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并非 " 上岸 "
都說茶飲品牌得在一線城市紮根才能混得風生水起,可古茗偏要劍走偏鋒,從那些被忽視的下沉市場開始,一路狂奔,愣是在茶飲這片紅海中闖出了一片天。
但 2025 年 2 月 12 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首秀,卻像是給市場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首日港股股價直接報到 9.3 港元 / 股,跌了 6.44%,給這場本該風光無限的上市慶典澆了個透心涼。
01 " 農村包圍城市 ", 卻成了 " 南征 " 獨角戲
2024 年 1 月,古茗信心滿滿地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夢想着借助資本的力量,讓品牌擴張和供應鏈優化如虎添翼。
結果呢?
市場環境變幻莫測,招股書愣是在同年 7 月失效了。
沉寂了半年,古茗又卷土重來,2024 年 12 月重新提交申請,2025 年 1 月初總算是通過了聆訊。這一路走來,簡直是波折不斷。
古茗,這個 2010 年出生的茶飲小輩,靠着果茶、奶茶、咖啡這些大衆飲品,愣是把自己打造成了現制茶飲界的 " 下沉之王 "。

按 2023 年的 GMV 和門店數量算,古茗在 10-20 元價格帶裏是中國最大的大衆現制茶飲品牌,全價格帶裏也是老二。
古茗的秘訣?
那就是 " 農村包圍城市 " 的開店大法。
創始人王雲安把第一家店開在了浙江台州溫嶺市大溪鎮,這地方聽起來就挺 " 接地氣 " 的。從那以後,古茗就盯上了二線及以下城市,圍着這些中心地點一圈圈往外擴。
這一招下來,古茗的門店分布就有了兩個 " 特色 "。
一是 " 深潛 " 下沉市場,2023 年底,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占比高達 78.8%,到了 2024 年前三季度,這比例直接飙到 80%,在 TOP5 的茶飲品牌裏獨領風騷。
更絕的是,古茗是唯一一個沒在北京和上海開常規門店的(上海就開了個快閃店意思意思)。就這麽偏安一隅,門店數量還僅次于蜜雪冰城,跟喜茶這些一線城市起家的品牌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
二是 " 南方獨大 "。
古茗的門店大多集中在浙江、福建、廣東這些南方沿海省份,往北往西走,門店就越來越少,到了西北和東北,那簡直就是一片空白。靠着南方八個省份,古茗愣是貢獻了接近 80% 的 GMV。可問題是,門店數量這麽多,版圖卻有一半是空白的,這在前五的茶飲品牌裏可是少見的 " 偏科生 "。

這種門店分布,雖然讓古茗在下沉市場混得風生水起,但也暴露出了大問題。
一線城市和北方市場,古茗的市占率低得可憐。眼看着其他茶飲品牌全國各地開花,古茗在這兩個區域可是面臨着不小的競争壓力。别說跟那些全國布局的品牌比了,就連在自己的 " 舒适區 ",古茗也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天就被後來者給超了。
古茗的上市,本該是風光無限的大事,可現在看來,這背後的隐憂可不少。下沉市場雖好,但也不能一直 " 偏科 " 啊。古茗要想在茶飲江湖裏繼續站穩腳跟,還得想想怎麽補齊這塊短闆,别讓 " 南征 " 成了孤軍奮戰。
02 古茗拓店陷困境 , 萬店計劃成 " 空談 "
都說新茶飲品牌擴張快如閃電,可古茗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擴店速度慢得讓人着急,近 5 年新增門店增速創新低,那所謂的 " 萬店計劃 " 更是遙遙無期。
古茗的加盟網絡,看似獨特,實則被自家供應鏈給 " 綁 " 住了。
招股書裏吹得天花亂墜,說自己有 " 業内最大的冷鏈倉儲和物流基礎設施 ",22 個倉庫,總面積 22 萬平方米,還有 362 輛運輸車,能給 97% 的門店提供 " 兩日一配 " 服務。
聽起來挺牛的,但這其實就是古茗的 " 緊箍咒 "。爲啥?
因爲冷鏈配送範圍和效率的限制,古茗的門店隻能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這樣才能滿足冷鏈的時效和成本要求。自建供應鏈,聽起來挺高大上的,但其實是個費時費力的重資産項目。這就解釋了爲啥古茗成立初期開店那麽慢,到現在還隻窩在南方市場。
說古茗 " 聚焦下沉市場 ",但其實它下沉得并不徹底。
你看看那些西北、東北的二、三線城市,人口密度和經濟活躍度跟浙江、廣東的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
古茗現在的版圖那麽狹窄,除了自建冷鏈重資産的 " 重 " 之外,成本也是個大問題。
在南方省份,密集門店和冷鏈結合能帶來高效率和高效益,但在東北、西北就行不通了。人口密度低,密集型門店戰略走不通,冷鏈網絡成本攤不薄,盈利就被大大稀釋,古茗那中上程度的淨利率也就很難維持了。
再看看蜜雪冰城,人家也是自建供應鏈,但人家賣的是奶茶粉末、果醬等預制材料,不存在古茗的困擾,全國加盟店遍地開花。
古茗重視 " 新鮮冷飲 " 和 " 自有物流 ",這本來是優勢,但現在卻成了門店地域拓張的 " 絆腳石 "。
創始人王雲安自己都說了," 倉庫在哪裏,古茗的門店就開在哪裏 ",這重資産的供應鏈建設,讓古茗的負債高得吓人。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 年到 2024 年 9 月底,古茗的負債總額一路飙升,從 32.49 億元漲到了 46.23 億元。
2024 年,茶飲格局洗牌,古茗的拓店速度更是受到了嚴重影響。
上半年新增門店 525 家,隻有 2023 年上半年的四分之一。門店數量銳減,不僅因爲新增減緩,還因爲當期門店不斷閉店。2024 年三季度,古茗加盟商流失率高達 11.7%,首次突破 10%,疫情期間也隻有 6.7% 左右。

這可讓古茗慌了神,因爲它的收入大頭主要依賴向加盟商售賣商品、設備和加盟費。新增擴店受阻,營收增速也跟着放緩。2023 年營收同比增幅還是 38%,到了 2024 年前三季度,同比增幅就回落到了 10%。
古茗早在 2023 年就提出總門店數要突破一萬家,可現在看看最新招股書,這 " 萬店計劃 " 還隻是個夢。
古茗啊古茗,你的冷鏈成了你的 " 緊箍咒 ",你的擴店速度成了你的 " 軟肋 ",你的萬店計劃成了 " 空談 "。
這新茶飲的江湖,你可得小心點走啊!
03 規模與食安難兩全 , 營銷屢翻車
都說新茶飲品牌是賺錢的機器,可古茗卻偏偏玩起了 " 低價大甩賣 ",結果卻是加盟商哭暈在廁所,食安問題頻發,營銷還翻車,這到底是哪門子的 " 長期主義 "?
2024 年,古茗爲了争奪加盟商,首次官宣 "0 加盟費 "" 三年分期 " 的優惠政策,看似是給加盟商送福利,實則是個 " 大坑 "。

古茗加盟費調整通知
加盟商們本以爲能輕松入場,卻沒想到古茗後期的各類物料、設備才是真正的 " 吞金獸 "。産品線豐富得讓人眼花缭亂,鮮果茶、輕乳茶、奶蓋,甚至咖啡都涉獵,這對加盟店的物料儲備和員工制作水平可是個大考驗。
而且,這些物料失效期短,隐形成本高得吓人。有加盟商吐槽:" 古茗一台咖啡機就要快 8 萬,但咖啡賣出的杯數少得可憐。"
古茗這邊加盟商投入成本水漲船高,那邊卻在茶飲内卷中不斷降價,簡直是在 " 割肉 " 保訂單。海報上宣傳 " 鮮奶茶進入 9.9 元時代 ",标語和好友助力活動讓人誤以爲古茗變成了 " 奶茶中的瑞幸 "。
可瘋狂降價雖然保住了訂單量,卻挽留不了 GMV。2024 年前三季度,古茗的同店 GMV 同比跌幅爲 0.7%,就連大本營浙江市場也未能幸免。
這可是古茗招股書中近四年同店 GMV 的首次下跌,原因嘛,古茗自己說是行業整體放緩和市場競争加劇之下的低價促銷。
爲了規模降低加盟商門檻,爲了内卷壓縮價格,結果卻是食安問題失控。
在黑貓投訴官網,搜索 " 古茗茶飲 " 有 1948 條投訴,滿意度僅有三星。投訴内容五花八門,從 " 喝出異物 "" 食物中毒 " 到 " 店長辱罵 "" 沒配吸管 ",簡直是問題百出。

黑貓投訴截圖
2024 年 "3.15" 期間,古茗還被爆出食安問題,記者暗訪發現門店存在篡改食材時效、混淆時效等情況。比如珍珠必須時效爲四個小時,超時需丢棄,但門店卻采取 " 在監控盲區操作 " 等方式延長産品時效。
古茗 " 卷低價 " 搶占市場,看似聰明,實則愚蠢。
加盟商沖着賺錢多、回本快來投資茶飲,結果産品價格低至 10 元以下,回本周期遙遙無期。再加上加盟門檻降低,素質良莠不齊的加盟商難免會在食材、物料上進行不規範操作,擠壓出利潤空間。
這可是古茗乃至衆多加盟品牌在大規模擴張之下都不得不面對的兩難問題。
除了食安問題,古茗的營銷也讓人大跌眼鏡。
視頻中員工被奶茶杯托當作手铐铐住雙手,脖子上還挂着 " 打翻茶桶罪 "" 忘放吸管 " 等罪名的紙牌。古茗稱員工爲自願拍攝,視頻本意隻是娛樂,但網友并不買賬,紛紛表示 " 員工的自願其實是被自願 "" 古茗獵奇博流量 "。事件發酵後,古茗雖然發表了道歉聲明并迅速下架視頻,但口碑已經受損。
新茶飲厮殺激烈,增速逐漸見頂,品牌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且審視。古茗曾經作爲浙江小縣城的茶飲品牌,尚且從容應對;可成功上市後,這些錯誤與隐憂卻是它作爲 " 新茶飲第三股 " 必須嚴肅面對和警惕的。
【結語】
上市并非 " 上岸 ",古茗上市後面臨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聯合創始人戚俠在上市儀式上緻辭表示要堅持 " 長期主義 ",深耕下沉市場;首席财務官孟海陵則表示上市将更有利于提升國際知名度,加速品牌國際化進程。
但在行業人士看來,古茗需要在規模擴張和品質管控之間找到平衡,在市場競争中保持創新活力,同時優化加盟模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除了古茗之外,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茶飲品牌也正在向港股上市發起沖刺。
整個茶飲賽道或将迎來分化與整合的新起點,而古茗能否在這場較量中脫穎而出,還得看它能否解決好當前的問題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