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接受和伴侶維持一段柏拉圖式的戀愛關系嗎?"
在《再見愛人 4》中,葛夕向大家抛出了這個敏感且耐人尋味的問題。她坦言,自己和劉爽已經将近三年沒有性生活了。

圖源 /《再見愛人》截圖
這讓我想起知乎上的一個問題:" 世上最純粹的男女關系是什麽?" 其中的一個高贊回答是:中年之後的夫妻關系。
在性觀念日益開放的今天,性卻悄然從許多婚姻中退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潘綏銘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 28% 的中國夫妻正處于無性婚姻中——這意味着,每四對夫妻中,就有一對面臨這一現實。
今天,讓我們通過葛夕和劉爽的婚姻故事,聊聊無性婚姻的本質與成因。

" 床上是兄弟,床下是室友。"
這句調侃的話之所以流行,是因爲它精準地戳中了許多人婚姻狀态的真實寫照——無性婚姻并非個别現象,而是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普遍現實。
如果夫妻雙方對性生活的需求一緻,無論是共同渴望還是彼此淡漠,無性婚姻可能并不會帶來困擾。然而,問題常常出現在不平衡之處:一方無所謂,另一方卻深感渴望。隻要有一方在關系中感受到性的缺失,這種情況便被稱爲" 非自願無性 "(involuntary celibacy)。
在節目中,葛夕談及自己的無性婚姻現狀時深感委屈。她坦言,明明自己有需求,卻一次次被忽視和拒絕。

長期處于無性婚姻,會對伴侶産生怎樣的影響?
葛夕坦承,這讓她開始感到自卑。她會反複問自己:" 是不是我不夠有魅力了?我對他已經沒有吸引力了,所以他才不願意碰我?"
盡管觀衆眼中的葛夕美麗性感,但這些優點在劉爽面前似乎都失去了意義。這種冷漠與疏離無疑深深打擊了她的自信心,也讓她的情感世界陷入了矛盾與掙紮。
在咨詢中,我接觸過不少深陷無性婚姻的來訪者。他們大多感到痛苦,嘗試了各種方法,但對方始終提不起興趣。這讓他們一度萌生離婚的念頭,卻又因難以啓齒的原因選擇忍耐。
然而,這種隐忍并未緩解内心的壓抑。相反,他們開始懷疑:" 他是不是已經不愛我了?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所以不願意碰我?"

圖源 /《再見愛人》截圖
當一方渴望親密,卻頻頻遭到拒絕,這不僅會帶來心理上的挫敗感,還會滋生自我懷疑、自尊受損,甚至讓人忍不住猜測:" 我們的感情是出了什麽問題嗎?"
正如心理學家納撒尼爾 · 布裏登所說:" 性生活是愛情的體現,它深刻表達了我們對生活、自我和伴侶的愛。"
無性婚姻往往讓人對彼此的愛産生懷疑。當愛與性都感受不到時,壓抑與孤獨會悄然占據生活。正如葛夕在節目中所說:" 感受不到愛,也感受不到性,隻剩下壓抑。其實真的挺難受的,我們兩個已經不像正常夫妻了。"

甚至,她還直接問劉爽:" 你是真的愛我嗎?如果不愛,隻是習慣了和我在一起,那我想說,你能不能放手?"
面對這樣直擊靈魂的問題,劉爽的回答依然堅定:" 從一開始到現在,我 100% 确定我是愛你的。"
盡管劉爽的表态毫不含糊,葛夕依然難以相信。兩人關系中的種種問題,加上無性的困擾,隻會加劇她的懷疑,讓她更難信任他的愛。

不要以爲這她們隻是個例。即便是那些在外人眼中看似美滿的模範夫妻——婚姻幸福、生活富足、孩子乖巧可愛——也可能在夜深人靜時感受到無性的痛苦。這種痛苦就像黑暗中射出的暗箭,擊碎表面上的美好。
沒有性,夫妻之間往往失去了本應存在的親密感,取而代之的是被拒絕後的尴尬、沮喪與難以啓齒的距離感。
當婚姻中充斥着拒絕、孤單、自我懷疑和不信任,這些負面情緒會如同一顆毒瘤,在心底不斷蔓延,最終侵蝕你們原本還算堅固的感情基礎。無性婚姻不僅挑戰身體上的需求,更深深考驗了彼此間的愛與親密連接。

那麽,究竟是什麽讓我們逐漸失去了性欲呢?
1. 生理與心理的雙重影響
首先,我們需要排除生理層面的性功能問題,例如男性勃起障礙(ED)。如果是生理問題,相對來說更容易解決——找準病因後就可以對症下藥。
然而,真正棘手的往往是心理方面的因素。正如劉爽在節目中提到:
" 我去醫院檢查,各項指标都正常。醫生說:‘你沒病啊,回家吧。’ 我卻說:‘不行,你必須給我看出點病來,要不然回家沒法交代。’ "

雖然具體原因尚不清楚,但葛夕曾提到過一個可能的契機。她透露,兩人并非一開始就如此疏離,但自從她經曆流産後,劉爽似乎出現了心理陰影,對夫妻生活表現出明顯的排斥。
心理創傷、未解決的情感問題,以及對某些事件的潛在焦慮,往往成爲阻礙親密關系的" 隐形屏障 "。這些問題看似難以捉摸,卻深刻影響着性欲和兩人間的親密連接。
除了心理影響,一些男性對性存在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害怕無法讓伴侶滿意。這種擔憂會直接威脅到他們的男子氣概。
當焦慮情緒過于強烈時,他們很難專注于享受性愛的過程,而是過度在意表現的時間長短。一旦性生活質量下降,就會進一步加劇自我懷疑,帶來深深的挫敗感。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男性可能選擇回避性生活,以此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而另一些男性則可能通過出軌來驗證自己的能力,以尋求外界的肯定。
對于女性而言,性冷淡的原因則更加複雜。有些可能源于童年時期的創傷;另一些則與觀念有關。比如,内心深處或許存在一種信念:認爲性是肮髒的、不好的。因此,她們對性生活的主動性較低,甚至抗拒親密接觸,這也直接影響了性生活的質量與和諧度。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性的問題往往并非表面那麽簡單,而是深藏着心理、情感甚至文化觀念的根源。
2. 感情的疏離影響性欲
性與愛常常密不可分。當兩人關系出現裂痕,性生活也随之減少、不和諧,甚至完全消失。
葛夕和劉爽的問題早已顯現端倪。他們不僅分房睡,作息不同步,各自使用獨立的廁所,甚至生活區域與起居節奏都徹底分割。兩人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共同的活動和互動。

正如葛夕所說:" 有時候他出門了我都不知道,反正他在與不在沒差别。該做的事還是我一個人做,他的存在隻是占據了我家的一個空間。"
表面上看,葛夕似乎是一個獨立的大女主,但實際上,她的内心深處住着一個傳統的 " 賢妻良母 "。她承擔了家庭的絕大部分事務:照顧家人、洗衣服、整理行李,甚至當司機。
在《再見愛人 4》開播前,葛夕就曾感歎:" 越到後面越感覺自己像一個帶着孩子的單親媽媽,什麽事都要親力親爲,真的好累。"

事實上,無性婚姻的出現往往是關系危機的結果,而非起因。性是一種獨特的交流方式,當兩人心靈漸行漸遠時,身體上的親密也難以維系。
性的問題其實是關系問題的信号。它提醒你們:這段關系需要調整,需要更多的溝通與改變。忽視這一信号,可能會讓彼此越走越遠,直至失去連接的可能。
3. 生活與工作的重壓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是影響性欲的另一大因素。在查看中國 " 性生活幸福指數 " 的調查報告時,一個有趣的現象浮現:相比一線城市的快節奏生活,二三線城市的人往往更 " 性福 ",尤其是川渝地區的人幸福指數最高。
然而,性生活減少的原因并不僅僅是激情衰退或感情問題。更多時候,是生活的瑣碎和壓力讓人分身乏術:繁重的家務、中年危機、房貸車貸的壓力、帶娃的疲憊,以及 996 工作制的高壓。

這些問題像一座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在這樣的狀态下,性欲和激情也在不知不覺中被磨滅。你會開始聽到各種借口:" 我太累了 "、" 沒有精力 "、" 不想要。"
正如有人感慨:" 其實我們不是沒有性欲,而是生活的壓力讓我們無暇去享受性愛的美好。"
之前就有女性在綜藝中分享自己在兩性關系中的困境:
" 結婚三年,去年生了孩子後,我成了全職媽媽。性生活這方面,從一開始他想、我不想,到後來我想、他不想,最後變成我們都不想了。父母總說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夫妻關系的紐帶,但我覺得,生孩子最大的意義就是省了安全套。"

這種忙碌與疲憊的生活狀态,讓夫妻關系變得像是并行的兩條軌道,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卻逐漸忽略了彼此的存在與需求。
時間久了,親密感和性生活在這份疏離中悄然消失,夫妻之間的關系也可能因此變得更加脆弱和疏遠。

《再見愛人》這檔節目,将 " 無性婚姻 " 這個敏感話題放到了聚光燈下,不僅是對嘉賓的一次考驗,也像是一面鏡子,反映着許多人的婚姻現狀,并拷問着每一位觀衆:
當無性婚姻出現時,我們應該選擇忍受、離婚,還是勇敢地直面問題?
無性婚姻的确令人痛苦和煎熬,但它也可能成爲一個契機,讓我們發現并正視關系中的深層問題。如果處理得當,它甚至有可能成爲增進彼此親密的關鍵節點。

爲此,以下是一些建議,或許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
首先,嘗試和你的伴侶坦誠地談論性的問題。
我知道,這可能并不容易,甚至會讓我們感到不自在或喪失面子。但一旦深入交流,你會發現對方的需求、擔憂、性觀念以及他們的期待與恐懼。隻有在真正了解對方的内心世界後,才能找到改變和解決問題的可能。
如果你感到尴尬或不擅長面對面溝通,也可以選擇先将想法寫下來,通過文字傳達給對方。這不僅能讓你更加清晰地表達自己,也爲對方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回應。
其次,改善你們的關系。
如果婚姻中的問題根源在于關系本身,解決矛盾或破除負向循環後,性生活往往會自然而然地恢複。

我曾有一位朋友,她一直追問丈夫爲什麽不再和她親近,但始終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後來我發現,丈夫有些自卑,總覺得自己在家裏的地位不如她,感覺自己可有可無。而她則相對強勢,每當兩人發生矛盾時,丈夫就選擇加班回避。
我建議她嘗試肯定丈夫,而不是繼續指責和打壓。通過強調丈夫的優點,認可他在家庭中的貢獻,她開始讓丈夫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慢慢地,丈夫開始改變,不再頻繁加班,願意回家,與她的互動也變得更加溫暖體貼。最終,兩人從手牽手、擁抱開始,直到有一天,丈夫主動與她發生了親密關系。
當關系得到改善,身體的親密感也會自然而然地恢複。

最後,提升愛的能力,爲你們的關系存入 " 情感存款 "。
劉爽和葛夕之間的一個明顯問題是,男人缺乏主動付出的意願。例如,葛夕隻想聽一句 " 生日快樂 ",但劉爽卻不願開口。
如果你希望彼此的感情更加穩固,就要爲伴侶做一些她渴望的事情,這其實是在爲你們的感情賬戶存款,隻有這樣,良性循環才能形成。
一些具體的做法包括:
找時間抛開一切事務,專心規劃一場約會;
用心爲對方制造驚喜,哪怕是簡單的關心;
尋找兩個人可以一起做的活動,或者嘗試一些新奇的體驗。
當你們之間的 " 情感存款 " 不斷增加時,愛與性的質量也會逐漸改善。
編輯 | 超楠
文字 | 紅豆
圖片 | 見文中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