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的兔年春節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有些省市已經召開了兩會,在工作報告中頻傳社保方面的利好。比如,多地區明确 2023 年上調基本養老金,有的省市公布了養老金上調的預算計劃,基本斷定:今年養老金上漲大局已定!
養老金上漲還沒有落地,有位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老年朋友,驚呼自己的養老金賬戶多發了 5 萬元,引起衆人驚歎,紛紛期盼:這是不是給全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統一補發 5 萬元呢?尤其是 1.3 億企業退休人員心裡很不是滋味,紛紛詢問,這是真的嗎?
【一】養老金雙軌制帶來的不公平。
多年來,大家诟病最多的就是退休金 " 雙軌制 "。公務、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執行的是 " 退休金 " 制度,退休金與在職工資的替代率集中在 90% 左右,退休後的收入與在職時差不多,而且退休金全部由财政供養,永遠不擔心沒錢發的問題。所以,公務、事業編單位都在退休前給大家上調職級,就是為了退休後多領退休金。2023 年是這種好事的最後一年,2024 年将實行與企業人員養老金并軌。
體制内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普遍在六七千元,高的達到 2 萬多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全國平均水平在 3000 元左右。靈活就業人員買了最低檔次的社保,養老金隻有一千元左右。農村老人買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月養老金全國平均隻有 188 元。當他們聽到有些事退人員一次就能補發 5 萬元,等于他們 25 年的養老金總和。
【二】部分事退人員補發養老金 5 萬是真實的。
其實,在春節前夕,機關事業單位都會給退休人員發放取暖費、慰問金、過節費,有些傳統央企和國企還會給退休老人發放住房補貼、水電氣暖補貼和住房補貼。但是,這位老年朋友一筆收到 5 萬元養老金,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驚歎。
我國的退休和社保制度建立隻有一二十年,所以,存在着三種群體: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老人呢,就執行過去的制度;新人呢,就執行新的制度。中人,就有一套特殊的玩法。
什麼是退休 " 中人 " 呢?2014 年之前,企退和事退的養老金是雙軌制。2014 年 10 月 1 日,平地一聲驚雷!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金開始推進并軌,專門設置了 " 十年過渡期 "。即:從 2014 年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所以,2014 年 10 月之前參加工作、在 2014 年 10 月之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稱為 " 中人 "。在過渡期内,他們的養老金計算方法比較特殊。
國家為了保護中人的利益,采取了 " 保底限高 " 的保底機制,即: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低于老辦法的,就按高的發放。如果高于老辦法的,就要把高出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返還給退休中人。簡單地說,讓中人不吃虧!這就是體制内的優越性,依然在延伸。
所以,這個按照比例返還是從從 2014 年開始的,2014 年退休就是返還 10%,一直到 2023 年返還 90%。2023 年是最後一年限高了。到了 2024 年,就會達到 100%,然後就進行養老金并軌了,跟企業退休人員執行一樣的養老金機制。
那麼,2023 年 1 月,有些地區會給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進行養老金的補發和兌現,一筆打入賬戶。比如,這位老年朋友,他補發了養老金 4 萬元,領取了第一筆職業年齡 1 萬元,所以,一筆收到了 5 萬元。大家誤認為這是全國統一補發的好事,其實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三】3 億退休人員哭倒一片。
衆所周知:全國有城鎮退休人員 1.3 億人和城鄉居民退休人員 1.7 億人,将近 3 億退休人員。退休群體多而雜亂。由于曆史原因,群體之間的差異簡直是天壤之别。一等人是公務員退休群體,二等人是事業編退休群體,三等人是央企國企退休群體,四等人是民企私企正規退休的群體,五等人是自己購買社保的靈活就業和個體工商戶退休群體,六等人是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農村老人。
看見機關事業退休人員的中人,一筆就能補發 5 萬元,其他群體的人員哭倒一片。難怪大家都想考公,體制内的鐵飯碗太香了,退休之後端的是鍍金的飯碗,把時代的紅利從頭吃到死,太令人羨慕了。大家呼籲,什麼時候給其他退休群體多漲一點養老金呀!
PS:多多轉發,讓有關部門看到,讓政策更溫暖,讓低收入群體過上較為體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