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7 日,任賢齊 2023 逍遙遊線上演唱會落幕,成為 TME live2023 年首場刷屏的線上演唱會。
圖片來源:騰訊音樂供圖
過去一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賽道發力,平台和藝人相互借力,創造了一場又一場的現象級演出。我們因周傑倫、孫燕姿的回憶殺流淚,和着崔健、痛癢樂隊的鼓點在屏幕前搖擺,我們曾在元宇宙空間裡找到觀演的 " 上帝視角 ",也看到小衆的黃梅戲、話劇、舞劇走出愛好者的圈子,傳播給了更多的觀衆。
三年來,人們似乎漸漸習慣了線上看演出。元宇宙、XR 技術在線上成熟應用,定制化内容增加。線上觀演不再是疫情下的無奈之舉,那些 " 演出就要看現場 "" 線上有什麼意思 " 的評價已經鮮少出現,苦澀的味道漸漸消散,一場場期待仍舊留存,像曾經期待線下那般。
不過,2023 年伊始,線下演出已經呈現一片向好之勢,Livehouse、話劇、演唱會等集中官宣,線上演出會重歸沉寂嗎?每日經濟新聞就此采訪平台、頭部演藝公司的負責人以及行業協會的專家。他們一緻認為,技術是今後線上演出能否持續吸引觀衆的關鍵。
平台、藝人相互借力,創造現象級演出
回顧 2022 年的線上演出," 回憶殺 " 滾滾而來。4 月張國榮,5 月周傑倫、羅大佑,9 月劉德華,11 月鹿晗和周傑倫隔空打擂 …… 各代頂流歌手帶着 " 回憶殺 " 的利刃,刺破線上演出的天花闆,刷屏現象級演出頻頻上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到,越來越多的頭部藝人開啟了個人線上演出,而頭部藝人演出也成為平台的引流工具。平台間的競争,尤其對于頭部藝人的競争進入白熱化,羅大佑 VS 孫燕姿、周傑倫 VS 鹿晗,隔空打擂的情況時有發生。
" 互聯網平台争奪的是注意力,并不在意某一個項目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所以會更歡迎免費的東西,也更關注流量高的頭部藝人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燕分析," 但這種模式不是可持續的,頭部藝人是有限的,重複的内容也會造成審美疲勞,真正能夠持久撐起平台内容的可能還是在尋找機會的許許多多的中尾部藝人。"
北京迷笛音樂傳媒 CEO 尹龍也呼籲更多的中尾部職業音樂人投入到直播裡面去。" 哪怕隻是彈着琴和大家聊一聊,可能就能吸引更多的粉絲去看線下演出,這樣才能線上線下相互促進。"
中國傳媒大學張豐豔工作組主持編寫的《2021 中國音樂人報告》調查顯示,2021 年有 38.33% 的音樂人進行過音樂類直播。在音樂人沒有選擇做音樂直播的原因中," 時間精力不充足 " 和 " 過度娛樂化,不具備音樂的專業性 " 仍然是兩大主要原因。
平台端看,2020 年,參與線上演出的平台還集中在網易雲、騰訊音樂等音樂平台。2022 年,短視頻平台加入競争,快手依靠頂流周傑倫刷足了存在感。抖音則通過五月天、孫燕姿等站穩了腳跟。背靠騰訊的視頻号也不示弱,利用強社交的屬性,依靠張國榮、周傑倫重映演唱會接連拿到刷屏級熱度。騰訊音樂(HK01698,股價 33.9 港元,市值 1164 億港元)則靠着多年的積累持續發力,2022 年第三季度舉行共 32 場線上線下演出活動。
随着線上演出進入冷靜期,平台也在探索更健康的增長方式。抖音相關負責人回複記者稱:" 線上演出在選擇藝人時沒有局限性,主要還是從‘用戶希望看到什麼樣的内容’和‘藝人能創造什麼樣的内容’出發,來考量目标藝人,也會不斷地嘗試不同的藝人陣容、内容搭配和産品玩法,希望每一場都能給觀衆帶來更好、更新的體驗。"
此外,演出形式也呈現多樣化,唱聊、幕後直播、實時互動、虛拟演出等針對線上演出的定制化内容出現。" 一定是定制化的東西才能體現線上演出的價值,2022 年雖然不少重映的效果也不錯,但這不代表大家的需求,是觀衆在特殊情況下的選擇。" 摩登天空副總裁張翀碩表示。
五月天《諾亞方舟十周年特别版》跨年演唱會就采取了線上專供的形式。據相信音樂介紹," 此次演唱會是耗時 8 個月,1.5 億新台币打造宛如電影《奇異博士》般的視覺效果,此次直播在抖音收獲了 1.9 億人次的觀看次數。"
線上專屬定制化内容增加,線上直播成為文化演出 " 第二舞台 "
" 劇組人也來了,台也搭了,最終決定今天晚上 7:30 線上直播,門票 1 元。"2022 年 7 月,一條文案在四川人的朋友圈流傳。舞劇《醒 · 獅》又延期了,這已經是成都場的第三次延期。多次聯排準備後,創演團隊決定推出 " 雲端劇場 "。
出乎意料的是,這場 " 迫于無奈 " 的直播當天的觀演人次超過 300 萬人,微博熱搜最高第七位,成功出圈,成為演藝行業 2022 年的現象級事件。
潘燕表示,相比演唱會,2022 年更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劇目類線上演出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雖然流行音樂演唱會的關注度更高,但線上演出的進步不應隻局限在演唱會和流行音樂。"
11 月 8 日,抖音發布《2022 抖音演藝直播數據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包括戲曲、樂器、舞蹈、話劇等藝術門類在内的演藝類直播在抖音開播超過 3200 萬場,場均觀衆超過 3900 人次。
2022 年 5 月,國家大劇院舉辦了線上系列演出兩周年演出活動。兩年間,國家大劇院線上共有 121 場制作播出,累計超過 12000 分鐘的視頻節目,包括音樂會、歌劇、舞蹈、話劇、戲曲、舞台藝術電影等多藝術門類,全網總點擊量累計超過 34 億次。
2022 年 6 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 70 周年紀念日推出經典劇目《茶館》的線上版。據統計,當晚通過網絡平台觀看直播的觀衆達 5000 萬人次。
不同于兩年前的 " 權宜之計 ",如今的線上直播正在成為文化演出行業的 " 第二舞台 ",為演藝事業帶來新增量。
潘燕認為,如今線上演出定制化的趨勢對劇目類演出來說非常重要。" 流行音樂演唱會,靠得更多的是歌手或音樂的影響力,轉線上相對更容易。但劇目類演出,無論劇情節奏還是演員的表演都是更适宜于在劇場線下觀演的,如果隻是簡單拍攝就照搬到線上,情感傳遞和藝術表達會大打折扣,沒有沉浸式的體驗,沒有影像化的再創作,很難抓住屏幕前的觀衆。"
以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業務考核展示《舞上春》為例。2021 年,《舞上春》開啟線上演出,雖然進行了很多科技嘗試,但本質上仍然是線下搬運,當時的實際傳播和呈現效果未能出圈。
2022 年,《舞上春》升級制作,在線上版本的拍攝中嘗試了接近電影語言方式的鏡頭手段,自 3 月就開始籌備,于 11 月 17 日以付費點播的模式在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哔哩哔哩等七大平台同步上線。除此之外,還配合流媒體傳播特性,邀請頂尖舞者陪看暢聊活動,同時邀請演員和主創人員召開了線上見面會,最終成功實現破圈。
2022 年《舞上春》線上演出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據中國歌劇舞劇院統計,2022 年,《舞上春》三場線下巡演總票房收入為 136 萬元,11 月底線上演播及數字藏品銷售 20 餘萬元,全網曝光量過億。
除了國有機構,很多民營藝術團、傳統藝術家也主動走進直播間,開啟線上演出,甚至線上演出已經成為部分藝人的主要收入來源。
" 從量級上來看,幾萬、十幾萬粉絲,幾萬收入可能很少。但具體到本就收入不多的藝術家、藝術團,這些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增長 ",潘燕解釋," 有些藝術團沒開線上時,隻有當地老戲迷或者以社區惠民項目吸引人來觀看,但通過線上可以覆蓋線下群體,吸引新觀衆。"
線上演出仍做着流量生意,觀演需求正由剛需轉向娛樂消遣
據北京市文旅局數據,2023 年元旦假期,線下演出場次基本已經恢複到 2019 年同期水平,全市 75 個劇場舉辦線下營業性演出共計 91 台 303 場,吸引觀衆 5.7 萬人次,票房收入 849.3 萬元。
那麼,線下演出是否會影響線上演出的發展?多位從業者均表示,兩者不沖突,内容方可以同時提供兩種内容,關鍵在于用戶是否買單。
如今,線上演出仍然做着流量生意,大多靠贊助費覆蓋成本,以免費吸引 C 端用戶流量。
摩登天空是最早嘗試線上演出的一批。2020 年 2 月 4 日就和 B 站合作推出了 " 宅草莓不是音樂節 ",當年 2 月 22 日立刻又開始第二季,聯合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等平台,成功實現商業化運作。
據張翀碩介紹,現在音樂公司和平台合作主要有兩種形态,一種是平台主動采買,機構或音樂公司授權給平台,收取授權費。另一種是音樂公司和平台共同合作推動商業化。" 摩登的大部分項目都是先有商業化再去立項。你可能看到我們推出了 8 個節目,但實際上可能孵化了十幾、二十個,最終能夠實現商業化落地的是 8 個,其他的可能就流産了。"
随着線下演出恢複,張翀碩認為:" 線上演出将向‘視頻節目化’轉變,用戶需求也會從居家時期線上參與、付費觀演的剛性需求向觀看長視頻内容的娛樂消遣需求轉化。但在長視頻的内容中,相對影視劇綜等用戶群體更大的類目,‘演出類的視頻内容’競争力略顯不足。"
" 線上演出如果隻是單純地放一個回放或者是直播,還是有局限性的 ",尹龍說道," 未來隻有利用技術提升線上演出的感官體驗,才有可能有更多的付費演出。否則沒有頂流很難向 C 端付費,這其實是一個不太健康的商業模式。"
據潘燕預測,接下來線下演出恢複正常後,大家放在線上的精力就會減少,因此線上一定要去嘗試新的模式,嘗試如何産生市場價值。" 你不能永遠免費,定制化意味着更多的投入,但如果不能産生市場價值的話,誰來做投入?"
據悉,愛奇藝 2021 年打造的 the9" 虛實之城 " 沉浸式虛拟演唱會投資成本過億,而一場類似于洛天依萬人級的全息投影演唱會的成本也高達千萬元。
圖片來源:愛奇藝
隻有創造出 " 阿凡達世界 ",用戶才有真需求
元宇宙開啟演唱會的 360 度視角觀演、XR 為線上演出帶來沉浸式體驗 …… 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線上演出多樣化,與此同時,線上演出也成為技術的表現載體。壓着 2022 年的尾聲,快手宣布成為周傑倫元空間獨家合作夥伴,共同探索音樂元宇宙的可能性;pico 推出《李玟 " 千禧之境 " 全虛拟 VR 演唱會》。
尹龍表示:" 技術是能夠改變業态的關鍵,但重點不是在技術好壞,而是在于要給樂迷新的觀感,讓樂迷在線上體驗到 live 的魅力。"
要達到這一點并不容易。五月天在 2023 線上跨年演唱會中,運用 XR(擴展現實)技術複刻十年前的《諾亞方舟》演唱會,在演唱會末尾,諾亞方舟從天而降。事後,很多網友稱仿佛看了場科幻電影,制作團隊 "8IDStudio" 在微博分享了幕後制作故事稱挑戰很大," 虛實之間,何時轉換的時間點都要去對 "。
五月天跨年演唱會運用 XR 技術呈現 " 諾亞方舟 " 從天而降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抖音在 " 複刻 " 線下演出的體驗時做了很多嘗試,例如增加互動玩法等。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透過小屏,和觀衆産生共鳴其實有先天的局限性,因此也更加關注如何在方圓之間把演出内容的魅力傳遞出來。" 難點主要還是現場感,在線下觀衆和藝人處于同一時空中,藝人和觀衆,觀衆和觀衆之間都會有互動,有共鳴。在線上捧着手機、看着電視機,其實很難達到這樣的一個狀态。"
尹龍認為,技術之外,線上演出也對基礎建設和硬件軟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現在擁有 VR 設備的用戶仍然較少,這也導緻技術内容制作出來缺少可承接的用戶,進而影響線上演出和技術的融合。
對于線上演出的技術化,行業均充滿信心。" 未來大家不會停止對線上演出的探索,可能數量上會壓縮,但形式會越來越多,也會有更多的技術性嘗試。" 潘燕說。
抖音相關負責人對未來的線上演出作了展望:一方面,未來線上和線下的體驗壁壘會逐漸消解,借助流量優勢,演出直播間變成喜好的交流場,有助于觀衆滿足社交需求。另一方面,線上演出也會演變出自己的特點。首先無門檻的觀看體驗,随時随地都能融入其中,帶來更多的體驗價值;其次是更豐富的互動環節,讓更多觀衆參與到一場表演中來;三是在内容上可以創造更多可能性,VR、AR 等技術革新,傳統音視頻技術進步 …… 在内容提升上,線上将比線下擁有更多的優勢。
" 未來的線上演出将是真正意義的沉浸式體驗,如同阿凡達對于未來人類的分身的想象一樣,是一種跨時空、超現實的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體會的體驗。到那時,這樣的線上演出将成為用戶的剛需 ",張翀碩說," 我堅信未來人類一定會有一個鏡像世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積累,去創造鏡像世界裡面的數字資産。"
目前來看,已經步入賽道的平台和公司肯定不會輕易放棄,但線上演出天花闆的高度還要看技術的應用情況。如果線上演出能實現完全不同的觀感,或許也能創造一個新世界。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