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寶強執導的電影《八角籠中》,該片的票房成績表現非常不錯,上映十天,票房突破了 13 億。而且,口碑也一掃王寶強的上一部作品《大鬧天竺》的糟糕,被大家稱贊是王寶強一個差生的努力刻苦用心之作,成功讓大家看到了他的誠意、進步與努力。
那邊,已經上映了一個多月的電影《消失的她》,票房也已經突破 33 億,并且觀影人次超過了在今年最熱門的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 2》,成爲了今年的亞軍。
兩部電影的表現都非常不錯,而更巧的是,兩部電影的導演陳思誠與王寶強二人私交特别好。據說,早先一部轉型作爲導演的陳思誠,還會給王寶強指導如何去拍電影。在彼此遇到經濟有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甚至于大家都在控訴陳思誠是個渣男,卻從來不會否認他和王寶強的兄弟情。
回想兩個人的相識,是在當年的大爆軍旅劇《士兵突擊》。在劇中,兩個人分别飾演的是成才與許三多,是一個村子裏,又一起進入部隊的 " 兄弟兩 "。
劇裏面兩個人的人設就非常鮮明,一個是精緻的、再典型不過的利己主義者,特别會利用各種機會,抓緊際遇往上爬;一個是傻呵呵的、連自己父親都不喜歡的許三多,又笨又沒有天賦,最後靠着努力才走到了精兵隊伍裏。
兩個人的殊途同歸,正好驗證了他們現在在娛樂圈的發展,都成爲了導演,成爲了還算成功的導演。也因此,最近網上這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說,果然,成才成爲了成才,許三多成爲了許三多。
可實際上,兩個人的發展如同劇中的軌迹一般,并非是巧合,一切其實都早已注定。
出身決定性格
兩個人,一個生于富裕家庭,一個出生農村,這就決定了他們的性格大不相同。
陳思誠看名字都能明白,父母一定是有文化、有知識的人,王寶強也是,一看名字都是刻闆印象裏的 " 農村孩子 "。後來的發展,就更是按照固定路線了。
喜好文藝的陳思誠,從小能夠有最好的機會得到培養,多才多藝愛表現自己。王寶強呢?大家也再熟悉不過,少林寺的苦孩子,掙紮在生活平均線上,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爲了生計。因此,這就導緻了兩個人的性格有着極大的不同。而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也是人們經常嘴邊挂着的一句話,放在誰的身上都不過時,那就是性格決定命運,有些事,冥冥之中都有注定。
婚姻誤打誤撞
出身這件事沒法選擇,婚姻卻是自己的選擇,但這回事,真的是誰也說不來,又是無比湊巧,兩個人的婚姻走向了兩種極端,也都成爲了娛樂圈的經典案例,這個誤打誤撞,也恰恰爲他們人生後面的路,埋下了一個伏筆。
關于兩個人的婚姻,基本上無需多介紹,試問全國人誰能不知道?都是結束了一段婚姻,結束的原因也都是圍繞着多餘一方的介入,也同樣在一時之間成爲舉國上下的熱點話題。
隻是,誤打誤撞地,陳思誠照舊是老油條一個,對感情的态度就是遊戲人間,就如他拍的電影,把握熱點話題,拿捏觀衆心理,戳到社會痛點,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做出了十分成熟的商業電影;王寶強則是痛定思痛,從零開始,重新學起,改掉之前犯過的錯誤,給觀衆證明自己的決心。
初轉型很關鍵
還有,兩個人的第一次轉型,也是一種巧合。陳思誠的第一次轉型,就是《北京愛情故事》,一次就大獲成功。不僅挖掘了寶藏演員劉昊然,更創造了某種風靡一時的流行體。
反觀王寶強的第一次轉型,卻是拿下了金掃帚獎的《大鬧天竺》,不是當時大家看着王寶強正處于婚姻的低谷期的面子,不然觀衆絕對會追着罵個不休,那部電影真是場鬧劇。
所以說,這對二人後來對于電影的拍攝的方式,就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陳思誠繼續在商業片中更進一步,打造出了《唐人街探案》的系列作品,王寶強卻需要認真打磨,尋找個真實的故事,不去琢磨太難的喜劇。
那麽,不管二人來自哪裏,經曆過什麽,又會去往何方,作爲觀衆的我們,隻希望他們能帶來好的電影作品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