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0 日,藍鲸财經獲悉,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第 29 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結果的通知,紫光國微(002049.SZ)旗下壓電晶體闆塊業務國芯晶源被新認定爲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晶振行業這一電子信息産業的基礎支撐行業,進入大衆的視野。
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開展國家認定與評價,規格高、影響力大。入選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要求企業在本領域具備雄厚創新基礎條件,研發投入強度高,擁有一支水平高、能力強的創新人才團隊,在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上取得重要突破,專利、标準創制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國芯晶源得以入選,表明其在晶振行業具有領先地位,在引領行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中作出了顯著貢獻。
晶振作爲數字電路的 " 心髒 ",近年來随着産業數字化的發展水漲船高,供不應求,在新一輪信息技術升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紫光國微一直秉持聚焦主業的戰略,旗下國芯晶源三十餘年來始終專注于石英晶體諧振器和石英晶體振蕩器的研發、生産與銷售,成爲國内掌握全系列壓電晶體制造技術的行業頭部企業,具備晶片加工、成品組裝、産品測試全流程生産能力,年産壓電晶體近 10 億支。
目前,國芯晶源擁有近百項專利和多項專有技術,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行業及團體标準制定,其不僅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同時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 " 小巨人 " 企業、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範企業。在多年持續的研發創新過程中,國芯晶源充分發揮出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帶動了晶振産業技術進步與創新能力提高。
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如火如荼,紫光國微抓住風口,立足智慧芯片等核心主業優勢,布局 5G、IoT、新能源汽車高景氣賽道,緻力構建智慧産業生态圈,旗下國芯晶源的晶振業務取得了豐碩成果。
通過技術攻關,國芯晶源已掌握行業關鍵共性技術,超小尺寸、超高基頻、超高穩定加工技術已突破相關壟斷,跻身國際先進行列。國芯晶源總經理徐建民曾在采訪中表示:" 隻有靜下心來去加大原創性的技術開發,把核心的制造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才能夠在壓電晶振行業立于不敗之地。"
憑借技術的創新突破,國芯晶源滿足了晶振市場日益高端化的需求,布局了 TWS、IoT、穿戴設備、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配套用超微型晶振,5G 網絡設備、基站通信用超高頻晶振,汽車電子(智能駕駛)、網絡通信、雷達測控及導航設備用超穩定晶振,成功實現産業化應用,成爲衆多國際知名企業直接配套供應商、" 新基建 " 主力供應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 " 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 ",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在重點産業的産業升級、突破 " 卡脖子 " 難題,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将是中國進一步提高國際競争力的關鍵,可以預見,科技創新将是 2023 年兩會關注的重點議題。依托行業領軍企業建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是構建國家創新體系、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增強重點領域國際話語權的重要舉措。我國對獲得認定的企業給予了諸多有力的政策支持,國芯晶源作爲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可享受科技創新進口稅收優惠政策,或将承擔中央财政科技計劃的研發任務,在高技術産業化、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等工作上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
從市場層面看,據西南證券研究預計,石英晶振市場全球 2035 年需求量将達到 3125 億隻,存在 1000 億供需缺口。晶振作爲頻率控制和頻率選擇基礎元件,廣泛應用于資訊設備、移動終端、通信及網絡設備、汽車電子、智能電表、電子銀行口令卡等領域,随着新興電子産業、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及以 5G、藍牙 5.0、Wi-Fi6 等無線通信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晶振出貨量将不斷被拉動。
國泰君安研報認爲,高端晶振國産替代時機已然成熟,5G 推動高基頻晶振量價齊升,新能源促進車規晶振開啓第二增長曲線,頭部國産晶振廠商将充分受益。
良好的政策環境疊加廣闊的市場前景,紫光國微的晶振業務将持續受益,呈現出高成長性,規模與盈利能力有望更上一個台階。而作爲特種 IC 龍頭企業,紫光國微在細分賽道技術與市場優勢的鞏固,也将助力于特種集成電路元器件和材料産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