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充電網絡建設迎來了進展。
1 月 24 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根據歐盟合并條例,已批準梅賽德斯 · 奔馳(中國)與華晨寶馬成立合資企業。新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面向中國電池動力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
對此,歐盟委員會的結論是——鑒于對歐洲經濟區的影響有限,相關交易不會引起競争問題。
「奔馬聯合」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去年 11 月 30 日,梅賽德斯 · 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宣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以 50:50 的股權占比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并運營自己的超級充電網絡。
按照計劃,2026 年底在中國建設至少 1000 座具備先進技術的超級充電站,超充樁數量約 7000 根。首批充電站計劃于 2024 年起在中國重點新能源汽車城市投放運營,後續充電站建設也将覆蓋全國其他城市和地區。
和燃油車一定要去加油一個道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與充電技術設施密不可分。十年前大搞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也曾因爲沒有補能設施,未被市場接受。顯然,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對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取決于補能設施的便利性。
全力擁抱電動化的 BBA 們,整車電動化的腳步已經邁開,依附于原來的燃油車産品序列當中,發展出了相對完善的電動産品矩陣,還積累了一定的用戶數量。
再不發展自己的充電網絡,寶馬和奔馳鋪開電動汽車,難免會遇到阻力。
BBA「三位一體」已經是行業對一線豪華品牌的共識,三個字母總得連着一起叫。
但事實上,在共同建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網絡這件事上,奔馳和寶馬「抱團取暖」,大家卻在好奇爲何同爲一線豪華品牌的奧迪沒有「上車」。
官方沒有明确背後的原因,但 BBA 三家當中,唯有奧迪是作爲子品牌存在的。
或許能從奧迪汽車的「身份地位」當中猜到,合作與否的最終拍闆在于大衆集團。不過,奧迪沒有抓緊合作機會,不代表充電網絡布局「低人一等」。在小通看來,大衆是所有傳統品牌當中,電動化程度最高的一個了,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不至于落下。
來到奔馳和寶馬的合作當中。
随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年上升,超充網絡作爲基礎設施的必要性日益顯著,充電方便與否,決定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混合動力的聲量逐漸高于純電動,關鍵還是在于充電設施不足,補能效率不足,阻礙了純電車型的發展。
打造覆蓋廣泛、高效便捷的充電設施,成爲了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的必要舉措。
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寶馬和奔馳 2023 年的交付量分别爲 82.5 萬輛、76.5 萬輛,勢頭略顯不足的奧迪也有 72.9 萬。除了以降價換市場外,傳統品牌電動車型,逐漸得到了一定的市場認可度。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在國内發力充電設施布局,寶馬和奔馳不得不做。
寶馬與奔馳兩家車企在技術、文化、産品、管理方面有着巨大差别,達成合作并不容易,合作的過程當中也容易因爲兩家各持不同意見而産生分歧,高效的溝通和協調是必須。
從長遠來看,兩家車企強強聯手的收益也很明顯,一方面能夠促進充電标準規範,技術層面上,也能做到相互交叉,促進自身進步,主打的是「兩人搭配,幹活不累」。
補能網絡布局的過程當中必然伴随巨大的成本支出,新能源汽車行業已有先例。這就意味着,兩家車企合力打造,效率更高,建造成本和充電技術的壓力都将直接分攤到兩個企業當中,總比一家企業孤軍奮戰強。
多年以來,憑借品牌的巨大聲量,寶馬、奔馳、奧迪穩坐一線豪華品牌,至今仍未改變。傳統品牌多年沉澱,向市場展現了品牌效益的重要性。
現如今,傳統品牌在新能源賽道當中,成爲了追趕者,并在國産品牌的不斷領先之下,意識到了技術進步的必要。中國新能源汽車不斷内卷,靠技術拉高「水桶」,傳統品牌效應逐漸削弱。
可以感受到的是,在電動車市場,越來越少的人爲了「車标」而去購買電動汽車,BBA 來到新能源賽道,早已不再是「一線」,甚至還被調侃爲「雜牌」。中國市場作爲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汽車消費的「蛋糕」很大,競争同樣激烈,以技術定義豪華新高度的時代到來了。
爲了加快電動化轉型,不少傳統品牌放棄了自建充電體系,選擇接入特斯拉的快充标準,以此讓自己快速建立補能網絡上的優勢。但對于傳統豪華品牌而言,選擇依靠外部力量不符合他們的作風,才用第三方充電标準還面臨「掐脖子」「交保護費」等因素。想辦法自建充電體系,往往能證明自己的技術力。
遲到的保時捷純電 Macan,遇到中國新能源市場,豪華品牌的效力恐怕都要削減幾分。但至少,我們看到了傳統品牌擁抱電動化的決心,他們也開始不斷将各種新平台、新技術,變爲現實。
奔馳寶馬合資新公司獲批,意味着傳統豪華品牌的公共充電網絡離我們更進一步。按照預期,BBA 電車用戶們,今年就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充電網絡。
事實上,傳統車企近兩年在電動化轉型的動作有很多。
一方面是加碼電動技術的輸出,推出新的電動化平台,擺脫「油改電」的诟病,打造純正純電平台的車型。另一方面是擁抱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發力智能化,研發智能座艙,沖擊智能輔助駕駛、甚至是 L3 及更高級别的自動駕駛。
再不濟,也有品牌放下成見,與國内造車新勢力合作,幫助國内品牌技術輸出,又通過技術交叉,增強自身。小鵬與大衆「聯姻」、奧迪借用上汽純電平台生産電動汽車,都是時下值得銘記的案例。
對于 BBA 這些本身就很有實力的品牌,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和研發力度。放下身段下場拼,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旋律,就連豪華品牌也無法避免。
不過,時間不等人,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之間存在一個時代的鴻溝,寶馬與奔馳憑借自身多年的積累和汽車制造經驗,仍有機會在電動化、智能化賽道領跑,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越來越卷的現在,傳統品牌能否追上時代,仍然要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