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我們終于見到了能用 Type-C 線充電的 iPhone,說實話當小雷拿到這幾台 iPhone 時竟有些恍惚,那個又貴又不好用的閃電口終于消失了,以後我随便從抽屜裏抽根線出來都能給手機供電了。
但從近期網友們的評論來看,大家貌似都對 iPhone 15 系列的 C 口頗感興趣,有的好奇它的充電功率,有的好奇它是不是真的有把 " 密碼鎖 ",還有的好奇家裏的安卓充電器能不能給它充電等等等等。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既然如此,小雷今天就爲大家詳細測試一波,看看今年發布的 iPhone 15 系列,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 充電口 " 上,有什麽小驚喜。
很顯然,蘋果依舊沒有像安卓廠商那樣在官網标注自己的最高充電功率有多少,隻留下一句 " 約 30 分鍾最多可充至 50% 電量 ",但熟悉手機的讀者們都清楚,手機在充電過程中前 50% 是最快的,一到了 80% 左右就會進入到涓流充電(爲了保護電池降低充電功率),充電時間會延長不少。
那麽 iPhone 15 系列的充電速度放到當下能否及格呢?
在正式開始前,小雷先介紹一下今天參與測試的設備:iPhone 15、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蘋果官方 30W 充電頭、紫米 65W(支持 65WPD 協議)充電頭、蘋果原裝充電線、一根支持 100W PD 協議的 Type-C 數據線、功率測試儀。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爲确保在充電時能達到最大功率,三款機型的電量都保持在 15% 左右并關閉屏幕,具體充電數據如下表: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很顯然,三款機型在充電功率方面相比上一代沒有任何的提升,充電速度放在當下幾乎可以說是墊底,别說跟那些 100 多 200W 的安卓手機比,就連百元機都基本做到了一小時完全充滿電。明明快充并不是什麽 " 高科技 ",甚至蘋果可以直接用 65W 甚至是 100W 的 PD 快充協議,但蘋果并沒有,除了省錢外小雷實在是想不出第二個原因。
隻能說在這一方面蘋果确實有些 " 不思進取 " 了。至于無線充電,小雷實在是沒有任何心思和時間去測試了,充電速度如此 " 恐怖 " 的機型,也就隻有蘋果做得出來。
當然,iPhone 15 系列全系更換爲 Type-C 口,除了充電方面有所變化外,根據官方的描述如今的 iPhone 15 系列還可以連接多種外設,比如 U 盤高速外置存儲設備、4K 顯示器和麥克風等。
早些年小雷在使用 iPhone 13 Pro 時突然發現用閃電口傳輸照片或文件時的速度非常慢,在大多數情況下它的傳輸速度甚至沒有 AirDrop 快,後來一查詢才知道閃電口最高僅支持 USB 2.0 傳輸協議,即理論傳輸速度爲 480Mbps,實際傳輸速度在 30MB/s 上下。
既然 iPhone 15 系列全系丢棄了閃電口,那在傳輸速度方面有沒有什麽改變呢?(iPhone 15 及 iPhone 15 Plus 爲 USB 2.0,iPhone 15 Pro 系列爲 USB 3.0)
爲了驗證小雷的猜想,小雷對其進行了三輪測試,分别是用它來導入内存卡中的 RAW 照片、将電腦中的大型文件傳輸到手機中以及把手機中的視頻傳輸到電腦上。
首先是導入照片環節,小雷所使用的移動硬盤最高讀寫速度在 1500MB/s 左右,一張照片的體積在 110MB 上下,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傳輸 50 張照片隻需要 23 秒左右。實測三台 iPhone 在傳輸這些照片時所花費的時間分别爲 126 秒、9.9 秒、7.3 秒,也就是說傳輸速度分别爲 43.6MB/s、555MB/s 和 753.4MB/s。
作爲對比,同樣支持 USB 3.0 傳輸協議小米 13 Ultra 在傳輸時所需的時間爲 20.03 秒(傳輸速度爲 280MB/s),看來 iPhone 15 系列的 USB 3.0 是真正的滿血 3.0。
其次是電腦導入環節,小雷電腦的輸出速度最快可以達到 40Gbps(即 4000MB/s),但不知爲何傳輸速度卻大打折扣(或許是早期系統 Bug,多次嘗試均如此)。實測 iPhone 15 在導入一個體積爲 3G 的文件時耗時 85 秒,傳輸速度爲 35.2MB/s,iPhone 15 Pro 及 iPhone 15 Pro Max 的傳輸時間和速度均爲 38 秒、78MB/s。
最後也是小雷之前最頭疼的環節,之前想把手機裏拍攝的視頻傳到電腦上隻有兩種辦法,一是用微信傳輸,但這會嚴重壓縮畫質,而且傳輸速率也很低;二是直接用數據線将電腦和手機相連,但前文也提到閃電口的實際傳輸速度隻有 30MB/s,傳輸一個 6.7G 左右的視頻需要四五分鍾,非常影響工作效率。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而全新的 iPhone 15 Pro 和 Pro Max 則将 220 秒成功縮減到 8.58 秒,速度提升了 28 倍,這種體驗是小雷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而 iPhone 15 依舊是老樣子,花了 230 多秒才徹底将這個文件導出到電腦上,所以如果你經常喜歡把一些大文件傳輸到電腦上,哪怕加點錢也得上個 Pro,不然這個傳輸體驗真的太糟糕了。
順帶一提,iPhone 15 系列包裝盒附帶的數據線隻支持 USB 2.0 傳輸協議,因此經常需要用 iPhone 來傳輸或導入文件的用戶,還是得額外購買一根全功能的 Type-C 數據線,基本都能跑滿其 10Gbps 的最高傳輸速度。
近期小雷在網上看到不少有意思的言論,表示用安卓的充電器給 iPhone 15 充電會燒壞手機,甚至還有網友一本正經地解釋普通的 Type-C 線隻有 9 個接口針腳,而 iPhone 15 系列有 11 個,所以在不兼容的情況下有可能會燒機。
另外還有一群網友稱自己用家裏老的安卓充電頭無法給 iPhone 15 系列充電,認爲這是蘋果在接口方面做了相關限制。但從前文我們就已經能看出,蘋果并沒有在 C 口上做手腳,小雷日常使用的充電頭都能給其滿血供電。
至于網友表示的 " 無法供電 " 情況,小雷猜測是該網友使用的充電頭或數據線并不支持 PD 協議,另外還有部分手機廠商配備的原裝充電器也不支持 PD 協議,因此我們爲 iPhone 15 系列選購充電器時隻要認準 "PD 協議 " 和 " 不低于 30W" 即可,如今的充電頭價格也都很便宜,根本沒有任何必要花個四五百塊錢購買所謂的蘋果原裝充電器。
至于具體應該如何選擇合适的充電頭和數據線,小雷這裏可以簡要概括一下:對于充電方面的需求,優先推薦大家購買全功能 Type-C 數據線,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支持 100W PD 協議的數據線大多在 30-100 元之間,其實我們幾乎沒必要購買 100W 的數據線,但目前額定功率 100W 和普通線材間價格差異并不大,所以無腦購買 100W PD 數據線即可。而且畢竟是以充電爲主,所以不用太關注線纜的數據傳輸速度,這功能基本不會用它實現。
(圖片來源:閃極京東官方自營旗艦店)
如果你也看重傳輸速度的話,可以優先考慮雷電 3 數據線,既能輕松跑滿 iPhone 15 Pro 系列,又能提供最高 100W 的 PD 快充,帶一根出門就能給手機、電腦等設備充電,它的價格大多在 50-200 元之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購買。
而充電頭則更沒什麽好說的了,隻要商品頁面有标注 " 支持 PD 協議 " 且功率不低于 30W 即可,至于那些說安卓充電器不能給 iPhone 15 系列充電的網友們,小雷建議看看它是否支持 PD 協議,否則都是白搭。
總的來說,iPhone 15 系列全系更換 C 口确實大大方便了用戶,起碼我們在出門時不用再給 iPhone 單獨帶一根閃電線,USB 3.0 傳輸協議的加持,也讓它的應用場景變得更加豐富,不過就目前這個充電速度來看,小雷很難相信這居然是一台賣到 9000 多塊錢的手機。
不可否認的是,iPhone 15 系列的配置确實越來越 " 接近 " 主流旗艦手機了。說起來還有些滑稽,明明早些年 iPhone 可是手機市場的真正的标杆産品,近幾年卻逐漸被安卓旗艦們拉開了差距,引以爲傲的 A 系列處理器也因爲散熱等問題反而不及骁龍和天玑處理器,或許如今的 iPhone 隻剩下一個生态和 iOS 能拿出來跟安卓打一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