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下一代凱美瑞、RAV4 榮放和卡羅拉被曝出将停售燃油動力之後,豐田又有相關停産消息被傳出。
小通從汽車之家獲悉,廣汽豐田旗下的 YARiS L 緻享、YARiS L 緻炫和廣汽豐田 iA5 這三款車型将迎來停産,目前各地經銷商正售出最後一批現車。
YARiS L 緻享和 YARiS L 緻炫是廣汽豐田旗下的十萬級小型車,目前在終端市場上有 1 萬元左右的優惠,入門版車型的裸車價下探到 8 萬元以内。
你可能對廣汽豐田 iA5 比較陌生,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它,那就是 AION S 的「換殼車」。廣汽豐田 iA5 的設計、動力總成與 AION S 一緻,隻是在尾部挂上「廣汽豐田」的尾标。這款車型的指導價區間爲 15.98 萬元 -19.28 萬元,目前終端市場提供 2.5 萬元的優惠。
如果你對它們感興趣,現在抄底應該是最好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對于這三款車型而言,這是爲廣汽豐田最後一次發光發熱。
YARiS L 緻享和 YARiS L 緻炫作爲廣汽豐田旗下的小型車,其銷量也曾撐起品牌的半邊天。
在 2020 年這一關鍵節點之前,YARiS L 緻享和 YARiS L 緻炫的月銷量都曾達到破萬這一水平。然而從 2020 年開始,YARiS L 緻享受到疫情的影響,銷量一路下滑,到 2021 年的月銷量基本保持在三位數。
YARiS L 緻炫則呈現出一定的「回光返照」現象,月銷量曾回歸到接近萬輛的水平,但到了 2021 年中旬也無法抵得住銷量的下滑。
看到這裏,或許會有朋友産生疑問:
第一,YARiS L 緻享和 YARiS L 緻炫明明都是同價位的小型車,爲什麽 YARiS L 緻享的抗壓能力會弱一些?
第二,2021 年中旬到底經曆了什麽?讓曾經都很暢銷的兩款日系車頂不住壓力?
針對第一個問題,小通認爲有兩個方面的理由。誠然,兩款車型雖同爲小型車,但在國内市場的地位其實不一樣。YARiS L 緻享在國内市場耕耘了六年多的時間,但 YARiS L 緻炫已經進入國内将近 10 年的時間,四年時間的差距也讓更多消費者認可 YARiS L 緻炫。
當然,這方面對銷量的影響不算大。老實說,兩款車的設計語言、動力總成和性價比都非常接近。小通認爲,YARiS L 緻炫的抗壓能力更強,主要原因還是本身的産品定位。
2021 款 YARiS L 緻炫的指導價區間 8.58-10.38 萬元,而且在當時還推出更具個性的豐田 YARiS L 緻炫 X。隻不過,同時期的 2021 款 YARiS L 緻享推出的四款配置,主要區别還是在舒适性配置上,在可選性上不及 YARiS L 緻炫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YARiS L 緻炫是兩廂車,而 YARiS L 緻享是三廂車。雖然在視覺效果上,YARiS L 緻享會比 YARiS L 緻炫更協調,但作爲兩廂車的 YARiS L 緻炫,在儲物表現上會更靈活,可以通過放倒後排座椅達到更大的儲物能力。
平心而論,YARiS L 緻享和 YARiS L 緻炫确實很适合一家三口代步出行的首選,空間剛好,油耗水平也不高,10 萬元左右的購車預算也是絕大部分家庭用戶夠得着的。
爲什麽這兩款車型被迫停産?小通認爲,國産新能源車的價格區間已經「侵占」到 YARiS L 緻享和 YARiS L 緻炫的價格區間内,當它們與國産新能源車在同一起跑線對比的時候,本身具備優勢的省油能力和空間表現蕩然無存。
恰逢比亞迪秦 PLUS DM-i 在 2021 年 3 月份正式上市,10 萬出頭的價格、緊湊型轎車的空間水平,加上僅爲 3.8L 的百公裏饋電油耗水平,YARiS L 緻享和 YARiS L 緻炫的優勢可能就剩下豐田的影響力了。
或許是考慮到新能源市場的因素,國産現款 YARiS L 仍是基于老款車型改款出來的,而海外版全新 YARiS 都已經用上了 TNGA 架構。
官方停産現款 YARiS L,歸根到底還是因爲看到了燃油小型車市場的上限。除此之外,一汽豐田威馳作爲豐田 YARiS L 的姊妹車型,也不排除同步停産的可能性。
廣汽豐田 iA5 是廣汽豐田旗下的第一款純電動車,但除了前大燈組和尾燈等細節之外,其他位置與廣汽 AION S 基本一緻,甚至車頭和車尾都懸架的是廣汽埃安的車标。
第一代廣汽豐田 iA5 是在 2019 年 9 月推出的,當時的指導價區間爲 16.98 萬元 -19.28 萬元,而第一代 AION S 的指導價區間爲 13.98 萬元 -20.58 萬元。
光是從價格來看,AION S 的購車門檻就比廣汽豐田 iA5 更低。更何況,即便是在同價位情況下,AION S 的性價比也要比廣汽豐田 iA5 高。
拿指導價均爲 19.28 萬元的廣汽豐田 iA5 尊貴版和 AION S 魅 Max 530 進行配置,後者多出了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刹車、前駐車雷達、全速自适應巡航和自适應遠近光等配置,同時還用上了 360° 全景影像,而廣汽豐田 iA5 還在用普通的倒車影像,其整體配置水平反而與指導價爲 17.28 萬元的 AION S 魅 Evo 630 相似。
換而言之,即便在車頭車尾挂上廣汽埃安的車标,也不影響消費者需要爲廣汽豐田 iA5 多付出「豐田」這兩字的品牌溢價,消費者自然不願意爲這款車型買單。
在專業的汽車銷量統計網站中,小通甚至查詢不到這款上市已經四年的車型的銷量數據。這也就不難解釋它停産的原因,與其苟活于世,不如将更多的資源放在其他新能源車型上。
豐田在國内的電氣化之路比較激進,其中一汽豐田已經将所有在産車型配備了電動化選擇,廣汽豐田也已實現了 TNGA 全系電混化,但燃油車依然占據品牌很大一部分銷量來源。按照官方公布的 9 月銷量數據,電動化車型的月銷量僅占據總銷量的 34%。
按照規劃,廣汽豐田計劃在 2025 年将電動化車型銷量提升至 60%。如今距離 2025 年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不停産這些「邊緣化産品」,集中資源放在電動化車型上,實現 60% 的銷量占比其實并不容易。
電動化車型替代燃油車的曆史進程無法阻擋,車企爲了轉型已經付出不少心血和代價,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尤其是堅定選擇燃油車的消費者,即便你多不願意,進入電動化時代也不得不選擇新能源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