部分金融科技産品)
合規門檻前,牌照成支付企業競争壁壘
面對世界各地不同的金融監管和交易法規,合規支付俨然成爲一道亟待跨越的門檻。而能否順利跨越這個門檻全在是否可以獲得當地金融牌照。
一方面,對出海企業來說,進行跨境支付時,不僅需要遵守各國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還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來适應各國的不同合規性要求,爲合規付出了很高的成本。
另一方面,即便付出大量人力物力,也難以做到完全合規。頻發的網絡支付欺詐和盜刷也導緻出海企業被卡組織罰款,降低信用。同時,全球各地政府資金監管要求還在不斷提升。
據一位外貿從業者透露,前不久,一筆海外錢莊支付到國内賬戶的貨款被銀行凍結,至今不知道如何解決該問題。
當全球訂單不斷湧入中國,中國遊戲社交等泛娛樂應用走向世界,爲了應對出海收款流程繁複、結算到賬延遲、交易成本高昂、多币種結算、支付金額小且碎片化、結彙成本高、合規難等問題,第三方跨境支付企業正在加速解決這些問題,同時應對各國監管難題。
2022 年 2 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發文指出,金融牌照有國界。境外機構僅持境外牌照在境内開展業務,屬于非法金融活動。
爲了保障出海企業的支付合規與全球業務運轉,第三方跨境支付企業正在拼命 " 拿牌照 "。
海外跨境支付企業 Airwallex 在上半年收購了廣州商物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間接獲得了中國的支付業務許可。在此之前,Airwallex 以境外持牌機構的身份和境内有跨境支付資質的企業進行合作,來提供跨境支付服務。
作爲國内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移卡也加緊布局跨境支付業務,與海外電子錢包、信用卡組織、海外當地銀行等建立合作關系,目前移卡已取得香港海關發出的金錢服務經營者牌照 ( MSO ) ,并在積極獲取美國和新加坡的支付牌照,建立新加坡和日本的本地團隊、開展業務。
據了解,爲了确保巴西市場的合規,Airwallex、Payoneer 等企業與烏拉圭的跨境支付平台 dLocal 建立了合作,通過 dLocal 完成當地的收單和下發。
何劍明向钛媒體「出海參考」指出," 随着中國進出口業務的增長,國内傳統支付公司呈現出跑步進場的狀态;同時,一批海外支付機構一邊謀求國内牌照的升級,一邊實現整個國際版圖的擴張。"
" 不過,每個國家地區支付牌照的含金量差别較大。不同于中國牌照含金量這麽高,某些國家的支付牌照可能隻是一方面,基于這個牌照所關聯的當地銀行的能力和合作關系同等重要。" 何劍明強調道。
以美國 MSB 和 MTL 兩種牌照爲例,MSB 屬于美國聯邦政府金融監管局登記備案,可在美國各州通用,申請無需保證金的,注冊美國公司申請稅号後即可申請;MTL 需要在美國注冊公司後向美國各州遞交申請,僅限于獲得批準的該州内使用,并需繳納該州規定的相應的保證金。
此外,不同地區的牌照要求差異較大。歐洲等地監管更關注當地業務的合規,比如是否有足夠的反洗錢能力、足夠水準的高管配置,本地業務情況隻是參考。但要想拿到新加坡 MPI 牌照則需要提供足夠的公司業務體量,如在持牌後的一段時間内達不到要求交易量,牌照可能被監管部門收回。
盡管面臨諸多合規難題,但第三方跨境支付公司不想錯失中國跨境支付行業的機遇,第三方跨境支付正迎來行業爆發和 " 内卷 " 期。
今年上半年,數家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陸續推出商家免費開戶、提現 0 費率等優惠活動。不過,除了低價競争,跨境支付企業仍需提升牌照能力和打造服務生态,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出海企業。
近日,中信證券研究指出," 海外牌照 + 海外本土化 + 服務生态化 " 将構成第三方跨境支付企業的競争壁壘。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甚平,責編|楊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