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ech 星球,作者 | 林京
在春夏健身旺季,曾獲吳彥祖投資的中高端連鎖健身房 Space,一夜間閉店清盤,在健身圈掀起不小的波瀾。這是繼一兆韋德、舒适堡跑路,威爾士斷崖式閉店之後,又一健身圈知名品牌暴雷。
翻看近三年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每年有 10%~14% 的商業健身房倒閉,而全國廣義上的健身類場館數的數量在 11 萬左右,即每年有 10000 家左右健身房倒閉。
疫情期間,健身賽道曾一度備受資本青睐。2021 年,健身行業融資數量達 25 起,融資金額總量達到 60.32 億元。健身賽道的硬件設備,也曾擁有無限想象空間。一面售價 7800 元的智能健身鏡創業項目,便融資 25 億元,投資人擠破頭搶不到份額。
但素有 " 反人性生意 " 之稱的健身行業,本就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即使是曾經的創新者,也挑戰不斷。今年以來,Keep 裁撤線下健身空間 Keepland,進行業務調整," 超級猩猩 " 明星教練出走、閉店傳言不斷,樂刻也因年初取消 9.9 元精品團課,在新老會員、教練中掀起軒然大波。
在每年萬家門店倒閉背後的健身行業裏,誰能成功突圍?
健身房 " 颠覆者 ",也開始有煩惱
傳統的商業健身房,通常開在租金高昂的核心商業圈,面積 3000 平~4000 平米,靠年卡吸引會員,賺錢的關鍵是銷售私教課。預付費模式,無孔不入的推銷,是典型特征。
在資本投資的衆多健身品牌中,樂刻和超級猩猩都是線下健身房行業的典型颠覆者。超級猩猩采取的是單次付費模式,特色是精品團課,一般由一個專業教練帶着多個學員,進行燃脂搏擊、塑形杠鈴操等課程。教練就像是平台上的 KOL(意見領袖),對吸引會員購買與複購,至關重要。
也因此,明星教練被視爲超級猩猩的核心資産,與健身房教練平均流失率在 40%-60% 的行業數據相比,超級猩猩此前披露的全職教練流失率僅爲 2%。
但是,如今看來,付費團課模式在實踐落地中遇到的挑戰不小。一位健身從業者向 Tech 星球表示,付費團課的模式挑戰在于,健身的熱門時間段集中在中午和晚上 8 點到 10 點,相較之下,其餘時間裏一節團課的學員肯定會較少,門店收入也會相應減少。但超級猩猩選址多是在租金昂貴的核心商圈,在會員消費降級的趨勢下,面臨着獲客難度增加,以及會員流失的挑戰。
一位超級猩猩的資深會員表示,他每年在超級猩猩的消費平均在 3 萬元,最高 5 萬元。這兩年,超級猩猩的明星教練流動性明顯增強,他所認識的一些明星教練已經離開。而且,從課程預約頁面,也能看到不同門店的流量差距,比如在北京豐台區的門店,會有很多低價拼單開團模式,吸引用戶購買。
而此前同樣采取按次付費的團課模式 Keepland,進展也并不順利,隻不過這隻是 Keep 的一次線下業務探索,并非其核心業務。
此前就職于 Keep 的一位員工向 Tech 星球表示,一家 Keepland 門店可以勉強達到盈虧平衡,但它并不符合一家互聯網公司追求的高增長,Keepland 的問題是成本居高不下與無法批量複制,沒有想象力,對股價估值産生不了正面影響。
對于傳統健身房的另一颠覆者是樂刻,又被稱爲健身行業的 " 蜜雪冰城 "。樂刻選址不追求黃金地段、商業中心,而是開在大型生活社區和目标人群步行範圍内,面積通常在 300 平米左右。相比傳統健身房,場地不夠大,健身器械也不夠全,并且取消了泳池、淋浴間、休息區等傳統配置。
本質上跟傳統健身房一樣,樂刻靠售賣 " 會員卡 + 私教課 " 創造營收,但在房租、人工等各個環節,都極緻的節省了成本,并且主打 24 小時營業,采取月卡模式。
在樂刻靠加盟商一路狂飙過程中,也暗藏隐憂。一位樂刻的加盟商向 Tech 星球表示,樂刻對加盟商開店的區域保護是一公裏,而在開店已經比較密集的北京朝陽區,區域保護隻有 700 米,随着門店的暴增,門店會員勢必會被分流。
上述加盟商表示,加盟樂刻的投入在 80 萬~100 萬元,裝修物料和器械設備,也都必須從樂刻購買,門店盈利能力受位置、客流等因素影響。但他表示,整體來看,回本周期還是比較漫長,并且從今年 1 月份開始,樂刻對加盟商的抽成比例從 7% 提升至 9.5%。
品牌、教練、加盟商之間的博弈
一路擴張之下,降低門檻擴大用戶規模、增強用戶複購率過程中,品牌與教練、加盟商之間的關系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此前就職于超級猩猩的張路向 Tech 星球表示,當時這家品牌最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可以避開傳統健身房中教練必須承擔高額的銷售壓力、争搶會員,讓教練專心授課。盡管品牌的理念足夠美好,但實際上,如今給教練設置的 KPI 體系裏,實則還是承擔了 " 隐形銷售 " 的職責。
其中,讓張路印象最深刻的是啓動基石算法考核。所謂基石用戶,就是一個教練所帶的團課裏面的學員,根據 KPI 體系,這些會員的續費量,直接決定着教練的評級和薪資。
這進一步加強了團課教練和學員之間的 " 粉圈文化 ",教練必須想辦法去跟學員構建更深的鏈接,去吸引他們續費。而 " 粉圈文化 " 的隐憂在于,當明星教練流失時,學員會跟着教練走。
一位超級猩猩的資深會員表示,他所熟知的一些明星教練離開,是無法忍受标準化體系管理," 比如課前中後都必須講規定話術,瑜伽課必須帶耳麥,以及各種考核,有的教練不服從,直接被剔出群開除。"
與超級猩猩不同,樂刻教練以兼職爲主。此前就職于樂刻的王元表示,在樂刻内部,把教練稱爲 " 商家 ",樂刻提供的是 " 集市 "," 商家 " 在攤位賺到錢,樂刻進行抽成。樂刻與教練的關系,可以理解爲美團和騎手、滴滴和司機的關系,并不提供底薪、社保,按照課時收費。因此,當樂刻按照全職要求對教練進行一些改革時,他們肯定會不滿。
一位西安的樂刻教練向 Tech 星球表示,在他看來,教練和樂刻的加盟門店就是合作關系,而非雇傭關系,讓他最不理解的是,門店現在要求教練按照一周五天、六小時上班的工作模式駐店。店長希望約束教練增強門店的經營穩定性,但教練們肯定不樂意,而且相比商業健身房,樂刻的抽成也不低,比如一節 190 元的課程,他也就隻能拿到 85 元提成。
品牌、教練、加盟商之間的博弈,最直接的體現,莫過于樂刻取消 "9.9 元精品課 " 的風波。
今年 1 月,樂刻宣布團課調整,爲了降低用戶上課門檻,全平台 2 月 1 日起取消高峰期 9.9 元精品團課,改爲免費課。此外,團課時長從原來由 1 小時縮短爲 45-50 分鍾,以便增加排課量。
本質上,樂刻是爲了讓更多會員低門檻享受團課産品,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精品課教練的收入将斷崖式下跌。而加盟商也表示,減少團課時長在高峰時期排更多的團課,意味着更多的運營成本。同時,此項舉措也引起一些老會員的不滿,如果想要繼續上精品課教練的課,他們隻能去客單價更高的訓練營。
能否誕生下一個萬店連鎖品牌?
作爲新興健身房代表,樂刻和超級猩猩背後,都站着一衆明星資本。樂刻運動曾經多次獲得高瓴資本、IDG 資本、華興資本、騰訊等知名機構的投資,超級猩猩在 E 輪後估值近十億美元。
他們也都喊出了萬店目标。2023 年全國廣義健身類場館數約 11.7 萬家,也就是說,它們的目标是占據行業整體的十分之一。
采用直營模式的超級猩猩,截止目前,目前門店規模也僅有 245 家,與目标相距甚遠。而自成立之初,樂刻采取了輕量化的加盟模式,目前在全國擁有 1400 家門店,并在 2023 年 8 月,提出未來 5 年内進入 100 個城市,開到 10000 家門店。
相比之下,加盟 za z 模式,是樂刻得以迅速開疆拓土的關鍵。今年,樂刻又進一步開放了樂刻私教館 " 帶店加盟 " 模式和新品牌閃電熊貓的加盟,進一步拓展中高端市場和下沉市場。
相比樂刻私教館 " 帶店加盟 " 模式計劃在 2024 年底實現在 15 個城市運營 300 家樂刻私教館的目标,閃電熊貓無疑在萬店目标中,發揮着更大的作用。
樂刻聯合創始人 & 聯席 CEO 夏東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公司對閃電熊貓門店數量沒有具體規定,目前更在意拓城的數量。不過根據初步測算,夏東認爲閃電熊貓在下沉市場開到 2000 到 3000 家店是有可能實現的。
而閃電熊貓與樂刻的加盟模式并不相同。一位樂刻的招商人員表示,不同于樂刻的單店加盟模式,閃電熊貓是區域代理制,一個區域的加盟商要保證在兩年内開三家門店,單店投資成本在 90 萬元,單次投入費用約在 270 萬。
該招商人員進一步介紹,閃電熊貓會給予加盟商更多的自由度,比如加盟商可以進一些更具性價比的二手器械,在門店裝修設計上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理念。樂刻在每個城市都會有專門的加盟運營團隊,但閃電熊貓希望加盟商在當地有較爲豐厚的資源、人脈,能夠獨當一面,未來門店運營主要依賴加盟商。
整體來看,閃電熊貓既是樂刻搶先布局下沉市場的舉措,也能幫其進一步降低成本,依靠加盟商去實現萬店目标。
王元此前在樂刻負責教練運營的部門,在他看來,加盟商和教練的管理,是樂刻的兩大挑戰。" 樂刻其實在招聘教練上也會有難度,畢竟,很多教練肯定不願意拿着兼職的薪資,幹着全職的活兒,現在樂刻在跟一些體育類的高校合作,方便後續的教練招募。"
與此同時,近幾年,這些新興的健身房品牌也都開始了多元化的業務布局,覆蓋團課、私教課程、訓練營等系列業務。
這考驗着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此前就職于超級猩猩的教練張路表示,團課可以幫助私教課進行引流,但畢竟用戶的時間有限,私教教練與團課教練之間會争搶用戶,導緻兩項業務左右互搏,教練在内部 " 厮殺 "。在他看來,企業應該設置更多的細則措施進行協調。
而且,在張路看來,互聯網追求的是數據和增長,而健身本身是個性化的需求,比如很多精品團課的排課會主要排一些數據好的課程,這并不利于用戶的多元化體驗。
對許多健身愛好者而言,這些新興健身房的出現,最起碼讓他們找到一家 " 不跑路 " 的機構。但随着規模的不斷擴大,留給這些的健身房創新者的挑戰也在不斷增加。
(備注:文中張路、王元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