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斯萊斯女車主 " 朱根菜 ",因爲被大貨車撞,因禍得福地成了大網紅。
由于這事兒發生在廣州海珠區,離我辦公地不遠,因此我一直有在關注。
事件原委很簡單:一輛勞斯萊斯車頭被大貨車撞了,美女車主淡定下車與被撞車輛合影,大貨車司機當場吓得渾身發抖;美女車主當即宣布,不需要大貨車司機賠償。大貨車買了百萬保險,如果維修定損超百萬保險的部分,将不需要大貨車司機賠;後來再度改口,女車主自行承擔所有維修費用,理由是 " 如果走保險,大貨車司機保費會增加,貨車司機也不容易 "。
簡直太正能量了!誰說這社會人心冷漠?誰說有錢人爲富不仁?
于是一堆網友大贊,美女車主 " 人美心善 ",這世界還是好人多。在一些(自)媒體與博主的助推下,朱根菜的直播間人氣不斷上漲,抖音粉絲蹭蹭上漲超過百萬,在小紅書、視頻号、微博等等平台都充滿着她的貼片,這潑天流量來得有些猝不及防——甚至就連那位 " 可憐 " 的大貨車司機,也順勢開始直播帶貨。
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快網友發現,這一事件疑似 " 劇本 ":
1、女車主當時與壞車合影的表情過于淡定,就算有錢不在乎,也完全不符合常識;
2、不走保險也不符合正常邏輯。走保險大貨司機保費頂多增加上千元,不走保險維修費用起碼上萬,就算這位女車主要做好事,也可以幫對方買保險。網友認爲,之所以她後來說不走保險,大概是怕被查出來是 " 劇本 ",這就涉嫌騙保要承擔法律責任了;
3、這輛車被曝出其實是老款的 N 手勞斯萊斯,價值不過幾十萬,根本不是所謂百萬豪車;
4、朱女士以及其家屬從事網紅電商行業,在這次事件前,朱女士活躍在短視頻平台,想紅沒火;
5、大貨車司機立即啓動直播,直播設備很齊全很專業,且此前開奔馳、住别墅等資料被曝光。
如果說以上都是 " 揣測 ",這張圖片則算是 " 實錘 " 證據:
在某公司開業的大合影中,眼尖網友發現,那位貨車司機與勞斯萊斯女車主竟然 " 同框 "。
然而這位朱女士至今依然矢口否認與大貨車司機認識,這就有些此地無銀了。她的團隊忽略了一個事: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對于 " 劇本 " 的質疑,朱女士的回應也站不住腳:" 當時車上有 5 人,副駕駛是其姐姐,後面有三個小孩,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作爲一個母親,我是不會拿自己小孩的生命來開玩笑的。"
但是,當時撞車是在市政道路上,貨車掉頭時與勞斯萊斯車頭剮蹭,撞擊力度很小,車輛隻有外圍損害,基本屬于 " 可控撞車 "。
還有網友稱,朱女士老公看上去特别有錢,又開公司又是粵港兩地車牌,根本不需要老婆去做網紅。網友還是太天真,殊不知網絡上有一類 " 炫富博主 "。有不少是 " 假裝有錢 " 割韭菜的微商、網紅,比如租豪車牌照炫富,以此爲誘餌來賺普通人的錢;就算是真有錢的土豪也不會嫌錢多,畢竟直播帶貨今天來錢比大多數産業都快得多。賈乃亮缺錢嗎?不缺,人家帶貨多努力。
隻是這位朱女士的段位确實要高一些,搞一輛翻新勞斯萊斯來撞車立 " 人美心善還有錢 " 的網紅人設,就不是一般人能玩兒的遊戲。
許多大呼上當的網紅已在對這位女車主以及幕後團隊進行舉報。11 月 12 日,廣州市海珠區交警大隊工作人員回複媒體稱,他們已接到相關舉報,已介入調查。
如果最後坐實真有 " 假撞車 " 行爲,嚴重的情況,尋釁滋事或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能套上。
如果勞斯萊斯這事兒是 " 劇本 ",短視頻平台應該立即全網封殺朱女士,因爲 " 劇本 " 之風絕不可長。
有人說我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當然不是。你想啊,如果一個網紅今天能在市政道路上搞 " 假撞車 ",明天是不是可以在高速路上搞 " 劇本 "?這一次 " 可控撞車 ",下一次 " 可控 " 嗎?她能爲自己與車上人員的安全兜底,誰又爲路人以及過路車兜底?誰又知道,一些腦洞大開的網紅,下一次會将 " 劇本 " 安排到哪些場景來吸引眼球?
網紅搞 " 劇本 " 搞流量,本就存在巨大争議。此前,一些網紅爲了賣貨,整出 " 自虐 "" 賣慘 " 等等劇本,甚至損害外賣員、醫生、老師、網約車司機等職業群體形象,其中一些其實已涉嫌違法,比如在大涼山假裝 " 窮人 " 賣假貨的一些團夥,就進去踩縫紉機了。
如果互聯網能像打擊酒駕一樣重拳打擊劇本網紅,發現即全網封殺,網紅們玩兒 " 劇本 " 套路就要三思了。
又有人說,就算是 " 劇本 ",人家不也傳播了正能量嗎?如果以後這個社會,被撞車的一方都不要另一方賠償,每次交通事故都主動承擔全責,這個社會會少多少矛盾與糾紛啊。
然而,當所謂的正能量内核是欺騙與僞裝時,善良隻能是僞善,正能量其實是負能量。爲什麽 " 真善美 " 真排在第一?因爲沒有真實,善良與美好都不存在,正所謂真誠是最好的必殺技。
其實不隻是短視頻平台存在 " 劇本問題 "。今年公衆号貞觀發布的文章《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引發了許多人的感動、同情。然而後來人們才發現這篇内容有許多地方與事實不符,寫作者存在過度演繹的情況。最後官方也指出該文部分描述與實際不符,随後這個賬号也被封殺。
不論是視頻還是文章,以及相關的事件," 半虛構創作 "、" 劇本演繹 " 在互聯網上一直都不少見,未來可能更多。面對互聯網上的一些熱點時,或許我們可以多一點鈍感,多一些理性,多一些獨立判斷,讓子彈多飛一下,讓感動延遲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