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巴中南江縣一處摩崖造像被村民塗抹遭 " 毀容 ",引發廣泛關注。眼見着開鑿于北魏晚期、距今 1400 多年的摩崖造像被塗成一片大紅大綠,有網友曰 " 真糊塗 "。
千年造像慘遭 " 災難性塗色 " 的原因也讓人哭笑不得,據當地文物保護研究中心通報稱是當地村民爲了 " 穿衣還願 "。據報道,該處造像系 2021 年新發現,已經建了文物棚和監控,因爲造像地處荒郊野嶺,趕去制止時已經塗完了。
對部分村民來說,造像的價值可能僅限于許願,甚至自購顔料爲其 " 上妝 ",顯然覺得塗了色比不塗色要好看。好心辦壞事,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屢見不鮮。就像多年前西班牙有個八旬老奶奶見百年壁畫剝落嚴重,自購顔料 " 好心 " 修補,結果成了 " 藝術修複史上的一次噩夢 "。文保工作,意識先行。除了專業的文保工作者需要具備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也要加強宣傳,讓更多人學習和了解文物知識,讓文物保護理念根植于心。
另外,我們從相關考古調查報告中了解到,巴中摩崖造像罕見地始鑿于北魏晚期,在初唐、武周和中晚唐又有續鑿,開鑿年代早,形成過程複雜,其整體将地表天然石包開鑿爲造像碑的特色做法在四川地區屬于孤例,這些材料在完善四川石窟發展序列。遺憾的是該處造像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目前還沒有納入文保單位。文物都很珍貴,但目前是分級管理的,文物定級越高,意味着保護範圍和等級也越高。
爲了讓數量多、分布廣的文物更有 " 安全感 ",可以借助科技來護航。比如利用 AI,江蘇目前對絕大多數國寶文物在保護範圍内都安裝了監測監控系統,這個報警處置機制會在人逐漸靠近時,發出警告聲:" 您已經進入不可移動文物監測覆蓋區域,請與文物本體保持安全距離。" 警告聲會一直響,直到人離開。如果行之有效,且能節省資源,不妨推而廣之。
摩崖造像已遭破壞,幸而有專家稱 " 可以恢複 ",希望 " 亡羊補牢 " 爲時不晚。當地的文保部門也應舉一反三,對一些地處偏遠的文物加強保護措施。
現代快報 + 評論員 荼白
(校對 張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