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4 日盤後,證監會出台一系列文件,事關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證券研究報告業務質量和合規水平、" 僞市值管理 " 類操縱案件等監管規則變化。同時,央行發布 2022 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
本周五,A 股平開低走,上證指數再也沒有上攻 3300 點,滬深三大股指盤中一度跌超 1%,截至收盤創業闆指仍跌 1.1%。A 股全天僅成交 7264.8 億元,創春節以來新低,全天個股漲少跌多,漲停數量再創階段新低。
本周,滬指周漲 1.34%,深成指漲 0.61%,創業闆指則跌 0.83%,周線 4 連漲後又連跌 4 周。
闆塊方面,權重藍籌全線休整,周四活躍的新能源和半導體等賽道股頹勢盡顯。前期熱門闆塊 ChatGPT 概念在消息刺激下,再次成爲市場焦點,帶領東數西算和雲計算等闆塊走高。
消息面上,2 月 24 日,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陳家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把人工智能作爲戰略性新興産業,作爲新增長引擎,繼續給予大力支持。一是推動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加快基礎理論研究和重大技術攻關。二是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在重大應用場景中錘煉技術,升級叠代,培育市場。三是推動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可控的治理體系。四是全方位推動人工智能開放合作。
北向資金連續三個交易日淨流出。Wind 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在 2 月 24 日全天單邊淨賣出 50.97 億元,本周累計減倉逾 41 億元,終結連續 14 周淨買入态勢。
宏觀流動性方面,央行 2 月 24 日淨回籠 3650 億元,本周公開市場全口徑淨回籠 1220 億元。Wind 數據顯示,下周央行公開市場将有 14900 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 2700 億元、1500 億元、3000 億元、3000 億元、4700 億元。
// 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 //
爲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更好地滿足境内外投資者參與内地與香港資本市場權益資産配置的需求,近日,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同意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中國結算和香港結算于 2023 年 4 月 24 日正式實施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開放因不滿足結算安排而關閉的滬深港通交易日。實施後,港股通首次新增交易日爲 4 月 27 日、4 月 28 日,滬深股通首次新增交易日爲 5 月 25 日。
去年 8 月,兩地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啓動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工作,組織兩地所司有序做好各項準備。今年 1 月,滬深交易所和中國結算發布相關配套規則和通知,夯實了制度基礎。本次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進一步深化了内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也是繼 2022 年底貨銀對付(DVP)改革落地後的完善資本市場基礎結算制度的又一重要舉措。優化後,有利于持續提升兩地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活躍度,有利于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促進内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将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保障改革平穩落地。
另外,港交所正在着手根據内地監管變化修訂上市規則。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2 月 24 日(星期五)刊發咨詢文件,建議因應中國内地監管規則更新而修訂《上市規則》,同時建議《上市規則》作出若幹其他有關中國發行人的修訂。
// 監管方面有變化 //
2 月 24 日,證監會答複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 6178 号建議稱,證監會一貫重視對發布證券研究報告行爲的監管,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制度規則和監管機制,并持續強化日常監管執法,着力提升證券研究報告業務質量和合規水平。證監會将從嚴落實中辦、國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持續加強發布證券研究報告監管執法和自律管理,嚴厲打擊利用天幹地支、陰陽五行風水學說預測股市等違規行爲,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合法權益。
證監會答複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 9024 号建議稱,針對 " 僞市值管理 " 類操縱案件,證監會一方面堅持穩字當頭,在打擊違法違規行爲的同時,穩妥處理案件查辦與公司經營、風險處置等的關系,謹慎把握調查工作節奏、時間節點等,嚴把證據關、法律适用關,密切上下遊執法協作,精準施策,避免 " 誤打誤傷 "。另一方面,堅持全覆蓋全方位追責,對參與配合 " 僞市值管理 " 違法違規行爲的上中下遊全面調查,嚴肅懲處相關違規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私募機構及從業人員、配資中介、專業操盤手等。
2 月 17 日晚間,上交所表示,爲了提升全面實行注冊制下的股票異常交易監管透明度和規範性,上交所制定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主闆股票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
據悉,《上海證券交易所主闆股票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主要内容:一是公開主闆股票典型異常交易行爲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規定了 5 大類 14 種典型股票異常交易行爲的監控标準,進一步明确市場預期。二是優化完善部分監控指标,提升監管精準度,減少對交易的不必要幹預。三是将嚴重異常波動股票、風險警示股票、退市整理股票等納入重點監控範圍,可從嚴認定異常交易、從重采取監管措施,着力防範交易風險。
市場分析認爲,針對 " 打闆 "" 封闆 " 等異常行爲的監控受到市場關注,短線交易行爲受到更多監管,部分短線資金可能在短期選擇觀望,對市場短期炒作情緒有一定的影響。
2 月 23 日,中紀委網站刊發了一篇題爲《堅決打赢反腐敗鬥争攻堅戰持久戰》的文章。提及金融 16 次,央企 8 次。券商中國點評稱,這種信号意義極爲具體且明确的文章較爲罕見。
// 央行發布 Q4 貨币政策執行報告 //
2 月 24 日盤後,央行發布 2022 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其中提出,展望 2023 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經濟循環将更爲順暢;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複雜,國内經濟恢複的基礎尚不牢固;預計通脹水平總體保持溫和,也要警惕未來通脹反彈壓力。
央行還在報告中表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将房地産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穩妥實施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并購,改善優質頭部房企資産負債狀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務,确保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
2022 年,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繳結存利潤 1.13 萬億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稅和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穩就業、保民生,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作用。
// A 股春季躁動繼續? //
2023 年,上證指數已經 5 次組織上攻 3300,但到目前爲止,仍然徘徊在 3300 以下。創業闆指表現更加遜色,深圳成指也未能突破 12000 整數關口。
本周,滬深兩市連跌三日,北向資金淨流出量也在逐日增加,春季躁動還能指望嗎?
中泰證券稱,曆史上 " 春季躁動 " 的驅動因素主要包括景氣預期和政策,2013 年、2017 年的 " 春季躁動 " 是比較典型的由景氣驅動的,而 2011 年、2012 年的 " 春季躁動 " 行情則是由政策驅動的。此外," 春季躁動 " 對全年的投資收益影響較大,大部分年份 " 春季躁動 " 期間上證指數的漲跌幅均高于其全年的漲跌幅。
該機構認爲,2023 年的春季躁動行情值得期待。主要有三個原因,分别是基本面預期向好,經濟數據環比改善;A 股估值仍然處于較低區間,股債收益差較爲有利;作爲和企業盈利狀況關聯度最爲密切的宏觀經濟指标,PPI 同比已于去年 10 月轉負。
方正證券在點評近段時間 A 股出現" 行情主線不明确、闆塊輪動過快 " 的現象時表示,核心原因,在于任何基本面邏輯在數據上都既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僞。事實上,在曆次熊市結束後第一波行情中,都存在這種比較明顯的輪動特征。" 強預期、弱現實 " 以往也出現過多次,最終基本都是預期向現實靠攏。
該機構認爲,當下市場行情處在數據真空期,确實容易出現 " 行情主線不明确 "、" 闆塊輪動過快 " 特點,主線行情大體會在三四月份數據出現後而确立," 強預期、弱現實 " 最終還是會預期向現實靠攏。從 2023 年全年來看,我們認爲中小盤占優的市場風格或仍将持續,行業上看好醫藥、消費、TMT 等偏成長逆周期闆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