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12 日訊(記者 史思同)" 我行未與任何機構、個人以及中介開展辦理貸款業務的合作,不會以任何短信、微信介紹他人代辦方式進行宣傳。"
近段時間以來,湖北不少銀行密集發布 " 關于未與貸款中介或個人合作 " 的聲明公告。昨日晚間,浦發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武漢分行的官方微信公衆号也相繼發布了上述聲明。
據了解,近期一些非法中介機構假借銀行名義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推介房貸轉經營貸等現象頻出。對此,包括湖北在内的各地區銀行紛紛發布相關提示性公告,提醒消費者警惕相關風險,并表示将對未經授權冒充員工及以公司名義對外宣傳、提供信貸咨詢、業務辦理的中介機構和個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湖北地區銀行密集發布未與貸款中介合作的聲明
近段時間以來,湖北不少銀行密集發布此類聲明公告,紛紛表示未與貸款中介或個人合作,提醒廣大市民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除上述幾家銀行外,還有中國銀行湖北分行、恒豐銀行武漢分行、興業銀行武漢分行等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分行及農商行也均已對此作出聲明。
具體來看,各銀行均在聲明中明确表示,其公司在貸款辦理中從未收取任何形式的 " 中介費 "" 信息咨詢費 "" 介紹費 "" 貸款手續費 "" 包過費 "" 代辦費 " 等費用。同時還提醒廣大客戶,辦理貸款業務時應通過營業網點、手機銀行、官方微信公衆号等正規渠道進行咨詢辦理,勿相信任何第三方的短信、微信介紹、他人代辦等渠道。
其中湖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還對該省全部農商行的情況作出了聲明表示:全省農商行未與第三方貸款中介開展業務合作,如有貸款中介以農商行名義推銷貸款業務的,請不要相信,以免上當;如需辦理貸款業務,請登錄農商行 " 人碼合一獲客平台 " 或到當地農商行營業網點辦理,農商行将爲您提供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務。
從上述多家銀行的聲明内容來看,此次發布聲明是 " 爲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防範不法中介機構和個人以我行名義對外宣傳受理信貸業務,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而損害客戶合法權益 "。
" 銀行也會有一些貸款的宣傳,就是正常貸款的流程,不會說要收取您亂七八糟的費用。如果接到一些代辦貸款的電話,讓您交一些中介費、保過費這些,就要警惕一下,因爲有一些可能是會涉及到詐騙的。" 光大銀行某工作人員告訴财聯社記者,有些中介會說跟哪個銀行專門合作可以去搞貸款,但實際上銀行官方是沒有跟中介合作的,客戶咨詢貸款業務一定要通過銀行官方渠道。
" 比如說之前房貸利率比較高,然後有個中介跟你說,怎麽樣操作去換貸款降利率,中間還收你中介費、保過費類似的,這種都是中介,不是銀行的官方的。" 他舉例稱。
此外财聯社記者注意到,除湖北區域的多家銀行及分行外,近期還有河北、河南、浙江、四川等多地均有不少農商行也相繼發布此類聲明公告,提示消費者警惕相關風險。
警惕不法中介假借銀行名義誘導詐騙
據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分析,近期各地銀行頻現 " 聲明潮 ",一方面應該是最近有很多詐騙以及違規中介,拿 " 與銀行合作發放貸款 " 這種噱頭去做詐騙等行爲,所以銀行要去發聲明以避免用戶上當受騙。同時,也有可能是對于最近詐騙多發的現象,金融監管總局等主管部門做出要求,促使下屬分支銀行紛紛發布聲明。
同時上述光大銀行工作人員也表示,可能是最近客戶接到中介宣傳的電話比較多,所以各個銀行都發了類似的聲明,防止消費者上當受騙。
" 因爲現在監管的要求就是銀行這邊是不能和一些小貸公司之類的三方機構去合作、辦理貸款的,然後我們這個聲明也是根據銀行的一個自查情況反饋和相關的監管的檢測結果,然後做的一個社會性的公示以及公告。" 興業銀行某客戶經理告訴财聯社記者,該行發布此聲明是經過其銀行内部的自查,沒有和任何的中介三方進行合作,符合監管相關要求。同時該銀行也接受相關情況反饋的舉報,若收到此類中介電話可向其舉報。
農行湖北分行在微信公衆号指出,近期一些非法中介機構假借銀行名義,打着正規機構、無抵押、無擔保、低息免費、洗白征信等虛假宣傳的旗号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或是向消費者推介房貸轉經營貸,宣稱可以 " 轉貸降息 ",誘導消費者使用中介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到銀行辦理經營貸歸還過橋資金。
對此農行湖北分行表示,上述不法行爲的背後隐藏的是違法違約隐患、高額收費陷阱、侵害信息安全等風險,不僅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因此,根據近期監管部門的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要選擇正規機構辦理貸款,警惕貸款中介不法行爲,認清隐匿風險,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了解,近期已有部分地區監管部門發布了關于警惕不法貸款中介侵害的風險提示。" 要警惕不法中介隐瞞不利信息、隻談誘人條件的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所謂的‘轉貸降息’看似利息更優惠,實際卻隐藏違法違約隐患、高額收費陷阱、個人征信受損、資金鏈斷裂、信息洩露等風險。" 農行湖北分行提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