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孫小南
編輯 | 烏蠅歌
小風小浪原創出品
劉亦菲上了部新劇《去有風的地方》。
連刷 12 集後,我發現這部劇繼承了過往國産劇的硬傷:
節奏拖沓,邏輯跳躍,空有精緻外觀而無内在。
但是上網一看,好評無數,總結下來就是:
人美景美,賞心悅目,值得入股。
甚至還發現,那些常被吐槽的爛點,到了這部劇,竟然就成了優點?
究竟是我罵國産爛劇罵多了,傷及無辜?
還是這個世界變樣了,而我又 2G 了?
一句話總結這部劇是如何變廢為寶的:
弱化情節,同時強調畫面,配上音樂,扮歲月靜好狀。
《去有風的地方》的故事十分簡單,一個倆小時電影就能講完:
北漂社畜劉亦菲,裸辭後來到大理散心,遇到了前投資經理 · 現當地小老闆 · 李現,然後倆人推拉戀愛,順便幫當地居民發展旅遊業。
具體做法 be like 劉亦菲利用在酒店行業多年打工經驗,幫人家 " 提升員工服務意識 "。
然而電視劇居然拍了 40 集,整整 40 集。
結果可想而知,劇情被極大程度的稀釋,節奏是開兩倍速都嫌慢的程度。
大量注水的原材料,是劉亦菲旅居時的各種碎片。
劇方打出了群像的賣點,然而女主角獨自旅行的種種細節,可比本應該是重頭戲的角色和角色之間的關系發展,充實多了。
看劇前以為頂多是低配國産劇版《小森林》,結果發現分明是《劉亦菲裸辭後在大理旅居的美好時光 vlog》。
住民宿;
嘗美食;
逛小巷子;
在公路上獨行;
欣賞草原風景;
在洱海邊吹風;
不想出門就看《百年孤獨》……
以上僅為前四集的内容,後面隻多不少。
每集 45 分鐘,去除片頭片尾和廣告,感覺自己光看劉亦菲在鏡頭前左逛右逛美美美了。
至于整部劇究竟講了什麼,絲毫沒有印象。
像《向往的生活》,像旅行 vlog,像大理宣傳片 ppt,反正不像電視劇。
本着獨吐槽不如衆吐槽的精神,我上網搜志同道合的評論。
結果被狠狠打臉了。
我覺得挺難看,然而更多的人好喜歡。
尤其是在小紅書,《去有風的地方》收獲了堪稱一面倒的好評。
前面吐槽的國産劇傳統爛點,要麼變得不重要,要麼成了優點。
劇情大面積注水——慢節奏,治愈系,撩動着社畜想撂擔子不幹的心。
我不認同的 " 把電視劇拍成旅遊綜藝 ",恰恰是不少人的觀劇理由。
順便還跟着劉亦菲打卡,旅遊攻略不用自己操心了,直接看劇就行。
《去有風的地方》在小紅書讨論度賊高,開播一周就收獲超過 9 萬篇筆記。
從數據上遠超前不久完結的張子楓梅婷熱播劇《回來的女兒》,倍殺同期在播的另外兩部帶流量的偶像劇,王鶴棣的《浮圖緣》和王凱譚松韻的《向風而行》。
反觀在之前國産劇的宣傳主戰場短視頻平台,熱度就得打個骨折。
《浮圖緣》和《向風而行》兩部劇已經挺糊的了。
但是在抖音播放量上,照樣勝過了《去有風的地方》。
我願稱其為小紅書特供爆款。
而《去有風的地方》也算開創了國産劇新流派," 小紅書劇 "。
玩過小紅書的人都知道,刷它基本等于刷圖。
一篇筆記能否盡可能多的吸引打開,封面圖片就很重要。
而 " 小紅書劇 " 的第一要義,就是讓每一幀截圖都能當封面。
所以要拍美女,拍美食,拍風景。
女主角還是每集換 800 套穿搭,保持造型上的新鮮感。
其實之前也有不少熱衷拍畫面的劇。
光是去年,就有江疏影的《女士的法則》和楊幂的《愛的二八定律》等。
這些女明星同樣在劇中衣着光鮮,展示美貌。
但被研究穿搭的同時,照樣收獲了不少吐槽。
原因在于,這些劇還有劇情,而國産劇的水平咱們也清楚。
隻要一講劇情,就免不了被觀衆們吐槽。
《女士的法則》号稱律政職場劇,給江疏影的人設是專業能力強的律師精英。
轉臉卻安排了一個江疏影公開打對方證人的橋段,别說專業人士如何看待,普通觀衆也受不了這離譜程度。
《愛的二八定律》主打姐弟戀,撒糖手段低級又老套。
楊幂和許凱都不認識,結果上來就親人家,性轉就是妥妥的性騷擾。
這幾年總在說 " 熱搜劇 ",其實也就是 " 短視頻劇 "。
劇情碎片化,狗血亂炖,每一集主角們都依據精準計算的時間點吵架再和好,如此循環往複。
照搬熱搜,狂塞話題,講原生家庭、性别歧視、全職媽媽 ……
前面提到的《女士的法則》《愛的二八定律》均是如此。
《去有風的地方》狡猾就狡猾在,壓根不講劇情。
因為觀衆不會讨論不存在的東西。
沒有劇情,不給觀衆吐槽的機會。
所以小紅書上很少能夠見到關于《去有風的地方》的劇情讨論。
有人讨論劉亦菲的穿搭:
有人研究劉亦菲的美食:
有人單純欣賞劉亦菲的顔值:
劇方很聰明,知道隻展示一個美女在大理的歲月靜好日常就夠了。
因為劉亦菲穿什麼、吃什麼、去哪兒玩兒,恰恰是小紅書三大類筆記内容。
千瓜數據去年發布的《2022 年小紅書筆記内容特征分析報告》顯示,前三類分别是時尚、美食和出行。
《千瓜數據:2022 年小紅書筆記内容特征分析報告》
小紅書是種草消費平台,這就決定了用戶比起讨論劇情好壞,更傾向于 get 劇中同款。
有一則觀劇筆記,是作者講述自己有着劇中劉亦菲的同款經曆,看劇就像自己的旅行回憶。
正文寫景點分享,評論區還有人問民宿推薦。
無論是内容還是形式,《去有風的地方》都完美契合平台調性,成了獨樹一幟的 " 小紅書劇 "。
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會産生 " 小紅書劇 "?
其實就像短視頻平台崛起後,湧現了一大批短視頻劇。
小紅書劇的誕生背後,是小紅書的發展。
從 19 年起,小紅書用戶量就突破 3 億,日活突破 2 億。
往更深處看,則是圖文正在取代短視頻,成為人們攝入信息的主要方式。
不斷縮減時長的短視頻,提高了人們的耐心阈值。
曾經是看不下一部電影、一集電視劇。
現在則是連看短視頻的耐心都少之又少。
隻有圖片,能提供給人更高效的瞬時視覺刺激。
視頻尚且需要長則三分鐘短則十幾秒的時間,圖片則瞄一眼就完事。
哪怕是靠短視頻起家的抖音,都在去年正式官宣:圖文将成為未來重點聚焦的業務。
創作者孫雨萌表示,抖音平均每天超過 70% 的活躍用戶要看十幾篇圖文。
從觀劇,到看短視頻,再到看圖,圖片還得是精緻好看的調調。
小紅書劇或将取代短視頻熱搜劇,成為下一個風口。
趨勢已經有了苗頭,《去有風的地方》就是證明。
有人接受小紅書劇的存在,适應影視劇形式的變化。
自然也有人反對,在紮堆好評中默默打差評,我就是後者。
我們編輯内部讨論這個選題時,差點吵了起來。
我始終認為《去有風的地方》是 " 全靠同行襯托 " 的平庸爛劇。
烏蠅歌:但大勢所趨,無法阻擋。
為了讓我理解小紅書劇的存在,烏蠅歌滔滔不絕講了十幾分鐘,還用上了闆書。
而我,二十多歲就像個老頑固,不聽不聽就不聽。
哪怕現在完成了這篇稿子,還是不能理解。
堅持認為電視劇的關鍵是劇本,是故事。
如果單純欣賞臉啊風景啊,不如直接看剪輯視頻、紀錄片。
時長更短,内容更聚焦,性價比遠勝刷一集拖沓電視劇。
可能内娛真有遍地小紅書劇的一天。
我不喜歡,但沒辦法。沒辦法,但還是不喜歡。
烏蠅歌歎口氣,講了《海賊王》裡的一句台詞:
" 我是舊時代的殘黨,新時代沒有承載我的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