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李益文
" 去趟鐵嶺,度度蜜月。"1999 年,春晚舞台上的一句台詞,帶火了這座遼甯最北的城市。在随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内,鐵嶺成了那個年代少有能做到家喻戶曉的 " 大城市 "。
而随着互聯網的發展,安迪 · 沃霍爾 " 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 15 分鍾,每個人都能在 15 分鍾内出名。" 的預言已成現實。顯然,技術的發展超過了安迪 · 沃霍爾的預料,短視頻時代下,15 分鍾的出名時間有可能被壓縮到了 15 秒。
出名的也不再局限于人,還有城市。從 " 宇宙曹縣 " 到 " 柳州表哥 ",再到 " 淄博燒烤 "" 天津跳水大爺 " ……越來越多的城市因不同原因而出圈。
不同的是,鐵嶺的 " 大城市 " 夢隻能停留在舞台上。如今,伴随着流量經濟的崛起," 曝光度 " 的提升爲城市賦予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讓城市在不斷趨于激烈的競争中搶占先機。
" 網紅 " 城市如何留住流量,變爲 " 長紅 "?成爲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對此,時代财經專訪了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與休閑所副研究員李雪博士。李雪長期緻力于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曾參與編寫《中國休閑發展報告》、《國内旅遊發展報告》等系列年度研究報告,負責和參與地方旅遊規劃 30 餘項。
在李雪看來,大衆旅遊目前已經到了新階段,遊客不僅僅關注名川大山與文物古迹,更期待體驗一種獨屬于目的地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而城市由 " 網紅 " 向 " 長紅 " 的轉變則離不開城市文化的發掘與培育,離不開産品創新與服務升級,更離不開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旅遊不再僅關注名勝風景
時代财經:從重慶、長沙再到淄博、江門……你認爲"網紅城市"爆火的原因是什麽?
李雪:這些網紅城市的 " 爆火 " 既有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也有産業發展的内在邏輯。當前,大衆旅遊處于新階段,遊客關注的不僅是名勝風景,更期待體驗當地以美食、建築、文化等爲載體的獨屬于目的地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
在需求變化的引導下,各城市基于自身地理風貌、曆史文化、人文基礎等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 IP,如重慶的洪崖洞、李子壩車站,淄博、長沙的燒烤、特色餐飲等,這些都滿足了遊客對特色景觀、新鮮事物以及當地生活方式的新奇感與體驗感。
當然,所有這些城市的爆火還離不開城市營銷的功勞。總體來看,市場需求變化的引導、産業創新升級的需要以及市場營銷的作用,都是推動這些城市爆火的重要因素。
時代财經:越來越多城市想通過 " 走紅 " 吸引旅客,但有限的互聯網注意力始終屬于稀缺資源。你認爲當下如何才能成爲"網紅城市"?
李雪:" 網紅城市 " 能夠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加公衆對城市的關注量,而關注量對客流量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此外," 網紅流量 " 可以有效推動旅遊産業發展,爲當地帶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并進一步倒逼當地旅遊基礎設施的改造提升、旅遊體驗場景的更新和産業業态的創新升級。
成爲網紅城市需要從城市自身出發,挖掘獨具地域特色、契合市場需求的 IP 載體。此外,完善的旅遊基礎與服務設施、豐富的産品供給與優質的旅遊服務,以及有力的市場監管與安全保障,這些缺一不可。否則要麽無法成就網紅,要麽走向網紅的另一端,形成負面口碑。
"東施效颦"難有旅客買單
時代财經:"網紅"具有先天的時效性,這可能會導緻一哄而上的産業以及緊急擴建的公共設施面臨"後繼無人"的風險。快速爆紅的城市該如何平衡投入風險?
李雪:關于承載量的問題,地方政府還是要提前做好預案,做好遊客的引流、分流和疏導。
旅遊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上下遊産業、部門衆多,旅遊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的擴建不應以短時期的遊客量瞬時暴增爲依據,而是應從長遠視角,在對市場需求、産業創新能力以及發展潛力等科學預判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規劃與布局,切實發揮規劃對于地方旅遊産業發展的作用。
對于短時間内大量湧入的遊客,在預判的基礎上可以對住宿、交通等提前進行布局優化;對于遊客量暴增之後可能出現的供給過剩,可以通過發放消費券、植入文旅活動等方式進一步引導和刺激消費。
時代财經:文化内涵是"網紅城市"生命力,但碎片化時代下,網紅城市傳播過程中同質化、刻闆印象化問題日益嚴重,自身特有文化難以彰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李雪:當前旅遊消費不斷升級,遊客對文化體驗的需求日益強烈,文化在區域旅遊發展中的吸引力要素作用越來越重要。
我們反觀重慶、長沙、淄博等城市,其均存在成爲網紅的内在邏輯,那就是基于自身基礎對特色文化的挖掘與展現。如果将重慶李子壩站輕軌穿樓、洪崖洞建築等搬到一馬平川的東部城市,那就顯得畫蛇添足、多此一舉,東施效颦的感覺太明顯。這樣,遊客是不會買單的。
再如淄博爆火以後,各地旅遊部門、商務部門紛紛前往學習。固然小爐卷餅這些物質形态容易複制,但 " 淄博燒烤 " 模式放到其他城市是否能夠成功?淄博燒烤,我們除了看到獨特的吃法外,還要去反思其成功背後的邏輯,分析當地政府、企業以及社區居民是怎樣同心協力去做出努力與貢獻的。
從開通燒烤專列、推出燒烤主題旅遊攻略,到市場監管、社會治安與服務保障,再到企業、居民從細節出發打造有口皆碑的營商環境,這些都是 " 淄博燒烤 " 之所以成爲現象級事件的多方協作與長時間積累的結果。
" 淄博燒烤 " 現象進一步加深了全國人民對淄博甚至山東人民好客、淳樸、真誠等品質的印象。有形的可以複制,無形的難以模仿。
"網紅"是狀态," 長紅 " 體現常态
時代财經:許多城市都希望留住流量,将 " 網紅 " 變爲 " 長紅 ",但有觀點認爲,"過日子"沒有天天敲鑼打鼓的,城市也會過氣。你認爲網紅城市能實現長紅目标嗎?
李雪:" 網紅 " 代表的是一種狀态,而 " 長紅 " 體現的是一種常态。要想成爲 " 網紅城市 ",那對遊客來講就要有新鮮感。但新鮮感和創新并不是城市客流量持續注入、保持 " 長紅 " 的充分條件。
遊客是理性的,産業發展也要遵循市場規律和基本發展邏輯。要想留住遊客,需要針對遊客需求和市場狀況,厚植城市文化,提供高質量的旅遊産品,并不斷創新旅遊體驗和互動方式,打造具有當地特色和獨具魅力的旅遊品牌。此外,城市治理效能以及旅遊服務水平與品質的提升同樣是保持客流量持續注入的有效手段。
總體而言,由 " 網紅 " 狀态向 " 長紅 " 常态的轉變,離不開城市文化的發掘與培育,離不開産品創新與服務升級,更離不開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
時代财經:那誰會成爲下一座網紅之城?
李雪:緊跟市場需求,抓住市場機遇,基于自身特色做好産品創新和服務品質提升,做好公共服務配套與市場監管,誰都有可能成爲下一作網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