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招聘季,雖然近年來在業績重壓下,銀行崗位 " 金飯碗 " 光環略顯褪色,但因工作較爲穩定,依舊吸引着無數求職者。不過,在銀行招聘大潮背後,一股 " 花錢買崗 " 的暗流正在湧動。
" 隻需掏 20 萬元真金白銀,便能打通一條‘綠色通道’,得到内推機會,輕松獲得一份令人豔羨的銀行工作。" 在那些自稱手握内部資源的中間人口中,無論是零售崗、運營支持崗,還是風險管理崗,統統都有可供交易的 " 名額 "。
這些中間人活躍于各類社交平台和求職論壇的角落,信誓旦旦地承諾,無論是國有大型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都能通過 " 運作 ",讓求職者成功入職。這看似誘人的 " 捷徑 " 背後,隐藏着怎樣不爲人知的秘密?又暗藏着多少陷阱與危機?

兜售:中間人叫賣 " 就業捷徑 "
在就業方向上,銀行 " 金飯碗 " 以穩定的工作環境以及較高的社會地位,吸引着無數求職者。随着求職競争的日益白熱化,有關銀行内推 " 花錢買崗 " 的隐秘角落也開始漸漸浮出水面。
" 想入職什麽地區的銀行 "" 可以定制職位 ",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一些中間人活躍在各類社交平台、求職論壇,宣稱自己擁有資源和強大的人脈,能夠爲求職者鋪設一條直通銀行大門的 " 捷徑 "。
在這些中間人口中,無論是國有大行,還是股份制銀行,都有可以操作的内推崗位,隻要花錢就能輕松 " 上岸 ",以北京地區爲例,銀行内推的價格差異較大,不涉及戶口問題的普通崗位内推價格在 20 萬元左右,如果求職者希望通過内推解決戶口,價格則高達 80 萬元左右。
北京商報記者以求職者身份詢問了多位中間人後了解到,内推崗位涵蓋了多個銀行的核心領域。較爲常見的便是零售業務崗,這一崗位作爲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的前沿陣地,包含了客戶經理、理财顧問等職位。
一位中間人宣稱,他們的 " 内推業務 " 十分靠譜,已經成功幫助不少人進入了理想的銀行崗位,隻要客戶有需求,他們都能通過所謂的 " 内部關系 " 搞定。這位中間人表示," 零售業務崗現在需求大,崗位多,20 萬元起步,機會也好把握,你要是感興趣,早點做決定,晚了名額可就沒了。而且這價格說不定哪天就漲了,現在這個行情,能以這個價格辦進去,絕對是劃算的 "。
運營支持崗同樣是内推的方向之一,這一崗位涉及銀行日常運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如賬務處理、資金清算、客戶服務後台支持等工作。即便是作爲銀行風險防控核心部門的風險管理崗,在這些自稱可以運作的中間人口中,也能夠輕松 " 包搞定 "。中間人介紹," 這些崗位對從業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高,内推價位也高,通常在 50 萬元左右,從業者還需要具備深厚的金融理論知識、敏銳的風險識别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才可以,具體一崗一議 "。
然而,當詢問如果内推不成功是否可以退款時,不少中間人卻閃爍其詞,隻是含糊地說會盡力保證成功,有中間人更是直言,大部分客戶都順利入職了,隻有極個别因爲自身原因沒通過面試的,費用也不能全退,因爲前期也付出了很多成本。
筆試 " 真題 ":機密資料實則一文不值
在中間人的巧舌如簧下,不少求職者抱着 " 搏一搏 " 的心态。不過,銀行的面試、筆試有着嚴格的考核标準。爲了幫助求職者順利 " 上岸 ",中間人也兜售所謂高度機密的真題秘籍。
有中間人透露,與銀行内部人員有密切聯系,能夠獲取過往的面試真題,會将這些真題提供給求職者,并進行簡單的講解和分析,讓求職者提前熟悉面試題型和思路;也有中間人稱,會安排 " 面試專家 " 爲求職者進行一對一的輔導。
事實上,這些考題資料,質量卻堪憂。當北京商報記者再三表達了想要辦理銀行工作的訴求後,一位中間人曬出了部分資料截圖,這是一家國有大行的半結構化面試真題,這份所謂的真題排版随意,其中一道題目是 " 請談一談你對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理解以及你認爲銀行員工在其中應具備哪些能力?" 但給出的标準答案隻是一些泛泛而談的内容,對于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内涵,如技術應用、業務模式變革、客戶體驗提升等方面,沒有進行深入分析。
" 面試技巧 " 部分也隻是一些基本的禮儀規範和語言表達的注意事項,如 " 面試時要保持微笑 "" 回答問題要條理清晰 " 等,對于如何在半結構化面試中展現自己的專業素養、應變能力以及與銀行崗位的匹配度,沒有給出任何有價值的建議。
在一些第三方平台上,類似的真題也被批量兜售,低則不超過 10 元,高則上百元。北京商報記者購買了一份國有大行 2024 年招聘真題及答案解析,考試内容包含時事政治、管理基礎、金融經濟、決策分析等多領域題目,也有一些語言理解、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題型。
北京商報記者仔細研究購買的這份真題後發現,其中存在不少漏洞。題目所涉及的金融産品和業務場景較爲陳舊,沒有體現出銀行金融創新的趨勢,如對金融科技、智能投顧等業務幾乎沒有涉及,而這些在實際銀行工作中是備受關注的領域。
對于真題的真實性,有銀行人士稱,銀行招聘的題目都處于嚴格保密狀态,有完善的保密制度和流程,從出題、印刷到保管,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幾乎不可能出現真題洩露的情況。這些在三方平台售賣的真題,很可能是一些人根據以往考試經驗和對銀行招聘要求的猜測拼湊而成的。
面試外挂:AI 作弊 " 花樣百出 "
爲幫助求職者順利過關,這些中間人也會推薦求職者使用 AI 外挂,以便在面試時更有優勢。" 實時監聽 "" 毫秒級回答 "……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市場上的确有類似的 AI 面試輔助工具在售,這些工具的售價在 30 元到上百元不等,收費标準根據使用時長規定,以一款輔助工具爲例,使用 2 小時的價格爲 88.8 元,4 小時爲 128.8 元,8 小時則爲 188.8 元。
這些工具大多聲稱可以幫助求職者在面試中應對各種問題,工具的使用方式較爲簡單,隻需輸入面試題目或相關信息,就能迅速生成答案。
爲了更直觀地了解 AI 面試輔助工具的實際功能,北京商報記者選取了一款工具進行實測。在測試過程中,設置了多種不同類型的面試問題,包括常見的自我介紹、職業規劃、應對突發情況等問題。
當提出 " 請進行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 這一問題時,輔助工具迅速生成了一段條理清晰、内容豐富的回答,涵蓋了教育背景、工作經驗、個人技能和優勢等方面。對于 " 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與同事意見不合的情況,會如何處理?" 這樣的問題,AI 工具給出了一個較爲合理的應對策略,包括傾聽對方意見、分析分歧點、尋求共同目标等步驟。
不過,AI 生成的回答雖然邏輯清晰、語言流暢,但缺乏個性化和真實感,當提出專業性較強的銀行相關問題時,例如關于銀行風險、複雜金融衍生品的估值與定價等問題,輔助工具給出的回答明顯暴露出諸多缺陷,答案往往隻是生硬地堆砌專業術語,缺乏對實際業務場景的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并且,這種回答方式在語言表達上也十分刻闆,缺乏必要的過渡和銜接,與銀行面試中對考生能夠靈活、準确地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期望相去甚遠。
目前,雖然相關法律法規對于使用 AI 工具作弊的行爲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和規範,但這種行爲顯然違反了考試面試的基本規則和道德準則,也違背了公平、公正、公開的招聘原則。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認爲,使用輔助工具面試後,一些答案未必能反映出面試者真實的職業能力、創造性以及知識儲備,而且會人爲地破壞選拔的公平性,從而造成人才選拔質量下降,同時讓銀行管理成本增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已經有銀行技術部門針對 AI 外挂形成了一套識别 " 方法論 "。一位銀行技術部門人士稱,行爲監測系統會對面試過程中考生的操作行爲進行實時分析,比如答題速度、停頓時間、操作頻率等。正常考生答題會有一個合理的思考和反應時間,如果出現毫秒級的快速回答,系統會自動标記爲異常。
另一位銀行人士則提到,AI 外挂生成的回答往往存在語言風格單一、缺乏個性化等特點,與真實考生的回答有明顯差異,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識别出來。
考問所謂 " 内推上岸 ":公平與秩序的雙重破壞
從中間人的口中,銀行的崗位招聘變成了一場可以用金錢交易的遊戲,這不禁讓人疑惑:内推在銀行中是否真的确有其事?而對于那些 " 花錢買崗 " 的惡劣行徑,銀行是否知情呢?
在正常的銀行招聘體系中,内推也是一種被采用的招聘手段,初衷是爲了拓寬招聘渠道,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一位資深銀行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了銀行内推的具體流程和嚴格要求,在内推過程中,銀行要求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基本情況進行如實介紹,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利益輸送等違規行爲。被推薦人同樣需要經過正規的筆試、面試、背景調查等流程。背景調查更是爲了确保求職者提供的信息真實可靠,避免出現欺詐等情況。
然而,并非所有内推都能成功。有求職者表示,即便通過内推将簡曆順利遞給了人力資源部門,卻因自身實力不足,在筆試中成績不理想,最終未能進入面試環節。這也說明,内推僅僅是提供了一個機會,最終能否成功,還是要靠自身能力。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悅指出,銀行内推工作作爲一種招聘手段,旨在繞過獵頭公司和複雜的中間環節,爲銀行與求職者之間建立一個更爲直接的溝通渠道。然而,由于存在 " 花錢買崗 " 等不正之風,這種人才選拔機制受到了扭曲。其帶來的沖擊包括破壞了公平競争的環境,加劇了人才結構的失衡。" 付費内推 " 繞開正規招聘流程,使得那些雖不具備足夠能力但願意支付費用的求職者占據了崗位,擠壓了真正有實力人才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在求職應聘過程中,因 " 高薪 "" 付費内推 "" 确保上岸 " 被騙的情況屢屢見諸報端,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還會收集求職者的個人信息,進行非法販賣或者用于其他違法活動。
面對 " 花錢買崗 " 騙局,求職者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虛假的承諾和誘人的宣傳所迷惑。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 花錢買崗 " 這種投機行爲盛行,既不利于公平、公開地選拔銀行人才,同時也有損銀行自身聲譽,如果出現能力與崗位不匹配的情況,也會使得銀行機構業務運行效率低下。從求職者的角度出發,需要意識到 " 花錢買崗 " 可能是一種針對求職者量身打造的騙局。了解銀行招聘情況一方面可以通過官網、官微等渠道,以官方信息爲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詢問銀行從業者來打破信息差。
而對于銀行機構來說,蘇筱芮建議,需要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制度,以透明、高效的招聘流程來打造人才競争力,同時也需要關注市場各類反饋及傳言,及時提醒廣大群衆相關風險。
" 銀行業是一個對合規性要求極高的領域,任何試圖通過欺詐手段混入其中的個人,最終要麽因暴露而被解雇,要麽在嚴格的考核壓力下不得不退出。如果求職者的實際技能與銀行職位要求不符,他們可能在試用期間就被淘汰,或者在後續的晉升過程中因履曆造假而被揭露。" 王德悅建議,要對所謂的 " 零門檻高薪崗位 " 保持警惕。銀行的核心職位通常要求極高,如畢業于頂尖學府、擁有相關實習經驗和專業證書,絕不存在通過付費就能輕易獲得的捷徑。最後,對于招聘信息,務必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核實,并詳細詢問相關信息以驗證其真實性,從而避免受到虛假信息的誤導。
北京商報金融調查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