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吳 靜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趙浩然
電動化時代的到來,直接改變了汽車市場競争的底層邏輯。上百年來,傳統燃油車建立的 " 護城河 " 正在被一點點瓦解。在這個急劇變革的時代,内燃機一度被毫不留情地被比作 " 功能機 "、" 諾基亞 " 等代表過時與落後的标簽,新能源車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新能源市場的啓動得益于以五菱宏光 MINIEV 爲代表的代步車市場和以特斯拉、蔚來爲代表的三四十萬元中高端電動車市場的真正啓動。此後,随着比亞迪等自主品牌的熱銷,新能源汽車開始向 10 萬~20 萬元級别的市場滲透。也是自此開始,新能源車經曆了幾年高速發展後,市場結構開始加速從 " 啞鈴型 " 向 " 紡錘型 " 轉變。
按照一般将起售價 50 萬元以上級别的車定義爲豪華車,而在這一量級的市場上,豪華電動車的市場格局的競争,還遠未像主流市場競争那般激烈。
打造豪華電動車,還有機會嗎?答案幾乎是肯定的。
豪華電動車的市場機會
沒有哪個汽車市場能像中國這樣,競争如此激烈卻也充滿機遇。
當市場競争格局還尚未完全固化,這也意味着,隻要新生品牌能準确定位消費人群,精确捕捉到細分市場的消費需求且能很好地滿足它,它便能在激烈的競争市場爲自己奪得一席之地。過往的諸多新生品牌都證明了這一點。比如蔚來、理想和高合。
假使沒有電動化時代的到來,或許中國汽車市場不會有現在這般如此波瀾壯闊的發展。這一切的機遇都來源于電動化。
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 705.8 萬輛和 688.7 萬輛,連續 8 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車滲透率将近 30%,深知有樂觀者預計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将攀升至 70%。
快速增長的中國豪華車市場正在成爲全球豪華車市場增長的關鍵引擎。相關數據顯示,預計 2030 年,中國售價 50 萬元以上的豪華乘用車市場規模将快速增長到 190 萬輛,其中,豪華電動車滲透率将提升至 67%。從 2025 年開始,中國豪華車市場将以平均年複合增長率接近 20% 的速度進入 S 曲線的高增長階段,2025-2030 年将是豪華車市場的最佳窗口期。
這是市場需求端和供給端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來看需求端。
其一,高淨值和超高淨值人群的規模不斷擴大。
圖片來自奧緯咨詢
根據萊坊(KnightFrank)發布的 2022 年世界财富報告》,全球高淨值人群規模已達 7000 萬,預計到 2026 年将超過 1 億。此外,超高淨值人群(即擁有 3000 萬美元或以上淨資産)規模預計将從 2021 年的 61 萬人增加到 2026 年的超 78 萬人,年複合增長率超過 5%。這兩大群體擁有強大的消費實力,其規模的持續擴大無疑将豪華電動車市場達到新高度。
其二,高端新能源用戶來自豪華與合資車企的增換購比例更高。調查數據顯示,高端新能源用戶以增購 / 換購爲主,上一輛主要來自于豪華與合資的燃油車用戶。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傳統高端品牌的優勢主要還是在燃油車領域,跨國品牌雖有百年品牌積澱和基礎,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并未到消費者的認可,反而是國内以高端新能源汽車爲主的中國品牌獲得了市場的接受,成爲 " 新高端品牌 "。
其三,在電動化、智能化趨勢下,中國豪華品牌消費者對産品的關注焦點逐漸從内燃機技術、動力總成調教等轉移到智能化領域。可以說,豪華在新的時代有了新的定義,傳統豪華品牌的護城河變淺了。
對于内燃機市場紅利的執着,使得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方面落後于新創車企,與此同時,得益于對汽車四化不遺餘力的投入,中國新創車企用戶認知快速提升,這也是中國高端新能源用戶品牌偏好新創車企的重要原因。
再來看供給端。
首先是資本的供給。近年來,緻力于汽車四化發展的車企更容易獲得資本市場和投資機構的青睐。據測算,2022 年,針對電動車相關領域企業的投資将達到 2000 億美元以上;到 2025 年前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将達到 20%。
其次是在智能電動時代下,汽車行業面臨新一輪颠覆性技術變革。
當前,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浪潮如火如荼,傳統汽車供應鏈以傳統生産制造爲核心逐步往軟件智能場景化體驗和移動出行服務不斷延伸。随着 800V 高壓快充時代的來臨和充電樁數量等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車時代也将加速到來。
最後是豪華電動車市場參與者不斷增加。2022 年下半年到 2023 年上半年,東風集團的猛士、BeyonCa 賓理汽車及 " 仰望 " 品牌相繼發布,中國新能源品牌開始發力 50 萬 -100 萬元價格段的新能源豪華車市。
這表明,新創車企和中國品牌已經在主流市場中用銷量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們開始推動品牌向上,憑借對用戶的洞察和對創新技術的應用,不斷謀求在高端豪華市場中掌握話語權。
這是一場硬仗,在未來的市場競争中,自主品牌能否拿下豪華電動車的産業制高點,決定了中國汽車行業換道超車戰略能否真正成功,也是 " 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 " 轉變的一個重要标志。
如何打造一輛豪華電動車
當我們在談論豪華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麽?
豪華感某種程度上就像一個金字塔,它是從設計到工藝,再到細節和品質一層一層的累積。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豪華感便無從談起。
對于高端豪華電動車而言,經典設計,精緻工藝、智能體驗,以及生态服務所帶來的獨特豪華價值,四者缺一不可。
說設計是一個豪華汽車品牌的靈魂也不爲過。我們細數世界上任何一個知名豪華汽車品牌的時,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經典流傳的設計風格。汽車形态會随着時代的潮流不斷更叠,但經典的設計卻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作爲跑車界的标志性車型,保時捷 911 一直以其經典外觀和出色性能聞名。其兼具力量感和優雅氣質的設計,成爲永恒的經典之作。50 年時間,7 代車型,不管外觀還是内飾,設計越來越現代,但風格始終沒有變,蛙眼,肥臀,後置後驅水平對置 6 缸發動機,都已經成爲了 911 的标志。
此外,對于豪華車來說,無論是高辨識度的品牌 logo,還是精緻優雅的外觀,抑或是後排的乘坐感,他們幾乎都能帶給消費者更極緻的體驗。
其次是精緻工藝。
調查數據顯示,相比主流品牌的消費者,豪華品牌消費者依然更在意一些傳統豪華特性與功能,如品牌音響、内飾設計、後排座椅功能等傳統豪華特性的排名均高于主流品牌。豪華品牌消費者對于豪華内飾的支付意願高于整體,而一些提升豪華感受的配置,如品牌音響、座艙氛圍燈,在豪華市場則更有溢價能力,消費者願意支付的金額比整體高 1-2 個檔次。
對于一個豪華品牌來說,隻有精益求精才能成就極緻的豪華。
以 Bentley 賓利爲例。賓利汽車英國克魯總部工廠擁有一個嚴格把控 溫度與光照環境的計量檢測車間,該車間配備的高端精密測量儀器可達到航天機構或大學科學實驗室水準。通過精密儀器測量,從皮革紋理到汽缸内徑的規格尺寸,賓利的測量精度可達微米級,人類的發絲直徑約爲 17 微米至 150 微米,而部分賓利汽車的零部件公差值需要小于 1 微米。
再次,電動車、智能化時代,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成爲 " 新豪華 " 與生俱來的标配。
車企除了需要在豪華風格及特性上繼續保持燃油車的傳統優勢,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其也需要從原先交互方式以機械按鈕爲主、功能簡單的電子座艙向注重多維交互、充滿黑科技的智能座艙轉變,且在智能駕駛技術的加持下,打造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豪華車智能體驗。
最後,是圍繞用戶的生态服務帶來的獨特豪華價值。
汽車不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更将進化成一個移動的智能空間和場景生态服務體驗終端。從長遠來看,智能汽車是繼智能手機之後的第二大互聯生态和服務集成,成爲工作、生活、娛樂的新載體。這意味着品牌要以用戶爲導向,打造全生命周期、長鏈條的車之内、車之外的服務。
而随着 ChatGPT 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算法以及英偉達 GPU 技術地不斷提升,未來豪華車在車之内的人機交互體驗和車之外的個性化服務體驗還将會得到大幅提升。
而想要從零到一打造豪華電動車,僅僅滿足了定義電動豪華車的四要素還不夠,還需要滿足打造豪華電動車的四大能力——技術路徑和标準、供應鏈資源、産品規劃和品牌運營。
第一,是技術路徑和标準。
其中包括兩方面:一是平台化 / 模塊化開發戰略。豪華品牌往往基于成熟的平台來進行車輛研發,并通過模塊化戰略快速将差異化産品推向市場,從而實現研發工作的降本增效。模塊化的核心,也就是同平台跨車型最大化共享零部件的實現,是一項繁複的系統工程,對研發團隊要求極高。從大衆到賓利,從豐田到雷克薩斯,從日産到英菲尼迪,幾乎所有的主流車企都會在已有的大平台下孵化高端品牌。二是豪華車質量管理體系和标準。一個豪華車的誕生需要從設計、研發到生産、測試等全過程嚴格把控。
第二,是供應鏈資源。
其中包括國内供應鏈成本管理和國際豪華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資源管理兩方面。一般而言,中國汽車供應鏈強,則中國汽車強。對于一個車企來說同樣如此,一個車企隻有具備對供應鏈的強大把控能力,其市場抗風險能力和競争力才會真正強大,産品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第三,是産品規劃能力。
能不能根據市場變化、技術發展、客戶需求、競争對手情況、以及公司自身的情況和發展方向,制定出可以把握市場機會、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産品的遠景目标,包括産品類别、結構、定位,産品的組合和生命周期規劃等,這非常考驗造車團隊戰略遠見和應變能力。
第四,是品牌運營能力。
豪華車與大衆車的一個重要區别在于品牌溢價。可以說,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争力的綜合體現。我國制造業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背負着 " 制造大而不強、産品全而不精、品牌多而不優 " 的隐衷,在國際市場,往往隻見中國産品,而鮮見中國品牌。因此,品牌運營也是打造豪華車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
誰具備打造豪華智能電動車的能力
顯然,豪華電動車不是想造就能造。
細數中國汽車市場,有能力打造豪華電動車的新能源車企并不多。除了已經在豪華車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蔚來汽車、售價觸及 80 萬元的高合汽車,近段時間以來,中國汽車企業已經将目光聚焦到百萬元級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比如比亞迪推出的高端品牌仰望和直接定位豪華智能電動車的 BeyonCa 賓理汽車。
作爲專注于高端電動汽車領域的品牌,高合憑借科技豪華的标簽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從團隊角度看,高合汽車的管理團隊具備國際化特色與高效率。以高合汽車的創始人丁磊爲例,他既有傳統車企管理層的豐富閱曆 , 也曾在政府部門任職,這就決定了其不僅具備豐富的造車經驗,也有更廣闊的宏觀視角來審視他的造車路徑。
丁磊曾将高合的核心競争力概括爲超前的 " 軟實力 ",即高合在架構、軟件以及系統技術上具備不斷進化,同時将非常複雜的軟硬件能夠結合在一起的能力。按照高合的說法,HiPhi Z 擁有 " 未來時尚、數字生命、電子時代操控 " 三大特色。
不過高合所主打的 " 科技豪華 " 雖然特色鮮明,但也遭到一些關于 " 富人的大号玩具 "、" 産品不夠主流 " 的質疑。因此,高合計劃推出定價更加親民的 HiPhi Y,以期打破銷量困局。
蔚來是中國電動車品牌高端化的一個成功樣本,在 30 萬 -50 萬元的中高端車市場建立了中國自主品牌的一席之地。
品牌誕生初期,蔚來憑借服務差異化成功樹立了豪華的标簽。完善的服務體系是蔚來打造豪華的核心競争力。一直以來,蔚來都是以客戶體驗爲核心,打造獨特的品牌文化,通過建立完整的用戶生态、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企業的基因大多與創始人的經曆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有 " 出行教父 " 之稱,其創業投資經曆集中于互聯網 + 出行領域,在汽車電商、互聯網營銷等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且核心管理團隊囊括來自特斯拉、寶馬、大衆等頂尖車企。
不過,蔚來目前也面臨着銷量爬坡乏力之困。外界認爲,這與其産品投放上經常出現左右手互博、造成用戶抉擇困難的問題有關。
作爲一個瞄定百萬輛級别的品牌,仰望的底氣,源自比亞迪新能源領導者地位的加持,以及深厚的技術積澱。
今年 4 月初,比亞迪發布全球首個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制系統雲辇,改寫了車身控制技術依靠國外的曆史。這也是比亞迪繼刀片電池、CTB、易四方之後的又一安全技術突破。得益于上述技術的加持,仰望 U8 具備強悍的越野性能,比如原地掉頭、敏捷轉向、應急浮水以及極限防滑控制、車身穩定控制等。
可以預見,仰望品牌将體現出比亞迪在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管理上優勢。不過仰望純電超跑 U9 的設計在甫一亮相時,也遭到了一些 " 浮誇有餘,美感不足 "" 缺少豪車造型底蘊 " 的批評。在今年 4 月的上海車展上,新亮相的 U9 在造型已經做了部分更新。
豪華電動車賽道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新晉選手—— BeyonCa 賓理。而由于這是一個新崛起的品牌,因此也值得我們給予更多關注。
BeyonCa 賓理的定位非常明确:以保時捷爲參照,瞄準毛利率最高的市場指導價在 50 萬元以上的豪華車市場。
在去年的品牌亮相時,賓理展示了首款概念車 GT Opus 1。而這款車集中體現了賓理對豪華電動車的深刻理解。
在設計上,采用了全球汽車行業首創智能動态族徽車标這一高辨識度的 logo,車頭、車尾和車内部,都貫穿了高識别度的V型設計語言。其車身比例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種不言自明的豪華感,并保證了舒适的乘坐空間。事實上,後排的乘坐感正是判定豪華車的經典标準之一。
賓理認爲,對内飾的豪華設計需要綜合考慮感官、觸感、材質、顔色和内外飾整體協調性。這種理念将融入整個設計開發過程中,這也是賓理在豪華車産品力上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講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及賓理的核心管理團隊,這是一支跨國、跨行業的國際化、世界級頂尖人才隊伍。核心團隊成員大多都在賓利、奔馳、奧迪、大衆汽車等品牌擔任過全球研發、設計、生産和質量管理等核心崗位負責人。賓利添越、飛馳、蘭博基尼 URUS 等 20 多款傳奇車型,均出自這支團隊之手。
其中包括曾在奧迪董事會任職,負責大衆汽車集團技術發展部門的 Hans-Joachim ROTHENPIELER,他在大衆汽車集團任職期間,曾親自監管研發并發布包括布加迪 CHIRON、賓利添越、飛馳和 GT、蘭博基尼 URUS、保時捷 911 和奧迪 R8 在内的 20 多款車型。毫無疑問,賓理也将繼承奧迪、保時捷等豪華車型的質量管理體系。
此外,賓理的造型設計團隊的主要成員曾在蘭博基尼、奧迪、賓利、奔馳等豪車品牌和著名奢侈品品牌擔任主要設計職務。賓理集團首席設計師 Dirk Van BRAECKEL 曾在賓利和奧迪擔任設計總監,親自主導設計了第一代奧迪 A3 和賓利歐陸 GT 等成功車型。
可以說,賓理從誕生之初就擁有研發、設計、精益工藝、質量管理等核心層面的行業領先經驗。更重要的是,作爲賓理的戰略投資人,東風集團和雷諾集團估計也會與賓理在供應鏈領域形成産業協同,從進一步增加賓理在國際頂級供應商資源上的優勢。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在與其他車企品牌的差異化上,賓理引入了健康概念。
健康服務(HaaS)- 前沿的移動健康診療理念——是賓理品牌智能健康服務的最大特色,它可以有機融合智能手表,手機,智能座艙的健康數據,給出個性化健康建議 ; 提供出行中和出行外的端到端智能健康和遠程醫療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賓理智能的高品質健康管理和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是一套融合利用生物傳感器技術、多模态數據融合技術和雲計算技術的智慧醫療和自動駕駛創新方案,也是賓理智能健康服務生态最大的特色亮點。其深度應用場景不僅在車之内、車周邊爲消費者的健康保駕護航,還能延伸到車之外,融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爲消費者提供及時、主動的健康監測、指導和緊急救助。
如果賓理的差異化服務構想落地,那麽可能會樹立一個汽車移動的智能空間和場景生态服務體驗終端的新樣本。
目前看來,賓理在對豪華電動車的理解和打造豪華電動車能力上,都具有其獨特優勢。按照其産品規劃,第一款量産車将在 2025 年左右上市。
在新舊動能的轉換期,中國汽車市場的格局還遠未發展到泾渭分明的程度。如前文所述,2025-2030 年将是豪華車市場的最佳窗口期。而那也将是見真章的時刻。這是賓理的機會,這也是所有新入局者的機會。
加入軒轅之學 成就新汽車人
巨浪班——頂級産業鏈創新課程
鈴軒班——頂級供應鏈創新課程
金軒班——頂級營銷創新課程
軒轅之學與裏昂商學院共創課程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