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會發布《2023 年 6 月零售銷量排名快報》,上半年中國市場汽車銷量一同出爐。根據乘聯會最新零售銷量數據統計,2023 年 1-6 月份國内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 952.4 萬輛,同比增長 2.7%。
如下圖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零售銷量前 10 的車企包括:比亞迪汽車、一汽大衆、長安汽車、吉利汽車、上汽大衆、廣汽豐田、上汽通用、一汽豐田、東風日産、長城汽車。
先看國内市場,比亞迪汽車以 1154573 輛遙遙領先,呈現階梯式暴漲,繼續穩居榜首,長安汽車、吉利汽車位列 3、4 位,長城汽車第十;合資企業中,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廣汽豐田、上汽通用、東風日産的銷量都在下滑。
比亞迪階梯式暴漲 繼續穩居榜首
比亞迪汽車 7 月 2 日在媒體平台發布了銷量動态:"比亞迪 6 月銷售 253046 輛,其中,乘用車出口 10536 輛。比亞迪汽車 王朝|海洋銷售 240535 輛,騰勢汽車銷售 11058 輛。" 可以說是創自主品牌月度銷量的新高。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更是銷量達到 125.56 萬輛。僅僅了半年時間就達到了 2022 年銷量的 2/3。這一成績讓比亞迪成爲上半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車銷冠!
今年 1-6 月份,比亞迪累計實現 125.56 萬輛銷量,同比增長 94.25%,王朝系列累計銷量爲 663695 台;海洋系列累計銷量 526625 台;騰勢系列累計銷量 56751 台。
比亞迪先靠秦、宋、漢、唐這類熱銷車型站穩了 30 萬内的市場。再通過騰勢品牌向 30~40 萬市場發起沖鋒。未來又有仰望、方程豹這兩高端産品向更高峰品牌發起進攻。比亞迪這種自下而上又穩紮穩打的發展策略,使得其實現了 10-100 萬價格區間的品牌全覆蓋。
另外,比亞迪有 4 款車型入選了上半年車型銷量 TOP10:海豚、宋 PLUS、秦 PLUS、元 PLUS,延續品牌統治地位。另外在榜單中,隻有 4 款是非新能源車,足以體現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力。
長城銷量下滑至第十名 回緩扛不住下跌
在長城汽車 2022 年銷量本就下滑的基礎上,2023 上半年銷量爲 315039 輛,同比下降 17.3%,面對其它跟長城汽車搶市場的自主品牌,長城汽車可謂是腹背受敵。
長城汽車在今年一季度銷量尤爲慘淡,1-3 月銷量爲 22.4 萬輛,同比下滑 22.41%。
哈弗銷量 13.11 萬輛,同比下滑 22.1%;魏牌銷量 0.33 萬輛,同比下滑 77.0%;歐拉品牌銷量 1.82 萬輛,同比下滑 45.8%;坦克品牌銷量 2.50 萬輛,同比下滑 4.2%;僅有長城皮卡保持了同比增長,銷量增長 7.3% 達到 4.62 萬輛。
今年 6 月,長城汽車銷售 104,957 輛;新能源車型銷售 26,669 輛,同比增長 110.32%,占比達 25.41%;海外銷售 25,010 輛,同比增長 85.93%。今年 1-6 月,長城汽車累計銷售 519,226 輛;新能源車型累計銷售 93,225 輛,同比增長 46.60%;海外累計銷售 123,930 輛,同比增長 97.27%。
經曆了一陣兵荒馬亂之後,首先長城穩住了哈弗系列的銷量,哈弗品牌 6 月銷售 5.9 萬輛,同比增長 15.23%,但是因爲之前 H6 的銷量下滑,導緻長城汽車的整體銷量都受到了影響。之後大狗填補了部分 H6 銷量下滑帶來的空白,哈弗大狗 6 月同比增長 68% 達到 15674 輛;今年 1-6 月,哈弗大狗銷售 7.05 萬輛,同比增長 58.9%。同時,枭龍系列靠着出色的性價比 6 月銷售 6098 輛。魏牌 6 月銷量爲 6602 輛,環比增長 14.4%,其中藍山功不可沒,5 月實現了新車交付 5136 輛,6 月繼續增長銷售 5506 輛。
雖然 5-6 月長城銷量回緩,但還是扛不住嚴重下跌。長城汽車上半年銷量 51.92 萬台,年度目标 160 萬台,完成率僅達 32.45%。自哈弗 H6 走下神壇之後,長城汽車一直在自我調整,今年以來旗下各品牌都在向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轉型,哈弗枭龍、魏牌藍山等車型已經取得了較好的銷量成績,但對比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場來說仍需努力。曾經作爲自主品牌銷量最強勢的品牌之一,神車哈弗 H6 銷量爆發式增長,連續 9 個月獲得了 SUV 市場的銷量冠軍。很顯然比亞迪的快速成長提前終止了哈弗的銷量神話。
如今長城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拖了後腿,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也被蠶食殆盡,在頭部自主品牌内部,也呈現出力不從心的狀态。長城應對新能源給予重視,雖然現在沒跟上市場變化的腳步,但是一款車的設計到量産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拿出更有競争力的産品也需要一定時間,對旗下多個品牌的整合更需要智慧。如今時勢已經倒向新能源,國産自主品牌也一直在收割合資品牌的份額,但願長城能把握住機會。
合資車企走下坡路 廣汽三菱停産裁員
從現如今大趨勢來看,自主品牌的興起伴随着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的日系車與合資車企集體銷量下滑。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驟增,燃油車市場持續萎縮,尤其日系品牌銷量下滑嚴重。
上圖爲東風日産近三年銷量折線圖,可見如今東風日産的實際現狀,品牌成交平均價越來越低,主銷的廉價車還越賣越少,這對品牌的傷害不可估量,東風日産近年來銷量已經出現問題。
不僅如此,在中日合資車企中,廣汽三菱由于受市場轉型影響,銷售未達預期,經營陷入困境,不得不停産裁員。
7 月 12 日,廣汽三菱發布《緻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 信中稱:" 在行業變革的大環境下,公司經營層和股東方經過慎重讨論,我們的公司于 6 月份正式進入臨時停産階段。" 即廣汽三菱在 6 月份正式進入臨時停産階段,且進行裁員。
合資品牌的車型目前隻在轎車市場仍占據位置,軒逸、朗逸、速騰、卡羅拉依靠着相對較低的價格支撐着銷量。
寫在最後:國内品牌中,比亞迪奪冠,長安汽車、吉利汽車近半年表現優異,長城汽車由于哈弗 H6 銷量冠軍失守,導緻整體銷量表現不佳,僅是頭部車企墊底的存在。
在國家政策引導、新能源汽車産品力提升以及用戶消費方式習慣的變化,作爲消費者對進口、合資品牌的認知有了較大改變。整體來看,有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型進入榜單前列,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相對應的,主銷燃油車的品牌和車型存在感則越來越低。或許到下半年或明年,汽車市場格局又會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