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的顔色主要取決于尿色素、尿膽素和尿膽原等。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淡黃色的尿色素。因此,正常的尿液本來就是呈淡黃色的(如下圖)。
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寶寶尿液的顔色變化,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水分攝入過少導緻的尿黃
寶寶水喝得不多,是導緻尿黃最常見的原因,通常尿量也會減少,特别是當天氣炎熱寶寶出汗多又不愛喝水時。
如果喝水比較多,尿液水分的含量高,尿色素少,尿液就會像水一樣無色透明;
相反,如果水分攝入少了,那麽尿色就會很深,像啤酒一樣,甚至呈現暗黃、琥珀色(如下圖)。
怎麽做:多給寶寶喝水或喂母乳
一旦觀察到寶寶的小便少了,顔色深了,首先要給寶寶多喝水或多喂母乳,給寶寶攝入充足的水分。
6 個月以内純母乳的健康寶寶,是不需要額外喝水的,母乳裏面就有足夠的水分,給寶寶多喂奶就好了。
6 個月以上已經添加了輔食的寶寶,我們就應該注意給寶寶适量喝水,特别是天氣炎熱、寶寶運動出汗後都要及時補充水分。
大部分情況下,寶寶小便的顔色很快就會轉回讓媽媽安心愉快的淡黃色,尿量也會多起來。
受最近吃的食物影響
含有色素的食物:有些食物中含有色素,含有豐富維生素 B、胡蘿蔔素,也會導緻尿液發黃甚至發紅。
比如吃了比較多的胡蘿蔔、南瓜、甜菜、火龍果等等,會導緻尿液呈現橙黃色或者橙紅色(如下圖)。
含有大量的維生素 C 的食物(比如柑橘)也會導緻尿液呈亮黃色(如下圖)。
怎麽做:停止吃可能影響尿液的食物并觀察
如果近期寶寶有吃過比較多的這類食物,先停止進食這類食物,觀察小便顔色。如果停了以後尿液顔色轉回正常,家長們也不用擔心了。
受最近吃的藥物影響
一些藥物,也可能對小便的顔色産生影響,比如維生素 C、維生素 B、大黃、利福平等。
怎麽做:查看說明書,咨詢醫生
如果寶寶最近在吃藥,可以看一下藥物說明書,或者咨詢一下藥師,寶寶現在服用的藥物會不會影響小便顔色。
如果确定是藥物的影響,那麽媽媽就不用擔心小便顔色的問題,用藥的療程還是要根據本身的疾病情況和醫生、藥師的建議。
寶寶生病脫水導緻的尿黃
比如發熱、腹瀉、嘔吐,都會導緻寶寶體内水分丢失過多,這時候同樣會表現爲尿少和尿色深黃,如果脫水的情況比較嚴重,尿液甚至可能呈現棕褐色(如下圖)。
怎麽做:多給寶寶喝水喝奶,進行補液
如果本身疾病情況不嚴重,可以先居家處理,給寶寶加強水分的攝入,除了喝水、喝奶,也可以選擇口服補液鹽。
如果通過這樣積極地口服補液,寶寶的病情逐漸好轉,尿色轉淡,尿量也增多,那家長也就可以放心了。
如果寶寶腹瀉或者嘔吐嚴重,喝水就吐,在家給寶寶積極地口服補液,脫水也不能糾正,那就要去醫院。
泌尿系感染導緻的尿黃
泌尿系感染可能會出現尿色深,甚至粉紅色、紅色的血尿(如下圖)。有這種疾病的寶寶除了小便顔色變化外,往往還會有排尿困難、尿急、尿頻、尿失禁或者發熱的症狀。
怎麽做:及時就醫
如果發現這樣的情況,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聽從醫生的指導意見。
日常護理注意:
• 保持寶寶小屁屁衛生
還在用尿不濕的寶寶,家長要注意勤換尿不濕,保持小屁屁的清潔幹燥,防止泌尿系感染。
• 定期帶寶寶進行體檢
醫生會給寶寶做全面的身體檢查,如果發現寶寶有包莖、陰唇黏連,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醫生會給不一樣的建議,如果寶寶有嚴重的包莖、陰唇黏連問題,會更容易出現泌尿系統的感染。
• 教寶寶學會上廁所,養成不憋尿的好習慣
經常憋尿可能會導緻泌尿系感染,因此當寶寶過完 2 歲生日後,尤其是當家長決定送寶寶去幼兒園或者托兒所之前,就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
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爸爸媽媽要有些耐心,不要因爲寶寶尿褲子或者尿床就批評他,告訴寶寶去了幼兒園或者托兒所,如果想要去廁所,要跟老師說,不憋尿。
肝膽疾病導緻的尿黃
肝膽系統出現疾病,比如各種原因引起的膽道梗阻、膽汁淤積,都會影響膽紅素的代謝,進而尿色變深,呈現棕褐色。
在出現尿液顔色改變的同時,寶寶皮膚和眼球鞏膜的顔色也會發黃。當然,根據具體不同的病因,還會有其他不一樣的表現。
如果發現棕褐色尿的同時,寶寶皮膚顔色也明顯變化,需要帶寶寶及時就診。
本文專家
張璐潔
合作專家
丁香診所福州海隅店小兒内科副主任醫師
劉華
審核專家
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策劃制作
監制:林乙乙
排版:菜菜
更多寶寶健康問題,來丁香媽媽 App
孕育百科,一查就懂
長按下圖識别二維碼,即可前往 App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