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達摩院十大科技趨勢榜單發布。
本次包含了 AI、芯片、雲計算等基礎技術領域,既有引發全球投資浪潮的生成式 AI,也有在規模化應用前夜的存算一體、Chiplet 設計封裝技術……
(先來一睹為快)
但跟以往不同的是,僅從榜單上可以看到,産業、融合等成為此次的關鍵詞。
而在跟達摩院進一步交談之中,這背後還有更深次的底層邏輯的不同。
達摩院怎麼看科技趨勢?
延續以往慣例,本次趨勢榜單拆分成了三個維度:範式重置、産業革新、場景變換。
如前所述技術維度上看,包括了像 AI、芯片、雲計算等基礎性技術。
AI:多模态預訓練大模型、生成式 AI;
芯片:Chiplet、存算一體;
雲計算:雲原生安全、軟硬融合雲計算體系架構、端網融合的可預期網絡。
以及在此基礎上各種交叉技術融合,催生出來的新場景、新應用,比如雙引擎智能決策、計算光學成像、大規模城市數字孿生。
而從産業的維度,則是聚焦于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領域,既包括了計算(存儲)和通信(網絡)兩大底層技術,也橫向包括了安全(管理)、應用(行業)兩大應用領域。
跟以往相比,今年達摩院給出的科技趨勢有着不容忽略的關鍵詞,那就是融合。這也是在與達摩院交談中,談及最多的趨勢。
有計算與通信的融合、硬件與軟件的融合、數字技術與産業融合……這其中最顯性、呈現出應用大爆發盛況,是 AI 技術與行業之間的融合。
在這方面,達摩院今年重點看向了有望重置範式的多模态預訓練大模型,以及激發更多場景的生成式 AI。
多模态預訓練大模型
AI 正從文本、語音、視覺等單模态智能,朝着多種模态融合的通用 AI 方向發展,這一點在過去一年已被廣泛感知了。
典型進展包括 OpenAI 提出的圖像文本匹配模型CLIP。以爆火的 Stable DIffusion 為代表的 AI 繪畫領域, 背後基本上都是圍繞着 CLIP 展開。
還有在" 所有事情上打敗所有人 "的微軟多模态基礎模型BEiT-3。該模型僅靠 19 億參數,隻用公共數據集,在 12 個任務上狂刷 SOTA,甚至還包括了純視覺任務。
基于過去一年蓬勃式發展,已經可以預見到,一方面,對個人而言,可以激發創造能力,尤其是非技術人員,也無需具備編程能力。另一方面,多模态預訓練模型将重塑人工智能商業模式。
具備大數據、算力資源和模型開發能力的科技企業,将成為模型服務的提供方,幫助企業将基礎模型的能力和生産流程融合起來,進而實現降本增效。
阿裡認為,建立統一的、跨場景、多任務的多模态基礎模型會成為 AI 發展主流趨勢之一。
未來大模型作為基礎設施,将實現圖像、文本、音頻統一知識表示,并朝着能推理、能回答問題、能總結、做創作的認知智能方向演進。
生成式 AI
如果說多模态預訓練大模型是未來 AI 基礎設施,那麼生成式 AI 則是技術底座之上的場景革新,涵蓋了圖文創作、代碼生成、遊戲、廣告、藝術平面設計等應用。
過去一年,有關技術上的進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圖像生成:以 DALL-E 2、Stable Diffusion 為代表的擴散模型;
NLP(自然語言處理):基于 GPT-3.5 的 ChatGPT;
代碼生成:基于 CodeX 的 Copilot。
随着内容創造的爆發式增長,内容質量和語義的可控是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在産業化方面,還有降成本、數據的安全可控、創作版權等問題需要解決。
未來,生成式 AI将成為一項大衆化的基礎技術,将極大推動數字化内容的生産和創造,其應用邊界也将拓展到更多領域。
可以看到的是,以多模态預訓練大模型、生成式 AI 為代表的 AI 技術已經來到規模化前夜、爆發前的奇點。
一方面,人類對通用人工智能的想象已經開始具象;另一方面,這也是達摩院十大科技趨勢顯露出的一大特點。
那就是關注技術突破帶來的産業趨勢。
同樣的趨勢也出現在了榜單其他技術上面,他們都已證明産業價值,等待市場驗證。
比如去年剛成立聯盟的 Chiplet 芯片封裝技術,其互聯标準将逐漸統一,可能将重構芯片研發流程;還有摩爾定律突圍下的存算一體芯片,在資本和産業雙輪驅動下,它将在垂直細分領域迎來規模化商用。
不過在前沿科技協同并進、百舸争流的當下,這些趨勢的存在倒也并不稀奇。但畢竟是對未來的預測,達摩院為何隻選擇這些趨勢作為未來值得關注的風向?
這就要提及把本次的方法論,這也是跟以往更底層不同所在。
為什麼這麼看?
在本次趨勢報告以及在與達摩院的交流中談及方法論本質——
Back to Basic,從基礎的領域出發洞察産業變化。
前面也已經介紹,本次比以往更聚焦——集中于 ICT 領域的計算(存儲)、通信(網絡)、安全(管理)、應用(行業)等四大領域進行分析。
在延續以往的 " 定量發散、定性收斂 " 分析方法之下綜合考量的因素也發生了細微變化。
本次主要是基于理論關注度、技術可行性、産業化程度、社會價值等因素。
從理論到技術,再到産業化、市場驗證社會價值,這恰好是前沿科技從科學理論,最終走向市場,帶來普惠價值的基本路徑。
而過去,以去年趨勢榜單為例,他們評選維度更關注技術可行性、社會價值、理論關注度等因素。
在浮于表面的現象之下,達摩院十大科技趨勢組委會成員秦钖講到了一個關鍵問題:
一些非常好的科學理論能不能形成技術,需要經過三個重大關口考驗。
第一個考驗是技術本身,有沒有量級提升,會帶來什麼樣的作用;第二個關口是産業,能不能形成完整上下遊的産業生态,能不能工程化、産品化;第三個則是市場檢驗,能不能被消費者所接受?有沒有人替技術買單。
上世紀 90 年代,唐納德 · 司托克斯在《基礎科學與技術創新:巴斯德象限》中,将科技從理論研究到應用落地,分成了四個象限,分别是波爾象限、巴斯德象限、愛迪生象限以及皮特森象限。
其中以巴斯德象限為中心的研究思路,才是實現從理論到使用技術的路徑方式。
這也正是本次達摩院十大科技趨勢研究的切入點,更具體來說,是即将受到市場驗證,有望形成産業生态的主流趨勢。
基于這樣的思路,本次研究中他們也透露,不得不對許多技術趨勢進行取舍,比如在安全方面,沒有選擇在過去同樣引發熱議的量子加密、可信隐私計算等,最終選擇了雲原生安全。
不少專家在調研中反映,網絡安全雖然是個随動技術,但是很多的技術是後發先至的。
比如如果沒有密碼技術提前應對" 後量子時代 ",去回應量子計算,那麼将來很多問題都會同一時間爆發出來。
然而,綜合領域在過去一年底層技術是否發生了明顯的進步,以及整個産業領域是否小衆等因素,組委會最終做了嚴格篩選。
為何值得關注?
最後,回到科技趨勢本身,每年提供預測的機構不勝枚舉,為何達摩院給出的榜單值得關注?
首先,具有前瞻性,是每年科技發展的風向标。今年已是達摩院第五次發布趨勢榜單,在此之前就已經成功預測了 AI for Science、大模型、AI 制藥等諸多領域。
尤其是去年預測的 AI for Science,可以看到過去這段時間,AI for Science技術成果集中爆發,在生物醫藥、材料、物理、化學、甚至數學上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還兼具專業性,從每年的評選流程可以看到,達摩院十大趨勢誕生過程中會先對論文和專利的大數據 " 定量發散 ",再對産、學、研、用領域近百位專家深度訪談 " 定性收斂 ", 從科學家、企業家和工程師的訪談中交叉驗證。
參與到此次調研訪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邬賀铨表示,達摩院的十大科技趨勢報告會對整個 ICT 行業,包括對技術創新和 ICT 在垂直行業的應用研究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
最後,單從此次回歸産業本質的角度來看,前沿科學與産業技術的融合遠比以往更加緊密。這恰好也是當下機器革命的外化。
如果時間陣線拉長,事實上每一次工業革命,都與兩種之間的融合關系有關。
達摩院十大科技趨勢項目組成員秦钖曾這樣舉例:從産業角度來看,第一次工業革命,科學與技術還相對較遠;第二次的工業革命,技術與科學之間開始緊密,科學開始在慢慢指導技術;到第三次信息革命則更為明顯。
如果說第二次工業革命它的範式标準是規模化跟标準化的話,到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個性化和規模化的統一。
毫無疑問的是,我們正處于一個全新的技術周期。與産業全方位、深層次地融合成為題中之義。
新的一年有什麼樣的技術趨勢值得關注,達摩院給了份答案。
— 完 —
點這裡關注我,記得标星哦~
一鍵三連「分享」、「點贊」和「在看」
科技前沿進展日日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