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金融法院發布信息顯示,投資人閻某将東方港灣告上法庭,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私募基金推介材料片面誇大其産品收益;二是某私募基金産生較大虧損。對此法院認爲,申請人缺乏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因此駁回閻某的申請。
公開資料顯示,東方港灣是知名基金經理但斌執掌的百億級私募,2023 年以 22% 的平均收益率成爲當年的百億級私募冠軍。
在多位業内人士看來,投資人起訴背後不僅反映出當前私募機構面臨的業績壓力,也爲管理人敲響了警鍾,後續私募需以投資人利益爲先," 專業 + 服務 " 兩條腿走路。
投資人起訴東方港灣
近日,上海金融法院發布了《關于閻某與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申請确認仲裁協議效力特别程序民事裁定書》。該裁定書顯示,閻某稱東方港灣誇大宣傳、怠于履行管理人職責,在管理某私募基金期間嚴重違反信義義務,給自己造成了重大損失。
從閻某的申辯理由來看,東方港灣提供的某私募基金推介材料片面誇大其産品收益,未充分披露風險。與此同時,東方港灣對于某私募基金的巨額虧損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某私募基金的虧損完全是由于公司怠于履行管理職責、違背信義義務所造成的。
東方港灣則反駁稱,首先,包括仲裁條款在内的《基金合同》是各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投資者收到了相關風險提示,并通過代銷機構某證券電子平台以電子簽約方式簽署了《風險揭示書》,關于争議解決方式的約定,是投資者等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達。其次,關于以仲裁作爲争議解決方式,東方港灣及代銷機構已經通過各種途徑提示投資人注意,盡到了充分提示的義務,相關條款字體已經加粗," 風險揭示 " 部分另有單獨提示。最後,閻某作爲投資人絕非法律意義上的 " 消費者 ",不能隻接受投資收益、拒絕承擔投資損失。
對此,上海金融法院認爲,本案《基金合同》關于法律适用和争議的處理條款進行了加粗加黑,仲裁協議内容系單獨一章節,文字表述清楚易懂,且放置于合同文本最後部分,起到了提示的作用,本案的仲裁條款應爲有效的仲裁條款。涉案糾紛應由仲裁條款明确約定的上海仲裁委員會受理。申請人主張系争合同約定的仲裁條款無效,缺乏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駁回閻某的申請。
公開資料顯示,東方港灣是知名基金經理但斌執掌的百億級私募,2023 年以 22% 的平均收益率成爲當年的百億級私募冠軍。不過,從該私募旗下産品的具體情況來看,确實有部分産品業績不佳。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截至 1 月 26 日,東方港灣旗下多隻産品淨值在 0.7 元左右徘徊,部分産品成立三年多來不僅未實現正收益,還虧損近 30%。
私募整體業績承壓
多位私募市場人士向記者透露:" 東方港灣被起訴背後,其實是主觀多頭策略私募業績承壓的縮影。尤其是去年以來,多家百億級私募業績調整劇烈,投資人的不滿情緒有所升溫。"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以來市場震蕩依舊,諸多頭部私募淨值顯著調整。
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截至 1 月 26 日,漢和資本旗下多隻産品單位淨值跌至 0.7 元以下,近一年回撤超 17%,慎知資産旗下多隻産品近一年以來回撤更是超 25%。
與此同時,此前自立門戶的諸多知名私募創始人表現也不盡如人意。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截至 1 月 26 日,合遠基金旗下部分産品淨值已經跌破 0.8 元;截至 1 月 19 日,運舟資本旗下多隻産品淨值也跌至 0.65 元附近。
2 月是 A 股關鍵窗口?
回顧 1 月 A 股市場走勢,在本月 22 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有 11 天上漲,期間整體跌 6.27%。截至今日收盤滬指跌破 2800 點。深證成指 1 月累計跌幅爲 13.77%;創業闆指 1 月累計下跌 16.81%,亦錄得 6 個月下跌。
展望二月,機構認爲,雖短期市場處于築底階段,但極端估值疊加積極因素的逐步積累,對後市仍需保持耐心,不必過于悲觀。配置上關注人工智能、央企、航空等闆塊。
方正證券統計數據顯示,近 10 年來,大盤在 2 月的上漲概率爲 70%,上漲均值爲 1.39%,上漲中位值爲 1.02%;上證 50 上漲概率爲 60%,上漲均值爲 0.24%,上漲中位值爲 0.37%;滬深 300 指數上漲概率爲 50%,上漲均值爲 1.07%,上漲中位值爲 0.05%;創業闆上漲概率爲 60%,上漲均值爲 3.41%,上漲中位值 1.17%;國證 2000 指數 80%,上漲均值 4.22%,上漲中位值 3.13%。
申萬宏源表示,市場總體弱勢,但仍要思考反彈的契機。政策執行和效果的預期修複,1 月缺乏有效的契機,2 月才是關鍵窗口。
銀河證券稱,在經過跌宕起伏的 2023 年後,股市内外利空因素基本已消化完,考慮到當前的 A 股處于估值底部區域,2024 年有望在國内外多方面利好下迎來信心的重拾、吸引資金流入,2024 年 A 股有望迎來震蕩向上的修複行情。
中金公司認爲,雖短期市場處于築底階段,但極端估值疊加積極因素的逐步積累,對後市仍需保持耐心,不必過于悲觀,短期擾動不改長局,2024 年市場的配置機會仍有望好于 2023 年,未來 3-6 個月建議關注景氣回升與紅利資産的攻守結合。
文章來源:綜合自上海 * 證券報、第一财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