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钛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号中國企業家雜志(ID:iceo-com-cn),作者 | 譚麗平,編輯 | 米娜,钛媒體經授權發布。
依靠爆款 " 紅油面皮 " 大火,爲麻六記、李子柒品牌代工的阿寬食品,于近日再次更新了招股書,計劃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
疫情期間,在 " 宅經濟 " 和 " 直播帶貨 " 新業态的催化下,阿寬食品的紅油面皮、酸辣粉、新疆炒米粉等産品踩中需求,在線上渠道賣爆。在此期間,阿寬也獲得了多家資本的青睐。企查查顯示,僅 2020 年,阿寬食品就獲得了 3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創投、茅台投資等。
2021 年,阿寬食品在方便面廠商中的市場占有率爲 2.1%。而除了自有品牌,阿寬食品還是網紅品牌的 " 代工大王 ",去年在張蘭和汪小菲的流量加持下,身爲麻六記背後的代工商,阿寬食品也跟着火了一把。此外,其還主要爲三隻松鼠、百草味、李子柒、網易嚴選等品牌提供貼牌代工服務。
一邊生産網紅爆款;一邊成爲網紅背後的公司,阿寬食品緊握流量來賺錢。目前,阿寬食品對自己的定位是新型方便食品行業内的領軍企業,未來,公司規劃繼續創造預制菜産品,成爲新一代方便食品和預制菜标杆企業。
阿寬食品本次拟募資的 6.65 億元,計劃用于健康食品産業園(第一期)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項目建設。早在 2021 年 12 月,阿寬食品就首次遞交上市申請,2022 年 6 月再次更新招股書,今年 3 月 1 日則再度更新了最新的業績。
不過,從最新的 2022 年财報數據來看,公司高增長不再。截至 2022 年前三季度,阿寬食品營收爲 9.27 億元,同比增速爲 3.39%,較過去兩年已大幅減速,2020 年和 2021 年,公司營收分别爲 11.1 億元和 12.14 億元,同比增長 75.91%、9.37%。
" 網紅 " 産品與代工
阿寬食品被視爲方便食品賽道的攪局者,這與創始人陳朝晖的背景離不開關系。
今年 54 歲的陳朝晖,1991 年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專業畢業後,曾在共青團成都市委少年部做過兩年公務員,1993 年他辭去公職,成爲四川百事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的一名銷售員。1994 年,陳朝晖創辦了成都雅士廣告公司,從事長達 6 年的廣告經營業務。2001 年,他開始從事方便食品業務,創辦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之後便是長達 20 多年的方便食品創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公司名稱中含有 " 白家 " 二字,導緻另一家知名方便食品生産商——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先後多次與公司交涉,認爲 " 白家 " 字樣及圖片容易與白象食品的注冊商标産生誤認。公司先後兩次因 " 白家 " 商标的使用,與白象食品發生訴訟,最後 2020 年底,公司與白象食品達成協議,公司給予對方 90 萬元,且不再使用 " 白家 " 品牌。
從傳統方便面市場的紅海中殺出一條生路,并不容易。陳朝晖曾談道," 坦白說,雖然活下來了,但活得并不好,成長速度非常緩慢。從 2000 年到 2015 年,公司耕耘 15 年時間,年産值仍不到 3 億元。"
直到 2015 年前後,陳朝晖捕捉到了一些新的消費變化:一是餐飲闆塊裏的粉、面等中式快餐成長迅速,單價提升較快;二是外賣市場迅速崛起。也就是 " 追求方便快捷的同時,對新鮮、美味、健康的要求更高了 "。
于是,他提出了新型方便食品概念,主要通過非油炸的工藝生産制造方便食品。2015 年,川白食品就正式以 " 阿寬 " 品牌推出了日後的拳頭産品—— " 紅油面皮 " 系列産品。不過,紅油面皮系列真正爆發是在疫情期間,招股書中寫道,2020 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 宅經濟 "" 直播經濟 " 等新商業模式加速催化,在線消費迎來爆發式增長。
自 2018 年起,公司也在不斷升級 " 紅油面皮 " 系列産品形态、包裝及營銷方式。在 2020 年,紅油面皮産品系列年銷售額約爲 4 億元,累計銷售超過 1 億份,僅 2020 年 " 雙十一 " 期間,線上訂單量達到約 1600 萬份。2021 年,該産品系列年銷售額約 5 億元,累計銷售超過 1 億份。
相較之下,公司 2021 年整體營業收入爲 12.14 億元,也就是單紅油面皮系列,就占據了 41.19% 左右的銷售額。
紅油面皮的暢銷與阿寬食品的銷售模式相關,2019 年度、2020 年度、2021 年度、2022 年上半年,公司線上銷售渠道收入分别爲 3.08 億元、6.61 億元、7.43 億元、3.27 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别爲 50.46%、61.34%、63.3% 和 53.55%,占比相對較高。線上銷售渠道已成爲公司重要的銷售渠道。
作爲過去的廣告人,陳朝晖的營銷之道或許在阿寬食品的發展中起了關鍵作用。疫情期間,在李佳琦、薇娅等頭部主播的直播間,都曾出現過阿寬食品的紅油面皮、甜水面等産品,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大 V 背後也不乏其身影。
目前,以紅油面皮、成都甜水面、勾魂面爲主的方便面業務,已經成爲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按照産品分類看,2022 年上半年,方便面、方便粉絲、方便米線、自熱食品産品占比分别爲 58.15%、29.5%、10.92%、0.42%。
除了自己生産 " 網紅 " 食品,阿寬食品也會協助其他網紅品牌生産。公司主要爲三隻松鼠、麻六記、百草味、李子柒、來伊份、網易嚴選等客戶提供貼牌代工服務。包括李子柒紅油面皮、李子柒薯你彈酸辣粉、麻六記酸辣粉等。
2019 年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定制銷售的前五大客戶收入占定制銷售收入比例分别爲 91.65%、89.44%、85.63% 和 75.08%,占比較高,且主要客戶相對穩定。不過,阿寬食品定制銷售的業務僅占主營業務 10% 左右,自主生産依舊是其主營業務。
據 Euromonitor/ 光大證券研究所數據,2016 年 ~2021 年,阿寬食品銷售額市占率由 0.6% 提升至 2.1%。
辛苦錢難賺
雖然疫情期間單品走紅,但并未給阿寬食品帶來持久的高速成長。2021 年,公司業績開始失速。
2021 年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了 12.14 億元,同比 2020 年的 11.1 億元增長了 9.4%;淨利潤 5584.19 萬元,較 2020 年的 7607.83 萬元下滑了超過 26%,公司已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狀态。
2019 年 ~2021 年,阿寬食品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别爲 36.22%、29.31%、27.37%,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其中 2020 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較 2019 年下降 6.91 個百分點。
對此,阿寬食品表示,主要系根據新收入準則,2020 年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包含了原在銷售費用中核算的運輸費用、搬運費及運輸過程中産生的倉儲費,其對當期主營業務毛利率的影響爲 6.9 個百分點。剔除執行新收入準則産生的影響後,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情況爲 36.22%、36.3% 和 34.5%。整體看依舊有所下降。
對于 2021 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較 2020 年下降 1.94 個百分點,阿寬食品稱,主要是随着國内新冠疫情逐步緩和,終端市場消費需求回歸常态,公司爲加快市場布局和渠道建設,加大對各類渠道客戶的扶持力度所緻。
需求回歸常态,也就意味着,國内方便食品企業衆多、行業内競争較爲激烈的境況無法逃避。阿寬食品表示,近年來也在持續投入市場推廣費用開展多種形式的推廣活動,從而打造品牌影響力、提升消費者忠誠度。
但這也導緻公司銷售費用逐年增加,2019 年 ~2021 年,銷售費用分别爲 1.4 億元、1.45 億元、1.64 億元。
以線上渠道爲主的阿寬食品,在電商渠道上的服務費也在逐年增加。電商渠道服務費主要爲公司在電商渠道進行銷售推廣而向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以及帶貨主播、直播平台等支付的銷售推廣費用。2019 年 ~2021 年,公司電商渠道服務費分别爲 2342.9 萬元、5646.39 萬元、6673.4 萬元,占收入比重分别爲 21.14%、24.73%、24.91%。
方便食品的錢難賺之外,代工的生意也不好做。招股書顯示,2019 年 ~2021 年,阿寬食品定制銷售的毛利率分别爲 19.5%、19.06% 和 17.59%,相較于電商自營、直供銷售超過 30% 的毛利率,有着較大差距。
新型企業的老問題
盡管阿寬食品通過以紅油面皮爲代表的 " 新型方便食品 " 故事闖出了圈,但在競争激烈的方便面市場,想要進一步突破,依舊難言容易。
據招股書,2018 年 ~2021 年,阿寬食品銷售額複合增長率在市占率前十的廠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迅速增加至内資品牌前三。盡管如此,公司仍隻占據市場份額的 2.1%," 台資 "" 日資 "" 韓資 " 品牌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根據光大證券的研究,2021 年頂新國際銷售額市占率 35.8%,統一 25.1%,今麥郎 12.5%,白象食品 5.9%,出前一丁 2.8%,農心 2.7%,阿寬食品的 2.1% 之後,還有河南斯美特、河南南街村、河北中旺食品等,占比都在 1% 以内。
在國内方便面市場,不僅有絕對的傳統龍頭——康師傅、統一中國、今麥郎等,還有包括食族人、拉面說、嗨吃家在内的各種新銳品牌,此外,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海底撈等品牌也跨界入局。包括阿寬食品正在進入的預制菜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也分流了一部分的消費者。
阿寬食品對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 " 更擅長線上品牌營銷、流量運營及 IP 打造等新型營銷手段 ",并希望随着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實施,公司能進一步突破産能瓶頸。而其上市,也背負了投資人的期待。
疫情期間業績的突然爆發,阿寬食品曾吸引來了一波投資。
招股書記錄了阿寬食品自 2016 年成立以來,多次進行的股權轉讓與增資。其中多在 2020 年、2021 年發生。投資方包含同創偉業、高瓴怿恒、前海投資、茅台投資、兼固投資等機構,2021 年 9 月之後,公司前 5 大股東,除了陳朝晖持股 52% 之外,南海成長、高瓴怿恒、前海投資、奉化投資四家機構均持有超過 4% 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資人進入的同時,幾乎都與阿寬食品簽訂了對賭協議,公司無法或可被合理預期無法實現上市承諾将有權贖回,被寫入多項協議中。
比如,在第九次股權轉讓中,協議要求如公司無法實現在 2022 年 6 月 30 日前就其合格上市獲得有權部門的受理,或公司合格上市申請被受理後 4 年内未實現合格上市,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需按照協議約定的價格回購上海衆源、信加易持有的标的股權。
随着 2021 年底,阿寬食品首次遞交招股書,一些對賭協議也随之解除。但若未在一定時間内合規上市,依舊面臨着被資本抛棄的風險。
整體看來,紅油面皮之外,目前阿寬食品并未複制出下一個爆品,代工生意盡管引人關注,毛利卻持續走低。從網紅到長紅,還需走得更穩些。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