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的輝煌,需要時間的考驗與曆練。充分的信任與托付,可以激發一個人的最大能量。同時一個優秀的平台,也會使一個人擁有終生熠熠發光的回憶。
跳槽頻繁,至少證明了一個人選擇和堅持的能力比較弱。
頻繁跳槽的人在初期可能覺得跳槽是一個成本小、收益高的事情;但在未來,這有可能成為一個人無法承受的成本。
因為一個在職場上能夠獲得高階職位的人,不可能是一個被視為不忠誠,或者輕率做出選擇的人。
在我面試重要崗位的時候,我通常會忽略掉那些跳槽頻繁的人。
我們說一個人面對一個極具誘惑的機會時,通常指獲得了一個遠超現在收入待遇的職位。
但這不是全部,還應該考慮下一家公司的穩定性、成長性,以及你跳槽後将面臨的挑戰。
大多數人隻能看到機會,而忽略挑戰與風險。大多數時候,成功的跳槽常常是全面評估機會和風險後的決策,而非一時沖動。
起點中文網前董事長侯小強在《靠譜》這本書中分享了自己當年跳槽的經曆:
" 我的職場生涯有二十餘年,在兩家公司打工過,之後便開始創業。我一向認為,選擇要非常慎重,一旦做出選擇,就要忠于自己的選擇,不輕易跳槽。
2008 年,我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離開自己戰鬥了七年的新浪。
離開的前一天,首席執行官曹國偉帶領所有的副總裁為我送行。離開當晚,曹國偉單獨請我吃飯,希望我繼續留下。在我離開新浪的第二天,新浪還為我的離開發了官方新聞稿,認為我是新浪最有才華的編輯之一。
這一切都是新浪能給予一個離職員工的最高禮遇,直到今天我仍然非常感動。
但我離開新浪的主要動因,源自時任盛大集團董事長的陳天橋對我描述的一個場景。陳天橋是中國互聯網公認的戰略家。他說希望未來的中國娛樂産業就像立交橋一樣發達,文學能夠成為遊戲、影視、動漫、廣播劇等一切娛樂形态的發端。
他的描述震撼了我,如今也已經成為現實。
但是在十四年前,他的描述就像電光石火,點亮了我。我當時沒有想過跳槽之後待遇如何,風險如何,穩定性如何,一切于我而言都不在話下。
當時跳槽,跨越的不隻是從北京到上海的空間距離。我也沒有時間計算得失,隻因為點亮我的那個東西,足以使其他黯淡。
2013 年年底,在經曆了一場網絡輿論的沸沸揚揚後,我離開了盛大文學公司。後來,以盛大文學為主體的閱文集團在港股上市,市值創紀錄地達到 1000 億港币。我雖然不能親臨現場,但也與有榮焉。
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付出。付出,不一定在此刻有收獲,但一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刻如數呈現。
也許生命中最重要的都是看不見的,也是無法計算的。
當我研究生畢業誤打誤撞地走進新浪的那一年,我不知道新浪将給予我如此多的力量。我隻是憑借直覺覺得互聯網将成為趨勢,而新浪是當時聲名卓著的互聯網公司,我希望加入它。
日後,新浪讓我知道,一個人隻要敢想象,一切皆有可能。我領導了當時中國最大的社交媒體——新浪博客的創辦,經曆了嚴格的職業訓練,結識了各行各業的精英翹楚。
當我選擇加入盛大文學,支撐我做出選擇的也并非精密的計算。
在我的職場生涯中,不能說從未感覺到委屈和不公,但事隔經年,想起來的全都是 "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 的日子。
我兩家公司的老闆給了我他人無法想象的尊重、信任和榮譽。當我回望自己這兩段職場旅程的時候,我感覺到了無上的榮耀,也想起我衆多的不足和辜負。
當我結束了職業經理人的生涯後,我發現再無屋檐為我避雨,我必須獨自一人帶着團隊堅定前行。前途迷茫,但已經整裝待發。我已經清楚地知道我從哪裡出發,又帶着什麼樣的使命。"
人生猶如一部大片,直到片終,才能充分揭示出生命的完整意義。
這部大片往往由很多場景組成,每一個場景都有其獨特的意義,要求人們一一做出選擇。很多選擇往往使人左右為難,或做或不做,或生或死,或逆水行舟或急流勇退,或仇恨或寬容,或為信念不惜赴湯蹈火或為家人甘願委曲求全,都是一種不可替代的使命。
┉┉┉┉┉┉┉┉┉┉┉┉┉┉┉┉┉┉┉┉┉┉┉┉
《靠譜》是起點中文網前董事長侯小強的醍醐灌頂之作,本書從 " 靠譜的維度 "" 認知的層次 "" 成事的方法 "" 選擇的智慧 " 四個方面分享了作者二十餘年職業生涯的透徹思考,相關話題持續火爆網絡,深受讀者追捧。
通過 132 個自我進階的方法和感悟,幫助渴望成長的你高效溝通、優質社交、突破職場瓶頸、快速升職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