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合全國博物館推出
文博科普産品《文博日曆》
今天,一起來認識
" 中華第一燈 " 長信宮燈
這盞燈,來自西漢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
因其獨特超前的環保理念
不斷 " 火出圈 "
可拆卸、可調光
暗藏設計玄機
1968 年,在河北中山靖王劉勝妻窦绾墓
出土了一件西漢銅鎏金青銅器
這盞燈因燈身刻有 " 長信尚浴 " 的銘文
因而得名長信宮燈
漢代的銅燈多是動物造型
長信宮燈是目前所見
唯一一件漢代人形銅燈
燈的整體造型是
一位雙手執燈跪坐的漢代宮女
左手執燈,右臂高高舉起
寬大的袖管自然下垂
巧妙地形成了燈的頂部
燈可以分爲六個部分
頭部、身體、袖管
弧形屏闆、燈盤、燈座
每部分都可以簡單地拆卸重裝
這樣一來
挪動宮燈、清理燈灰都非常方便
令人驚奇的是
它可以調節燈光的照射方向和亮度
類似于我們現在使用的台燈
燈罩部分由兩個弧形屏闆組成
合攏後爲圓形,嵌于燈盤的槽之中
其中一塊屏闆可以左右開合
用來調節燈光的照射方向和亮度
環保設計獨特又超前
" 袖管 " 巧妙在哪?
漢代燈具多以動物油脂爲照明燃料
雖然實現了照明功能
但是燃燒時煙塵較大
往往使室内空氣污濁、煙霧彌漫
還伴有刺鼻的氣味
污染室内空氣和環境
長信宮燈巧妙地将
" 宮女 " 的袖管與身體連接形成
排煙通道——導煙管
火燭點燃後産生的煙氣煙灰
在熱力推動作用下
沿着袖管進入并存儲在燈體内
直到落入 " 宮女 " 的身體底部
同時,在宮燈的底座部分
還放置了水盤用以淨化廢煙氣
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空氣污染
從而實現收納污濁煙塵、清潔空氣的目的
2022 年,北京冬奧會舉辦時
作爲火炬接力火種燈設計靈感來源
長信宮燈再次 " 火出圈 "
直觀地向世界呈現了
北京冬奧會 " 綠色辦奧 " 的理念
和中國漢代時期的超前環保設計
漢代 " 高科技 " 環保燈原理:
燃燒—導入—吸收
在漢代,像長信宮燈
這樣具有環保功能的燈具并非個例
江蘇揚州甘泉漢墓出土的錯銀銅牛燈
牛背上的燈盞同樣設有燈罩
點燃後的煙塵通過燈罩、導煙管
進入牛頭和中空的牛腹
△錯銀銅牛燈,現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山西朔州平朔漢墓出土的
西漢雁魚銅燈
煙塵可以通過魚和雁頸
進入中空的雁腹
△西漢雁魚銅燈,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這些漢代環保燈具中的
彎形中空導煙管
因爲形如車釭(g ā ng)
古人稱爲 " 釭 "
釭燈是漢代獨創的燈體組合結構
通過三個階段
" 燃燒—導入—吸收 "
形成一個完整的單向循環
借助這個單循環将燃燒産生的煙灰清理
減輕了對室内環境中的空氣污染
長信宮燈精心的小設計
是對環境的呵護與關懷
保護環境
不如就從身邊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