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工作越來越難了。
我那給 MBA 授課的閨蜜,前天跟我吐槽,60 個人的班來上課的隻有 20 幾個—— " 這麽貴的學費,才第一周,來學校 social 一下,尋找點商機都不願意?"
我說不是不肯,是沒時間。這年頭,職場也是 "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沒工作的找不到工作,有工作的連周末都被工作綁死,哪有心思和功夫來社交,人人都疲憊又迷茫。
而我那 26 歲、剛裸辭半年的學妹,抱着頭部能源企業 2 年的工作經驗,被近期在求職的 HR 問:" 我們目前是每月上 28 休 2,休息的 2 天可以自由安排,可以接受嗎?"
月均自由選休 2 天,仿佛一種恩德。
求職 5 個月,一無所獲,無奈之下,她決定 " 擺爛 ":不碰到特别心儀的職位堅決不投了,至少不用受這癫氣。
問她接下來職業生涯怎麽打算,她也沒有規劃,打算學日語考個 N2 玩玩,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 當初也沒人告訴我以後還要上一個月上 28 天的班啊,規劃在變化面前像個笑話。"
本屆職場人,徹底對職業規劃這回事祛魅了。
01 抛棄職業規劃順從變化是必然
作爲準 90 後,我畢業那個時候,還有資格談一談職業規劃。
但這個職業規劃也不是 SOP 般精确到要進入哪個行業、在什麽年齡做到什麽職位、取得什麽成就,而是感覺自己有選擇權。
體現爲:我們在畢業時還會權衡,是工作還是讀研、是選自己喜歡的還是專業對口的、是去外企還是去私企(大廠概念那時剛出,還沒到井噴紅利期,外企還是 Top),留在家鄉還是去北上廣、以後想把重心放工作還是家庭、要不要考公?
因爲這些機會都切切實實擺在眼前,不是理論上。
到畢業季時,一個本科畢業生,手上少說也拿過 2 — 3 個 offer。雖說質量有高低,但校招含金量基本能保證下限。
然而上個月跟來實習的研究生妹妹聊天,了解到當代年輕人的擇業标準完全變了:考編才是當下最熱門的時尚單品。
一個班 95% 都在考編,考不上的,找班上着繼續考,或者脫産全職考(本地區内很有認同度和影響力的經濟類一本院校)。
并且,他們學校的人一天到晚琢磨的也是考公還是考研性價比高:反正考研出來的出路還是考公,爲什麽要浪費 3 年時間讀書掉頭發?
這個角度實在太刁鑽了,即便他們不能代表所有的畢業生,但還是能從中窺見明顯的變化。
以前的大學生,擇業時還敢考慮理想和情懷,現在大學生,首先考慮活着。
目前看來,編制工作至少看起來穩定。
一旦求穩成爲第一要義,職業規劃就得靠邊站。
畢竟令人兩眼一抹黑的就業現狀之下,談論職業規劃就像是問馬上要渴死的旅人是想喝次日達的西域神飲還是明日清晨新鮮的露珠煮茶一樣尴尬。
02 當下,職業規劃變成 " 吉祥物 " 一般的存在
之前看到一句話:做規劃有意義的前提是,環境和對象是相對穩定的,而規劃内容的發生是基本可預期的。
而我們所處的時代,瞬息萬變,規劃的内容很容易無法按既定軌迹發展。
比如 10 年前我當年選專業那會兒,金融還是号稱百年之間最熱門的 IP,現在來看,當時大約是闖在了百年的末尾,坐上了末班車。曾經熱得燙腳的金融、财經類院校,高考錄取分數線距離曾經的最高點陡降了幾十分。
一個從畢業就開始做投行業務的同學,早早活成人上人,又跟随大趨勢背上 400 萬房貸。
現在卻也不得不在降薪裁員中忍辱負重煎熬。她有能力有經驗,卻也不得不面對整個行業在衰退的現實:離開這裏,去其他地方就會好嗎?
另一個當律師的發小,一來二去跳到 Top 房産公司做法務,薪水即刻飛升 3 倍,成爲同齡人中的翹楚。
她早早進入管理層,因此躲過了幾次裁員,但現在聊天,她也瘋狂焦慮未來,年薪近百萬還天天自學新興行業法律法規,她擔心公司會直接撤掉本區域的業務。
所以哪怕經濟沒有進入下行期,職業規劃在這個時代也越來越不起作用,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
蘋果 CEO 庫克就曾說,根據他自己的經曆,1-2 年的職業規劃也許還押中了一些寶,但超過 3 年的規劃,事後看來就是扯,對應不了一點兒。
歸根結底,人類的預測功能在飛速變化的時代洪流面前還是太弱小了。
03 職業規劃沒有用,人生就該 " 随機 "?
然而,吐槽了如此多職業規劃的缺點,我依然堅定地認爲:人生還是需要職業規劃的,但不需要做長遠的。
不過,與其說是依據職業規劃開啓職業道路的那種規劃,不如說是依據規劃去職業道路上試錯。
一是因爲人需要通過計劃來消除無法抓住一切的失控感,哪怕它是一種幻覺。計劃有沒有用是一回事,但不想唬弄和應付人生,是另一回事。
二是因爲,即使職業規劃并不見得能精确導航,但它卻能在一個人四處抓瞎時提供一個嘗試的方向。
這個方向,哪怕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也是因爲有假設它正确的前提,才可能被證誤。
結合當下變動的外部條件,我的思路是這樣的。
首先,規劃的前提是确定性的存在,所以要篩選和抓住一些相對可控的因素進行規劃。
比如大家都願意考編,就是在控制外部環境的變量,即便已經卷上天,它也的确算是解決現實問題的路徑之一。
但需注意的是,這控制的還是外部環境變量,同樣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如果以它爲唯一依托,一旦一朝改頭換面,屆時你仍然可能會陷于無助的境地,更不用說萬一你根本适應不了。
更一勞永逸的方式,是控制自己這個變量,具體可以拆解爲:
明确自己在生活和職業中最看重的是什麽,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擁抱變化的能力。
以我爲例,我一直迷戀語言專業,雖然學的是财經,卻總有一個當翻譯的夢。
然而從我萌發做翻譯的念頭開始,AI 能替代翻譯的言論就花式冒出,讓我一度在猶豫中浪費了幾年時光,總擔心考出來已經沒用了。
但今年,我終于下定決心一定要考證。
因爲我想明白一件事,我一直在評估和爲之踟蹰的,都是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這個職業是否長青。
但這永遠是道開放題,沒有統一答案。市場确實不需要機翻可以替代的人工,卻也永遠稀缺高層次的翻譯,不能用一個籠統的結論來回答具體的問題。
并且,真正能夠帶我穿越周期的核心訴求是:做語言相關的工作始終是我的心願。
哪怕賺錢的可能性低、報酬少,我也始終無法欺騙和背叛自己,會在無數次放棄後想重新撿起。
對我而言,最看重的是活出自己,職業生涯同步至關重要。
而另一方面,雖然決定無視市場對翻譯職業的唱衰,也并不意味着純純爲愛發電,我還得培養自己持續學習和擁抱變化的能力: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爲了達到這個目标,我依然要在與興趣毫不相關的本職工作上苟着,如果有多餘的精力,我甚至會繼續深造财經專業方面的技能。
因爲我并不确定翻譯這條路能否走通,我甚至不确定過程中我是否會突然發現自己不喜歡了。
我也不會放棄尋找能讓這個職業含金量升級的路徑,比如朝高端翻譯方向發展、利用好與自身專業的複合優勢,再比如尋找翻譯與 AI 合作的工作可能性,借力打力。
這個過程,我可能越做越順,徹底轉換賽道;也可能徹底對翻譯祛魅,老實呆在原地,或在過程中找到其他機遇或興趣。
總之,這樣的職業規劃或許最終被證明爲 bullshit,卻不能因此而徹底放棄它,因爲人生始終需要先有一個錨,這個錨有可能帶你去意想不到卻真正屬于你的地方。
Beatles 的歌,其實早已看穿了一切:Life is what happens to you when you are busy making other plans.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獵聘 "(ID:liepinwang),作者:Luna,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