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本文字數:2657,閱讀時長大約 5 分鍾
導讀:2023 年以來各家快遞公司單票收入不斷下滑,行業仍在進行價格戰,快遞公司發布的經營數據直觀反映了價格戰的激烈程度。
作者 |第一财經 陸涵之
近日,順豐、圓通、申通、韻達等多家快遞公司 2023 年全年經營數據出爐。
全年數據看,雖然整體呈增長趨勢,但是各家公司相關經營數據的全年增速分化較爲明顯。另一方面,一線從業者反饋去年工作壓力增加、收入減少,行業仍處于低價競争中。從發展趨勢看,2024 年行業競争或許會加劇且分化明顯。
行業增長背後:價格戰持續
2023 年快遞行業收入和業務量增長迅速,數據創下新高。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3 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别完成 1320 億件和 1.2 萬億元,同比分别增長 19.5% 和 14.5%,創曆史新高。此外,預計 2024 年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将分别完成 1425 億件和 1.3 萬億元,增速保持在 8% 左右。
1 月 19 日,順豐、韻達、圓通和申通 4 家快遞公司發布了 2023 年 12 月的經營數據。第一财經統計了上述 4 家快遞公司全年經營數據,數據顯示 4 家快遞公司全年快遞産品收入與業務完成量呈增長态勢。
2023 年,順豐速運物流業務全年營業收入最高,爲 1911.49 億元,同比增長 9.7%,速運物流業務完成量爲 118.99 億票,同比增長 7.5%。圓通全年快遞産品收入爲 511.24 億元,同比增長 13%,業務完成量爲 212.04 億票,同比增長 21.3%。申通全年快遞服務業務收入爲 390.99 億元,同比增長 19.9%。全年完成業務量爲 175.07 億票,同比增長 35.2%。韻達快遞服務業務收入爲 446.11 億元,同比下滑 2.6%。完成業務量爲 188.54 億票,同比增長 7.1%。
雖然業務完成量不斷增長,但是在股價表現上過去一年幾大快遞公司都不算理想。從走勢看,順豐、申通、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過去一年股價呈持續下滑趨勢。截至發稿,順豐股價爲 38.35 元,相較于 2023 年 1 月 20 日 60.12 元的收盤價下跌了 36.2%。圓通當前股價爲 12.02 元,相較于 2023 年 1 月 20 日 21.08 元的收盤價下跌了 43%。申通當前股價爲 7.54 元,相較于 2023 年 1 月 20 日 10.02 元的收盤價下跌了 24.8%。韻達當前股價爲 6.72 元,相較于 2023 年 1 月 20 日 13.34 元的收盤價下跌了 49.6%。
2023 年以來各家快遞公司單票收入不斷下滑,行業仍在進行價格戰,快遞公司發布的經營數據直觀反映了價格戰的激烈程度。
以申通快遞爲例,2023 年 1 月到 12 月,申通快遞單票收入分别爲 2.7 元、2.42 元、2.41 元、2.34 元、2.21 元、2.21 元、2.15 元、2.1 元、2.11 元、2.11 元、2.2 元、2.18 元,幾乎呈現逐月下滑态勢。除了 1 月同比增長 4.25%,2 月至 12 月申通快遞的單票收入同比分别下滑 6.56%、5.86%、8.95%、13.33%、11.95%、11.16%、13.22%、13.52%、13.17%、16.03%、17.11%。其中 8 月的 2.1 元單票收入爲 2021 年 9 月以來的最低數據。
除了申通,2023 年 2 月以來,韻達、圓通等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也處于下滑中,行業面臨新一輪價格競争的危機。
快遞方面人士此前表示,快遞行業目前在攬件、分揀、轉運、投遞等各個操作環節仍存在較大的人工需求。除快遞價格下降因素外,随着人工薪酬福利水平的升高,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毛利率有所下降。
快遞行業的競争在 2024 年或進一步加劇。 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認爲,電商快遞公司從 2023 年開始分化,在 2024 年可能進一步分化,例如中通可能利用市場份額的優勢進一步來拓展邊界。圓通可能會提高其産品溢價,同時加速發展其空運業務,推動國際化業務。對于韻達而言,業務量增速放緩,是否有新的舉措扭轉頹勢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申通由于利潤和業務增速出現倒挂,如何提升盈利能力是目前的難題。
一線從業者的困境
一線從業者對于快遞行業的變化感知更加深刻。
從業十年的加盟網點站長王力(化名)對第一财經表示,總結 2023 年快遞行業的變化,他認爲是 " 行業越來越卷、派費越來越低、要求越來越嚴 "。
王力表示," 目前(北京)攬收端的價格戰已經到了小件發全額 1.2 元左右,除去快遞公司的面單費用、中轉環節、運輸費用、裝卸費用,最後給到派送端的費用并不多。據我所知部分城市的派費已經低至 0.5 元或者 0.6 元。這種情況下,快遞員一天如果送 400 票會有 200 元的收入。但從實際經驗看,一天送貨上門 400 票會很辛苦。" 對于單票收入較低的快遞員而言,隻能選擇不送貨上門,而是通過大量派件來保證收入。
同時,他認爲陷入價格戰的快遞公司目前進退兩難。" 如果前端攬收價格是 1.2 元,末端派費也是 1.2 元,中間的成本誰來承擔?如果總部承擔,那對投資人沒法交代,如果提高攬收價格,那麽公司的競争力和市場份額就會降低,市值也會下降,怎麽做都很難。"
北京朝陽區的快遞員張亮(化名)對第一财經表示,他所在的站點負責附近極兔、中通等快遞的派送。他表示,快遞派費一直在下滑," 我從 2022 年開始成爲快遞員,當時每件派費爲 1.1 元,今年年初降爲 1 元。聽其他資深的快遞員說,兩三年前的派費在 1.3 元左右。" 張亮表示,快遞派費的下降意味着快遞員要派送更多的快遞來維持收入。如果派費繼續下降的話,張亮會考慮離職。" 假設派費再下降 0.1 元,那我們每天需要多送 100 件達到 400 至 500 件才能維持現在的收入,現在一天送 300 多件(上門)已經很累了。"
上述從業者認爲派費下滑的趨勢或繼續。對于 2024 年的行業預期,王力認爲受整個經濟形勢影響,電商對價格會更敏感,快遞費還會繼續下行。同時,行業競争也會加劇,未來三年頭部快遞企業會加速整合。
在快遞派費下滑的同時,市場對于服務的要求在提高。 例如在 2023 年 6 月,中通快遞宣布升級 " 标快 " 産品服務,在長沙、北京、上海等 66 個城市推出 " 标快送貨上門,承諾不上必賠 " 服務。中通快遞表示," 标快 " 産品若未按标準送貨上門或未經客戶允許投遞至快遞代收點,收件人可在線投訴。對此,上述快遞員認爲在派費下滑的同時要求提高服務質量并不合理。
監管部門正在關注一線從業者的待遇問題。1 月 19 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全國快遞行業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堅持優化機制,企業總部應調整利益分配機制、考核激勵機制,采取切實措施保障勞動合同制度和社保繳納的可持續性。
從整體趨勢看,今年是快遞行業的分化之年。趙小敏認爲今年快遞行業會有五方面的變化,一是國際化會進一步加速。二是快遞行業的分化會進一步加劇,弱勢企業一方面會失去市場份額,此外現金流壓力增加,服務質量下降,可能會加速行業的并購重組。三是網點的波動會進一步增加,出現部分網點停擺、局部産能過剩等問題。四是關于服務質量的競争會進一步加劇。五是從資本開支看,行業的資本開支會進一步收縮。
微信編輯| 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