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7 年,江淮與大衆汽車進行了一場聯姻,并誕生了一個新的汽車品牌——思皓。因其推出的首款車型是純電車,所以在品牌最初亮相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認爲這個新品牌是大衆汽車在華對新能源市場的一個試水,同時思皓也承載着銷量急劇下滑的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時代尋找新增長點的希望。不過在折騰了幾年之後,江汽集團卻推出了钇爲品牌,這也意味着思皓模式以失敗收尾。
上個月,江汽集團在合肥舉行乘用車新标揭幕暨全新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乘用車全新品牌 " 钇爲 ",如今钇爲首款車型钇爲 3 也正式開啓預售,預售價區間爲 9.79-12.99 萬元。
江淮汽車也是把新能源的希望寄托在了钇爲身上,至于之前和大衆推出的思皓品牌,江淮汽車内部人士向 " 汽扯扒談 " 表示,未來集團資源會向钇爲傾斜,思皓品牌基本上是放棄了,後續也不會有新的新能源車型推出了,目前江汽集團主要是集中精力把钇爲做好,做大。
對此," 汽扯扒談 " 聯系多家江淮經銷商,對方表示,廠家目前沒有發布停産通知,店内訂車正常,不過像思皓 X6 等傳統燃油車車型店内已經沒有現車了,目前店内主思皓 X8PLUS 和 QX PHEV,其與江淮汽車上海車展發布的江淮 QX PHEV 車型并無太大差異,另外,钇爲 3 未來也會在店裏售賣。
思皓已成 " 棄子 "
在 2020 年上半年大衆入股江淮之後,大衆現在已經獲得了江淮集團 50% 股份,并且手握江淮大衆 75% 的股份,牢牢把控住對江淮大衆的核心權。" 江淮大衆 " 随即更名爲 " 大衆安徽 ",大衆安徽将思皓品牌授權給中方夥伴江淮汽車使用,合資公司将不再使用該品牌。
而大衆汽車也在忙着電動化轉型,在 2022 年 9 月,大衆明确了下一代純電動平台 SSP 将落戶大衆安徽。SSP 平台作爲大衆集團旗下唯一一個平台,不僅将覆蓋西雅特、斯柯達這樣的入門級品牌,同時也會生産保時捷和奧迪品牌的車型。
從産品力角度來看,相比于現在的 MEB 和 PPE 平台都有一個 明顯的躍升。而 SSP 平台率先落戶大衆安徽,是大衆在國内利益最大化的最好體現。而有了大衆安徽這個籌碼,大衆有望在和上汽和一汽的談判中争取到更多更好的條件。
汽車行業分析師劉強表示,目前的大衆汽車一直忙着電動化轉型,并且還要平衡南北大衆的關系,大衆汽車自然無暇顧及思皓,大衆安徽未來更多扮演大衆電動化在中國的技術基地,至于帶領江淮汽車走出泥潭目前來看應該不在大衆汽車的計劃内。
所以,隸屬于江淮大衆的思皓品牌,也早已發生了變化,雖然打着 " 德國大衆旗下合資品牌 " 的旗号,但實際上其技術和産品都來自于江淮,逐漸淪爲了江淮汽車油改電的換标産物,并且其還推出了許多燃油車型。
目前思皓官網顯示,思皓共有 13 款車型,包括燃油車型和新能源車型。從車型矩陣來看,可以看出思皓有很大的野心從轎車到 SUV,熱銷的車型種類均有涉獵,但是效果卻沒有跟上期待。
思皓品牌自誕生以來,月均銷量不足萬輛,2022 年 9 月是思皓品牌自誕生以來的銷量最高點,月銷量 1.26 萬輛,之後就掉頭向下,今年 1 月最低點時月銷量隻有 4720 輛。其推出的售價親民的微型純電車型思皓 E10X 表現還算不錯,除了這款車型,剩下的車型基本上是月銷不足千輛全部成了炮灰,燃油車不用說了,基本沒有代表作,新能源轉型基本宣告失敗,被股東雙方放棄也是遲早的事。
江淮汽車如何翻身?
從江淮汽車年初發布的 2022 年業績預虧公告看,預計 2022 年度歸母淨虧損爲 14.37 億元左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虧損爲 25.65 億元左右,相比 2021 年的業績有着大幅下滑,屬于巨虧狀态。
而在此之前的 2017 年 -2021 年,江淮汽車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五年虧損。按照統計,最近 6 年裏,江淮汽車從政府獲得的補助累計高達 75.07 億元。可以說,江淮汽車能夠活下去,基本上靠的就是政府補助這一重要保障。
一方面是自家不斷虧損,迫切需要轉型來尋找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是在經曆蔚來、大衆合作之後,江汽集團明白了求人不如求己。再加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江汽集團并不算是新手。2002 年,江汽集團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研發,目前已有超 15 萬輛新能源車搭載蜂窩電池、裝載電芯達 1.7 億顆、累計行駛裏程突破 80 億公裏。有經驗、有資源、還有地理優勢,江汽集團推出全新的钇爲品牌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據悉,除了目前預售的钇爲 3 以外,在未來 5 年,江淮钇爲将打造钇爲 X3、钇爲 5、钇爲 X5 等車型,覆蓋了純電小型車、轎車、轎跑、SUV 車型。
江汽集團股份公司總經理李明表示,江淮钇爲是江汽集團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将全面繼承江汽集團近 60 年的造車底蘊。其透露,作爲江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钇爲還有獨立上市的計劃。
汽車行業研究員劉明表示,雖然在 2016 年和 2017 年,江淮汽車分别與蔚來和大衆開展合作,并逐漸轉型成了這些車企的代工廠,但從持續虧損的業績來看,轉型代工廠也并非江淮汽車真正的 " 解藥 ",其主營業務疲軟,沒有能打的車型。如果江淮钇爲能從 A0 級電動車市場分一杯羹,那麽江淮汽車的新能源轉型路徑或将清晰。
業内人士表示,随着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傳統車企開始覺醒,正在以新能源領域爲突破口補齊短闆,并密集推出全新品牌不斷加速着市場布局。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且區域消費差異化明顯,個性化消費突出,這意味着不同的品牌都或可獲得生存機會。
钇爲 3 雖然面向的是一個增量持續上升的細分市場,但各家新能源車企在 10 萬級的純電車市場早已卷得天昏地暗。除了比亞迪以海豚和海鷗對純電小型車市場形成合圍之勢,主打空間感的五菱缤果、智駕的哪吒 V、極緻性價比的零跑 T03 和專注女性群體的歐拉好貓,都是不可忽視的競争對手,未來若想破局還需江淮汽車拿出更多的誠意,才能在短時間内打開市場。
放棄思皓,轉投钇爲雖然在戰略上是正确的選擇,但也不得不面臨現實的盈利問題。今年以來低端市場已經開始出現萎縮,五菱也在想盡辦法來提高自家車型的利潤。如果江淮钇爲同樣選擇走這條路,意味着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它對江淮汽車的扭虧無法形成足夠的支持。接下來就看江淮钇爲能否抓住新能源時代的最後機會,帶領江淮汽車走出虧損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