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十三邀》在阿那亞舉辦了線下的 100 期特别活動,據說一票難求。
從 2016 年開始,這檔訪談節目持續更新,議題越來越寬廣,口碑逐漸攀升。第一季的豆瓣評分是 8.3,第八季已經漲到 9.5,俨然成了騰訊視頻的一塊招牌。
無論談流量還是談商業,眼下是短視頻爲王。從抖音、快手到視頻号、小紅書,短視頻把我們的生活全面包圍。但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優質長視頻的價值更值得重視。不過這裏要說的并非騰訊視頻,而是 B 站。也是在最近,B 站上發生一件外界關注不多,卻很有意思的事:UP 主 " 食貧道 " 拿下了 600 萬粉絲。此時距離其團隊發布 500 萬粉絲 QA 視頻,不過四五天時間。
食貧道既不是 B 站粉絲體量最大的 UP 主,更不是最知名的 UP 主,甚至你可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但它的視頻有百萬人付費觀看。在整個 B 站,這是獨一份的成績。它蹭蹭漲粉,就受益于此。
要知道 B 站向來以免費内容最受追捧,食貧道的表現無論從 UP 主角度來看,還是從 B 站平台來看,都像是一個 " 異類 " ——某種程度上,這佐證了 B 站的特殊性,同時也可能預示,B 站内容生态到了一個變化的節點。
百萬人一起充錢,B 站網友不 " 摳 " 了
比較各平台的用戶價值,B 站網友長期背負着 " 摳門 " 的名聲。現在上百萬 B 站網友一起痛痛快快花錢,給自己正名。
充電即付費。要看食貧道的充電視頻,最低消費是每月 12 元——如果連續包月則是每月 10 元。從官方頁面來看,現在有近 190 萬 B 站用戶解鎖了食貧道的充電視頻權益,而且大家紛紛表示:這錢花得值。
這是一個誇張的成績。一是意味着這個賬号三分之一的用戶爲它付費,這在很多有付費訂閱模式的内容産品裏都是很高的比例;二是按這個價格和人數簡單計算,即便扣掉平台和渠道分成,其付費收入也到了千萬級别。雖然不能跟帶貨大主播們相提并論,但對比單純靠内容換收入的創作者,已經足夠驚人。
食貧道不是 B 站新生。這個賬号的第一支視頻發布在 2018 年,早先主要記錄 " 餅叔 " 一個人的美食探索。後來團隊逐漸壯大,美食中融合的人文色彩越來越重,形成一種特色标簽。
2023 年,B 站爲了激勵 UP 主創作更好的視頻,推出充電專屬視頻功能。同年 11 月,食貧道發布第一支充電視頻《迷失東京》,一舉 " 破圈 " 成名。朋友圈,微博,知乎,乃至于一些小衆論壇,都有人讨論這期内容。很多從沒在 B 站消費過的老用戶第一次在 B 站花了錢,也有不怎麽用 B 站的人專門爲此打開了 B 站。并且在看完後,大家共同的感受是,遠勝去電影院刷一部庸常電影。
平心而論,這種贊譽不過分。
圖源:食貧道《迷失東京》截圖
《迷失東京》是展現日本社會的紀錄片,時長 2 小時零 8 分。以一部電影的長度,壓縮了陪酒女、流浪漢、黑幫、AV 演員、孤獨死清掃員等形形色色人士的生活與故事。這些内容不是一個個分别展開,而是有所關聯和交叉。你會看到獨自養育三個孩子的媽媽如何強顔歡笑陪酒陪唱,頭發灰白的老人去給孫子輩的女團偶像激情應援,黑道大哥做公益嘗試重啓人生又忽然入獄,AV 從業者們如何理解自己的特殊工作……一句話,食貧道呈現了東京的複雜和複雜之下的特質。
這種呈現既依靠多方采訪彙聚來高密度信息,更憑借畫面與配樂的精巧編排,提供了專業紀錄片的質感。稍作劇透,1 小時 34 分開始的音畫剪輯,就被很多人評爲神來之筆。最終,觀衆不僅感受到東京的孤獨和壓抑,還窺測到孤獨與壓抑下更深的東西。
對食貧道自身來說,《迷失東京》成了内容關注度的高峰。它沖上 B 站全站排行榜的第 37 名,拿到 15 萬轉發,在站内站外都引起廣泛議論。眼下其總播放量超過 1600 萬,在很長一段時間,這可能都會是 B 站充電視頻能拿到的最好成績。
看食貧道充電視頻,有時讓人想到《十三邀》,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付費内容,盡管一個是直接充錢給内容創作者,一個是充錢給視頻平台;它們都具備良好的品質,往往能帶動觀衆對某個話題的思考。對比現在大量的娛樂向視頻,這是一種稀缺屬性;并且,它們多多少少都做到了出圈傳播。
《十三邀》近期的例子,是訪談北大副教授林小英時提到反教育内卷,引起知乎上對教育話題的關注。食貧道後來記錄中國台灣的《何以當歸》,記錄中東的《迦南孤兒》,記錄泰國的《神鬼傳奇》,記錄菲律賓《神佑之地》等,在微博上都得到大批網友推薦。
圖源:食貧道《神鬼傳奇》截圖
就 B 站整體生态來說,它一直不缺好看好玩的内容,但食貧道依然脫穎而出。這種獨樹一幟,離不開核心人物餅叔在内容創作上的積澱。他本身是調查記者出身,曾擔任央視駐俄羅斯首席記者,這讓食貧道在起點上就形成了降維打擊。
不過細究起來,食貧道之所以能成爲今日的食貧道,與 B 站也不無聯系——它或許隻能壯大于 B 站。
B 站需要更多食貧道,但不隻是 B 站需要
如果說《十三邀》是騰訊視頻的招牌,那麽食貧道現在也成了 B 站的一塊招牌。
盡管食貧道不隻在 B 站開設賬号,但 B 站是他們最主要的内容分發平台。特别是超長的付費内容,隻在 B 站推出。這本身成爲觀察視頻平台的一個切角:騰訊視頻同樣有網友自制内容,字節一直在拓展中長視頻生态,而食貧道的例子說明,B 站在孵化内容方面的确維系了某種壁壘。
就像植物生長一樣,平台提供土壤,内容隻有在适合自己的地方生長出來。B 站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即便平台本身有種種問題,但 B 站網友可能是最有耐心去看嚴肅一點的長視頻内容的群體。
今年上半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 10.5 億人,占到網民整體的 95.5%。我們越來越習慣看短的内容,從中享受樂趣或是感受某種刺激,又或者是了解某種信息或知識。但一些話題和故事,沒辦法用短内容來講述。而在内容消費的慣性下,B 站用戶有了與衆不同的内容偏好。
圖源:第 54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同時,B 站也有推動 UP 主創作更高質量視頻的必要。這一方面源于老生常談的頭部 UP 主視頻逐漸無聊等内容注水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跟 B 站自身的發展遲滞有所關聯。2021 年,B 站董事會主席兼 CEO 陳睿立下目标,2023 年實現 4 億月活。然而回顧官方财報數據,B 站月活躍用戶的高峰停留在 3.41 億,距離當初的目标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這時候,B 站就更需要可以破圈傳播、并吸引新用戶群體的内容。這些内容可以是自制的影視綜藝,比如 B 站曆年跨年晚會、在豆瓣拿到 8 分以上評分的網劇《三悅有了新工作》。不過整體來看,騰訊視頻們在這方面更勝一籌。而如果比拼純粹娛樂化的用戶自制内容,很難有哪個平台比抖音快手更娛樂。
于是,能觸動大衆興趣又能保持高水平制作的嚴肅一點的視頻,恰好成了一個幫 B 站拉新的突破口。
就像《十三邀》給騰訊視頻帶來的影響一樣,一些平常不怎麽用騰訊視頻的人,會因爲這樣的内容關注它。隻是相對于騰訊視頻,B 站對新用戶有更迫切的需求。考慮到 B 站超過 95% 的視頻播放量都來自 UP 制作的 PUGV 和 Story Mode,這類内容大概率還是要靠 UP 主來完成。
食貧道就是一個例子。從火燒雲數據統計的食貧道粉絲畫像來看,他們有超過一半粉絲是 LV0 用戶,也就是僅僅注冊了 B 站但沒有通過 B 站答題測試的用戶。而從 B 站大盤數據來看,這類群體約占總月活用戶的三成。由此推測,食貧道确給 B 站帶來了新的增量。隻是同樣的例子很難複制。
最後回到内容本身。盡管内容好與不好的評判有很多維度," 意義 " 始終是很重要的一個。
在一次采訪中,餅叔曾闡述了自己對 " 有意義的内容 " 的理解。在他看來," 有意義 " 分三個層次,首先是明确爲誰服務;再是尋找更有内涵的人設和内容,吸引用戶持續關注;然後是探索内容上的突破,爲大家提供 " 樂呵 " 之外的價值。對應這種創作理念,有網友如此評論食貧道:好笑的視頻已經有很多了,很高興能從這裏看到點别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需要食貧道或《十三邀》這類内容的不隻是某個平台,還有作爲觀衆的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