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
NO.2539- 特大城市蘇州?
文字:馬翔宇
制圖:澄栗 / 校稿:通麥 / 編輯:澄栗
寫在開頭
地球知識局開辟了一個新陣地——知識星球!
在這裏你将——
①收到一些我們因種種原因沒有寫成推送,但有趣有用的選題;
②跟經驗豐富的地理老師一起交流地理學習訣竅、答題技巧;
③在中學地理和曆史課本之外,做進一步拓展知識儲備;
④和我們的創始人、團隊、作者、來自不同行業的嘉賓直接交流知識、心得與人生經驗;
⑤擁有高質量的讨論環境,想認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群友,
加入地球知識局的知識星球,長按下方二維碼,登錄并點擊" 立即加 99 星鑽 "即可付費加入,這裏支付的 "99 鑽 " 就是99 元。加入後下載知識星球 app,進入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星球和内容啦
快來掃描二維碼,一起玩耍!
目前早鳥票價,訂閱一年隻需 99 元
————進入正文的分割線————
上個月," 蘇州發布 " 公衆号發布了一則《情 況 說 明》,起因是網傳 " 蘇州工業園區并入姑蘇區 " 的信息不實,并從官方角度詳細介紹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 辟謠 " 來了!(圖:蘇州發布)▼
然而,《情 況 說 明》的信息量并不止于此,結尾一段話可以說是重中之重—— " 按照此次調整的統計口徑,以 2020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布的常住人口數據來算,蘇州城區常住人口爲 512.51 萬人。"
這是近期國家統計局對全國城鄉分類代碼進行更新的結果,将近三十歲的蘇州工業園區下轄的五個街道,上百萬人口被納入了主城區統計口徑,園區本身的識别碼也被從 71 更改爲 76。
最後這段話可以說是重磅驚雷,依照這個新口徑,以 2020 年七普公布的常住人口數據計算,蘇州城區常住人口達到512.51 萬人,突破了現行的 " 特大城市 "500 萬城區常住人口标準線,具備了從Ⅰ型大城市晉位爲特大城市的資格。
蘇州城區常住人口突破 500 萬
具備晉位特大城市的資格▼
也就是說," 辟謠 " 似乎聲明出來一個特大城市,難怪一些讀者都在《情 況 說 明》這篇文章的下面" 抖機靈 ",頗有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的味道。
很有意思的評論區(圖:蘇州發布)▼
盡管這隻是一次統計口徑的調整,但仍然引發了文化心理層面的重重漣漪;也的确有機會對蘇州乃至整個長三角城市發展的格局産生一些有趣的影響。
由農而工:新中國城市等級劃分标準進化
我國城市等級劃分标準的演化,與過去七十四年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密不可分。
1955 年,國家建委在《關于當前城市建設工作的情況和幾個問題的報告》提出了新中國較早一版的城市劃分标準。1958 年,我國開始實行城鄉分割的人口戶籍管理制度。1980 年,我國又參照聯合國标準,将人口超過 100 萬的城市規定爲特大城市。1989 年,《城市規劃法》補充了以 20、50 萬爲界定标準将城市劃分爲大、中、小三級。
随着城區規模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
城市劃分标準也在不斷變化
蘇州主城區 1984-2022 變化圖▼
上述标準中的人口指标,采用的是市區非農業戶籍人口數,延續着人口與空間界限泾渭分明的管理思路。
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入世以來,外向型經濟主導下的大規模人口流動,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的遍地開花以及配合經濟建設進行的撤縣撤鄉,在微觀上模糊了城區與郊區、非農人口與農業人口之間的界限,在宏觀上拉開了東 - 中 - 西的經濟發展與人口流入梯度。
胡煥庸線以東人口稠密
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
橫屏▼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如果繼續沿用 1989 年的标準,會發現 2010 年中國有特大城市 64 座、大城市 95 座,而在人口流入區與人口流出區也都存在廣泛的失真。
于是在 2014 年農業與非農戶籍的差别取消後,《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标準的通知》發布,将城市劃分爲五類七檔的新城市分級标準出台。
最新标準以城區常住人口爲統計口徑
(圖:中國政府網)▼
這樣一個新标準,除了将特大城市的人口門檻拉高到 500 萬,還将核算指标改爲了 "城區常住人口",而其中的 " 城區 " 概念,源于 2008 年發布的《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
我國的地域在這個規定中被劃分爲了犬牙交錯的城區、鎮區、鄉村三種大類,精确到村和社區這一級單元。" 城區 " 的标準也非常明确,即 " 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 "。
這項标準有效解決了不少城市" 小馬拉大車 "的情況
如常住人口達 940 萬的山東省濰坊市
僅有 26.8% 也就是 251 萬人生活在四個市轄區中
而濰坊中心城區的面積也并不大▼
如果将視角拉到鄉鎮和街道一級,可以近似理解爲,市區下轄的鎮和鄉的居民會被剔除出這一标準,而縣級市的非城關鎮居民也将被剔除出這一标準。
這樣一個标準,對于擁有四大縣級市,千強鎮遍地的蘇州而言,仍不是一個友好的标準。而每一次代碼轉換,都将按照《城鄉劃分質量控制辦法》,經曆8 個階段、20 個環節和44 個關鍵節點,也不是一個容易實現的過程。
GDP 去年超過 5000 億元且高度城市化的昆山市
也被排除在了蘇州市的 " 城區常住人口 " 統計口徑之外了
而是以昆山市的 " 城區常住人口 " 統計口徑單列
(橫屏 昆山市鳥瞰 圖:圖蟲)▼
雙面繡之魅:老蘇州與洋蘇州
蘇州地面上,老蘇州特指寒山鍾聲中的姑蘇古城。她曾經無比輝煌,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擁有三個附郭縣的城市,也是吳地文脈所系,江南運河之始。
粉牆黛瓦的姑蘇古城
轉眼間被光鮮亮麗的蘇州工業園區取代
(橫屏 圖:壹圖網 & shutterstock)▼
然而,在近代的大衰落之後,首先複蘇的卻是姑蘇城外," 張家港精神 " 與 " 昆山之路 " 從灘塗和水網中生長出來,各個屬縣狂飙突進。
于是,在蘇州這個地級市代管下,出現了五個擁有國家級開發區,主官均爲副廳級,人事、财政、經濟管理權限與江蘇省及國家部委的聯系非常緊密的縣級市,撐起了蘇州的 "五虎争雄" 時代。
現在蘇州的國家級開發區已經有 14 個了▼
這個時代的存在,使得蘇州的 1300 萬人口在整個地區的分布是相對均勻的,也是 "散裝蘇州" 城市擴張節奏和路徑中獨特性的根源所在。
而蘇州市區的主體,則是老吳縣市解體的産物:北爲相城,南爲吳中,西爲虎丘,東方——這片蘇州曆來沼澤地最爲密集、民生最爲艱難的土地上,誕生出了蘇州工業園區這個 " 洋蘇州 "。
位于蘇州版圖 C 位的蘇州工業園區▼
1994 年,在整體墊高 70 公分之後,這塊緊貼滬甯鐵路與高速,而唯獨沒有大運河流過的位置,落地了中新兩國政府間的合作項目,也将蘇州市區發展的重心從西方挪向了東方。
但是,這個名爲 " 園區 " 的闆塊,卻從來都不是蘇州市的一個正式行政區劃,其黨工委、管委會系蘇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其所轄的婁葑鄉、斜塘鎮、跨塘鎮、唯亭鎮、勝浦鎮土地,也是蘇州市政府從郊區和吳縣劃出直轄後,再轉交給工業園區管委會代管的。
截止 2022 年底
蘇州工業園區下轄 5 個街道:婁葑街道、斜塘街道、
唯亭街道、勝浦街道、金雞湖街道
而郊區和吳縣也早已成爲了曆史▼
作爲一個高規格合作項目,園區的發展當然不可謂不快。2009 年,環球 188 雙子塔封頂,蘇州城市天際線的最高點從城西移到城東;2015 年,東方之門封頂,其下的商業體被稱爲 " 蘇州中心 ";2018 年,國金中心封頂,一舉反超南京紫峰大廈成爲江蘇第一高樓,以散裝著稱的蘇州也終于有了一個看上去最像市中心的市中心。
江蘇各城市普遍經濟實力強勁
蘇南第一高樓 PK 尤爲激烈
連名字都很相似
(圖:KPF & 圖蟲)▼
不過,其身世中的那點小尴尬,卻導向了一個刻奇的場景:這片土地在 " 城區 " 範圍内外不斷搖擺,其上的常住人口,成爲了 " 薛定谔 " 的城區人口。
2013 年以前,園區下轄的各居委會于國家統計局系統中挂在姑蘇區及原平江區目錄下,并被納入 " 城區 " 範圍,使用 "111" 代碼。2014 年,新的城市分級标準落地之年,國家統計局拟于代碼庫中增加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的代碼。
于是 2014-2016 年,園區下屬的各居委會從公開代碼庫中消失,直至 2017 年,園區歸來,并正式擁有了自己的統計區劃代碼,但其下屬的各居委會,卻轉而使用了 "121" 這個鎮區分類,直至此次再度修改口徑。
曆經多次統計區劃代碼變化
最新消息顯示,鎮中心區代碼 121 又改回了主城區的 111
(圖:蘇州發布)▼
好在,這次的回歸也并不是全無變化,伴随着園區本身的發展,園區與姑蘇區一起,成爲了蘇州市唯二的全域納入城區範圍進行統計的闆塊。
大平原上,東方之門與北寺塔相峙而立,東眺而望滬海,西眺而接錫常。
東方之門與北寺塔遙向呼應
(圖:圖蟲)▼
蘇南大城:悄然生長的新格局
這次的口徑變化對于蘇州而言,不單是對客觀情況的一個姗姗來遲的追認,更重要的是,如果新口徑下的城區人口達線能夠保持穩定,并在決策層及發改、住建、交通運輸等部門形成共識,則蘇州的城市發展也會受到切實影響。這在外向型經濟放緩,縣域經濟動能減弱的背景下尤其重要。
具備晉位特大城市的資格
對蘇州來說不僅意味着公共資源配置的轉變
還意味着蘇州或許可以享受獲批國家級都市圈
(橫屏 圖:圖蟲)▼
全國的城區常住人口數據,最新一版的來源爲 2020 年七普數據,後續至今未再更新。但它本質上是一個波動數據,由此引發的各種 " 被踢出特大城市 " 的都市傳說也屢見不鮮,而這些守門員城市在重大區域、産業、交通規劃中的特大地位并不穩固。
雖然住建部從未發布過特大城市名單等相關數據,但是這并不代表住建部的相關數據對于城市規模評級的參考判斷上毫無參考價值,未來幾年的住建部年鑒數據以及當地更新的本級的城區常住人口數據,将是觀察蘇州城區常住人口穩定性的一個重要窗口。
近些年寬松的落戶政策讓蘇州人口增長顯著
具備晉位特大城市的資格後,蘇州對人才的吸引力會更強
而在近一個時期,特大城市地位對于蘇州而言,在城市競争中的防禦意義要大過進攻意義。
于整個太湖平原的角度看,成功晉位之後,蘇州的城市能級将名正言順地僅次于上海,在上海都市圈内謀求形成一主一副的産業協同關系的騰挪空間增大,兩地于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關鍵産業鏈條的競争上也就有望達成一個平衡,從而使蘇州保住産業轉型的成果,避免與上海尤其是其非核心闆塊在招商領域刺刀見紅。
蘇州的去中心化發展導緻了 " 散裝 " 蘇州的局面
而現在要做的就是讓蘇州内部抱緊一些
(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 圖:圖蟲)▼
從江蘇省的層面來看,依照國家發改委《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的精神,蘇州在蘇錫常都市圈當中也将獲得中心話語權,結合蘇州市近年來對城西科教及産業資源的配置,在蘇南形成新的合作模式,保持省内經濟活力的可能性得以提升。
合作發展,交通先行
伴随着蘇錫常都市圈的一體化發展
軌道上的蘇錫常也在逐漸穩步推進
(橫屏 蘇錫常地區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圖)▼
而如果将視角落在蘇州城市空間内部,則城市等級變化帶來的直接影響主要來自于《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與《" 十四五 " 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兩個文件,在當前這個軌道交通建設審批節奏與城市開發節奏明顯放緩的時期,一個 " 特大城市 " 的身份對于蘇州繼續從容地拉開城市框架,保持住軌交開發與城市開發相互推動的建設風格,增強地區向心力大有裨益。
軌道交通線網已基本覆蓋蘇州主城區
連接昆山市的 11 号線也在今年 6 月份通車
(蘇州主城區軌道交通線網 圖:蘇州地鐵)▼
當然,成爲特大城市也會爲蘇州在如火如荼的搶人大戰中增添一些障礙,其寬松的落戶條件可能因爲城市等級的變化而受到調整,與國家層面政策周期的共振也将明顯增強,爲蘇州市民帶來一些小小的大城震撼。
成長的煩惱
小家碧玉的姑蘇已經是特大城市了
(橫屏 蘇州工業園區夜景 圖:壹圖網)▼
不過不要忘了,俯瞰蘇城,在市六區連片的燈火之中,仍隐藏着無數擁有良好基礎設施與交通條件,與城區無異的鄉鎮和城中村,其中不少位于吳江南三鎮、郭巷、木渎、科技城等等吸納了大量常住人口的闆塊,而這百萬人口和土地将以怎樣的節奏加入到蘇州城名義與實質上的擴張進程當中,或許是未來十年對城市智慧最爲精妙的考驗。
以及:
【快來聊天啦】
我局有城市讨論群,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加入!
* 如果你喜歡跟城市有關的知識,可以來【微信公衆号後台私信】,用一兩句話介紹下自己。運營小姐姐會根據情況拉你進群哦 ~
* 進群請務必自我介紹一下,直接回複 " 進群 "" 讀者群 " 之類的字樣不會有機器自動回複,隻會讓後台的小姐姐很生氣≥﹏≤
* 申請人多時請耐心排隊等候回複。隻要系統正常,工作人員就會逐一看到大家所有人的消息哦
上下滑動查看參考資料:
[ 1 ] 戚偉 , 劉盛和 & 金浩然 . ( 2016 ) . 中國城市規模劃分新标準的适用性研究 . 地理科學進展 ( 01 ) ,47-56.
[ 2 ] 朱建華 , 戚偉 & 修春亮 . ( 2019 ) . 中國城市市轄區的空間結構及演化機制 . 地理研究 ( 05 ) ,1003-1015.
[ 3 ]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 4 ] 國務院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标準的通知
[ 5 ] " 十四五 " 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 .
[ 6 ]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
[ 7 ] 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
* 本文内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蟲創意
END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