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燃油車向純電動汽車過渡階段,電混汽車憑借着低成本出行、無續航焦慮等優勢,成爲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熱銷産品,備受消費者青睐。然而,随着市面上的電混汽車産品愈發豐富,消費者也開始出現 " 選擇困難症 "。
目前市面上衆多的電混車型,離不開插電式混動(PHEV)、油電混動(HEV)、增程式技術三種電混技術。
其中,插電式混動技術逐漸備受關注。據數據顯示,近年來插電式混動車型銷量呈正向增長。尤其在比亞迪 DM-i 系列車型迅速 " 走紅 " 後,越來越多車企競相跟進 PHEV 車型的研發。
技術的變革,自然也引發了争論,比如說插電式混動與油電混動該如何選擇?
解題思路不同,自然造就了不同的結果。
作爲目前最熱門的電混技術方案之一,比亞迪 DM-i 系統通過以大容量刀片電池和高性能大功率扁線電機作爲基礎,依靠大功率高效電機進行驅動。其中,骁雲-插混 1.5L 專用混動發動機在大多數情況下僅向電池發電,适時變爲直驅。
簡單地說,DM-i 技術改變了過去以油爲主的設計架構,從而實現大幅度降低油耗。
雖然比亞迪 DM-i 技術可以實現低油耗出行,但是這一電混技術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從電混系統工作原理可以看出,DM-i 将電機、電池的權重放大,弱化了發動機的工作強度,發動機幾乎可以看作是 " 增程器 "。這意味着,發動機的高效工作區間變得狹窄,僅限于充當 " 增程器 " 使用過程,難以保證長時間高效工作。
假設在虧電狀态下,由于插電式混動因應用了大容量電池組,車輛的整體重量将高于普通車輛,油耗自然會高于傳統燃油車。另外,此時發動機不僅需要充當驅動力,同時還要向電池充電,油耗也将進一步提高。
爲了解決虧電狀态下帶來的油耗高問題,用戶不得不确保車輛具備充足的電量。隻不過,充電對于用戶來說,何嘗不是一個新的 " 麻煩 "。
如果用戶家裏有固定車位,并且配備了私人充電樁的話還好,但是要到公共充電站充電,那麽也是非常考驗車主的耐心。除了充電費用高以外,插電式混動車型還需要與純電動車型争搶充電樁。長此以往,用戶對品牌及産品的滿意度勢必會出現大幅下滑。
總的來說,以比亞迪 DM-i 爲代表的插電式混動技術,雖然能夠解決用戶低成本出行,但是依舊讓用戶用車體驗存在局限性。
與自主品牌的主流電混技術截然不同,豐田智能電混雙擎(THS),則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采用功率分流式電混技術。在行星齒輪機構的加持下,發動機和電機在混動模式下,始終保持機電耦合狀态,實現全工況混動。
豐田 THS 在整個工作過程中,發動機與電機一直處于協同工作,動力不會出現中斷。需要注意的是,豐田 THS 無需充電、加油就能跑。這意味着,豐田 THS 并沒有插電式混動技術的局限性,讓用車體驗變得更加省心。
當然,這僅僅是豐田 THS 的優勢之一。
當汽車産品屬性不再局限于 " 代步 " 時,用戶對汽車産品的行駛品質也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衆所周知,在傳統燃油車時代,由于存在多擋位變速箱、離合器、液力變矩器等機械部件,導緻發動機與變速箱在動力銜接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頓挫。
這一問題,在插電式混動技術上同樣存在。部分車企爲了讓電混系統覆蓋更多工況,采用了多擋變速器。比如說吉利雷神 Hi · X 混動技術,采用了行星齒輪+3 擋變速器結構,不僅結構複雜、動力傳輸過程有損耗,而且在換擋過程中也有一定頓挫。
重點是,複雜的硬件結構,代表着後續維修費用高。
相比之下,豐田 THS 通過 E-CVT 系統,令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無限趨近于純電動車型的行駛品質,且結構可靠性高。盡管技術路線的豐富性代表着行業的進步,但是對于用戶而言,一項 " 無死角 " 的技術才是首要的。
毫無疑問,豐田 THS 以省心用車體驗、出色行駛品質以及低用車成本,爲用戶帶來了更優質的駕乘體驗,成爲了消費者 " 閉眼即可選 " 的技術。
當豐田第四代 THS 技術縱橫電混汽車市場時,豐田汽車也在積極開發新一代 THS 技術。繼廣汽豐田在 2022 年廣州車展上發布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技術後,有消息稱首款搭載廣汽豐田第五代智能電混的産品将在 3 月 23 日正式發布。
正如上述所說,目前第四代 THS 技術仍未過時,甚至在對比各主流電混技術上,依舊占據上風。因此,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技術的到來,讓我們不得不對新技術産生更多期待。
據了解,在此次技術升級中,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的三電系統,革新方向爲輕量化、小型化以及降低損耗,進一步提升電動化效率以及電機功率。具體如下:
一、搭載的全新锂電池系統,與上一代相比,能夠實現 34% 小型化和 44% 的輕量化,電能輸出提升 8%;即使在高轉速下,電機能力損耗降低 19%,且輸出功率提升 32%。
二、1.8L 智能電混雙擎功率提升 12%,2.0L 智能電混雙擎綜合功率提升 6%,最大功率接近 200 馬力。
三、動力響應更快、持續時間更強,且全速域加速性能明顯提升,在 80-120km/h 後段加速提升 15%。
毫無疑問,第五代智能電混系統在動力輸出、燃油經濟性等方面都有明顯改善,能夠有效提高産品的競争力,對競品車型實行降維打擊。另外,廣汽豐田經過了多年的發展,早已構建了完善的産品矩陣以及電混排量等級,車型平類覆蓋了轎車、SUV、MPV 三大品類,動力等級囊括了 1.8L、2.0L、2.5L。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豐田的 2.5L 智能電混雙擎系統,是目前行業内唯一大排量電混,在确保燃油經濟性的同時,動力輸出遠超統計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這樣的背景下,随着搭載第五代智能電混系統車型的上市,廣汽豐田勢必會在旗下全産品矩陣進行動力煥新,屆時産品豐富性也将進一步提升,滿足不同消費者的用車需求。
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索并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爲消費者買的是一款汽車産品,并不是動力總成。換句話說,産品的綜合素質才是消費者關心的重點,例如技術、品質、價格、口碑、品牌影響力等。
不可否認,伴随着主流國産電混技術崛起,确實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然而,相比于在電混技術領域深耕 20 餘年的豐田汽車,自主品牌電混技術面世時間較短,且産品保有量較少。反觀豐田 THS,無論是技術還是産品,都已經經過了市場多年的檢驗。
作爲參考,自 1997 年豐田汽車推出普銳斯以來,豐田智能電混雙擎汽車全球累計銷量已超 2300 萬輛,穩居全球銷量第一。在這段時間内,豐田汽車從未對電混産品進行任何大規模的召回,由此可以看出豐田電混技術的可靠。
成熟的電混技術,加上對産品品質的高标準要求,造就了豐田智能雙擎電混的高可靠性,真正成爲了消費者的 " 放心優選 "。當然,随着第五代豐田智能電混及相關産品的到來,勢必會爲用戶開啓新的用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