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 " 從總體上來看,廣東出現這樣的轉變是一個好的信号,這也預示着基本上拐點就到來了,可能會有反複的過程,但向上趨勢的迹象信号從數據上來看已經出現。"8 月 8 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能源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韋福雷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此前的 8 月 7 日,廣東省統計局官網公布的 2023 年上半年廣東工業企業的多個經濟指标顯示,今年上半年,盡管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8.57 萬億元,仍同比下降 1.2%,但實現利潤總額 0.45 萬億元,同比增長 3.7%,且增幅比一季度提高 24.9 個百分點。
這是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在持續長達 17 個月的 " 負增長 " 後首次轉正。根據廣東省統計局此前的數據,2023 年 1-5 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爲 0.30 萬億元,同比下降 12.8%;而 2022 年全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0.95 萬億元,同比下降 14.0%。
東莞、深圳恢複明顯
8 月 7 日,廣東省統計局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分城市來看,廣州、深圳以及東莞的恢複最明顯,尤其是東莞。今年上半年,東莞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爲 672.47 億元,同比增長 160.0%。同期,廣州、深圳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分别爲 684.94 億元、1269.32 億元,雖然同比去年仍然均下降 5.6%,但相比 1-5 月分别同比下降 9.4%、24.3% 已經有明顯差别。此外,上半年,佛山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爲 807.77 億元,同比增長 5.6%,較 1-5 月同比增長 7.4% 有所收窄。
早在 7 月 26 日,東莞市統計局就 2023 年上半年東莞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表示,工業生産仍然持續承壓,但從産品産量看,光纖、虛拟現實設備、充電樁、集成電路等産品産量分别增長 131.6%、126.7%、41.1%、14.3%。
廣州統計局亦就 2023 年上半年廣州經濟運行情況表示,工業生産穩步恢複,智能綠色産品增長較快。其中,新能源汽車加快産出,實現産量增長 1.1 倍;作爲基礎配套設施的充電樁産能快速擴容,實現産量增長 21.3%;部分新一代信息技術産品增長較快,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顯示器産量分别增長 49.8%、33.8%、16.3%;智能、綠色家電生産保持較好增長勢頭,家用空氣濕度調節裝置、智能電視等産品産量均保持 20% 以上的增長。
深圳統計局就 2023 年上半年深圳經濟運行情況則表示,工業生産穩步回升。其中,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89.7%;主要高技術産品産量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産量分别增長 170.2%、32.6%。
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則顯示,從全省不同行業來看,今年上半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1158.92 億元,1-6 月制造業利潤總額爲 3792.76 億元)增長 41.0%;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654.50 億元)增長 9.5%;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336.43 億元)增長 84.2%。此外,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32.74 億元),同比增長 35.1%;汽車制造利潤總額(270.81 億元),但仍同比下降 10.4%。
韋福雷表示,從數據上來看,東莞的恢複令人驚訝,可能需要後續的持續關注。" 趨勢是沒問題的,從曆史上來看也是符合周期的,主要原因還是這兩年國内外整體的需求疲軟,經濟的恢複也比較慢。" 他又稱,即使是從全國來看,部分行業如裝備制造業在 5 月也已經出現向好的迹象。
全國在第四季度或亦能 " 轉正 "
作爲 " 第一經濟大省 " 的廣東,此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上一年出現 " 負增長 " 的時間在 2022 年初,比全國大約早半年。
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 年 1-2 月,在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2.40 萬億元,同比增長 9.0% 的背景下,同期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927.51 億元,同比下降 25.1%。此後,2022 年全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0.95 萬億元,同比下降 14.0%,以及 2023 年 1-5 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爲 0.30 萬億元,仍然同比下降 12.8%。
從全國的情況來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在 2022 年 7 月出現由正轉負:2022 年 1-7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48929.5 億元,同比下降 1.1%;2022 年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 4.0%。2023 年 1-6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33884.6 億元,同比下降 16.8%。
" 如果沒有更大風險暴露的話,按照正常趨勢,廣東的率先‘轉正’可以算作是一個先行’效應,全國估計在第四季度也能‘轉正’。" 韋福雷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同時,他也稱,近期出口形勢依舊複雜,廣東是外向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度非常強,未來如果外貿方面不能改善仍會較大程度影響經濟恢複。
7 月 27 日,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表示,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降幅逐月收窄,6 月份明顯改善。其中,上半年裝備制造業累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多數消費品制造行業利潤改善;上半年在 13 個主要消費品制造行業中,有 10 個行業利潤同比降幅較一季度收窄或由降轉增,占 76.9%。
對此,韋福雷向記者表示,他認爲當前最大的一個問題還是 " 信心 ",因爲 " 大家有好的收入預期才敢消費,企業有好的未來預期才敢投資,所以最近我們也看到很多密集出台的政策往這個方向去,比如對民營經濟、平台經濟的支持态度,讓大家對發展有信心,然後慢慢地持續推動經濟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