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受關注的娛樂新聞,無疑是奧斯卡頒獎典禮。
而典禮上,最受關注的又是楊紫瓊主演的《瞬息全宇宙》。
它橫掃了奧斯卡。
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電影剪輯、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以及最佳女主角。
重點是最後一個獎,創造了曆史,楊紫瓊成爲奧斯卡第一位亞洲影後。
公布獲獎的那一瞬間,場下沸騰,滿是歡呼和尖叫。
楊紫瓊走上場,幾度按住胸口深呼吸,用了十多秒收拾好心情。
後,楊紫瓊發言。
感謝很多人,導演、劇組、她 84 歲的媽媽、兄弟姐妹們,以及她職業生涯開始的地方——香港大家庭。
是的,楊紫瓊很有民族認同感。
她是馬來西亞人,祖籍是中國福建,楊紫瓊曾說自己雖然住在馬來西亞,但是是中國人,有中國人美感,無論走到哪兒都要記得自己是誰。
不僅爲亞裔争光,這次楊紫瓊也爲女性争光。
她說:" 希望所有女性,不要聽信任何人說你早就過了你的黃金期,絕對不要放棄。"
這句話配合起她力量感滿滿的肌肉線條,振奮人心。
都說 " 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楊紫瓊今年正好 60,這一年她攀登上了人生的高峰,的确牛掰,讓人敬佩。
再結合起她一路以來的經曆,我願稱之爲 " 從溫室中殺出的強悍女人 "。
接來下,帶大家一起看看她的傳奇故事。
楊紫瓊其實命挺好,出生即在羅馬。
她是 62 年生人,家境優渥,祖父楊錦坤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創建了馬來西亞近打巴士公司,父親楊建德年輕時在英國學習法律專業,回國後一邊當職業律師一邊幫父親打理公司,後被冊封拿督。
據說," 拿督 " 在馬來西亞是非皇室家族的最高稱号,楊紫瓊後來也獲得了。
此外,楊紫瓊的父親還擔任大馬工商體育休閑俱樂部主席,以及霹靂福建公會顧問等要職,也曾活躍于霹州馬華,是元老之一 。
好的起跑線能讓人接觸到更廣闊的天地。
那個年代,普通人能上個初中就已不錯,楊紫瓊四歲學芭蕾舞,學畫畫和鋼琴,還有各種體育運動,遊泳、羽毛球、跳水、高山滑雪和騎馬。
15 歲,她跟随父母去了英格蘭,在倫敦皇家舞蹈學院主修芭蕾舞 。後因脊柱損傷轉修舞蹈和輔修藝術,20 歲拿到學位。
21 歲,也就是 1983 年,是轉變命運的一年。
大多數的富家千金會選擇平坦順暢的路,讀完書以後找個體面的工作,再找個匹配身份的富商,過完衣食無憂的一生。
楊紫瓊不太一樣,她跑去選美,參加了當年的馬來西亞小姐評選,并獲得冠軍。同年,在澳洲墨爾本當選爲 " 墨爾本小姐 "。
這後面的路,就開始不一樣了。
選美後,她認識了前夫——香港商人潘迪生。
是一個富二代,家裏做鍾表生意起家,在國外留學主修哲學和經濟學,回國後沒有子承父業,而是另辟他徑,購買外國名牌服裝及高檔手表的香港專營權。
現在,迪生集團已發展成爲香港規模最大及利潤最高的零售和批發集團之一。
楊紫瓊經朋友介紹認識的潘迪生。
時機挺巧,一個剛剛選美完,一個打算投資電影。
當時時代背景也特殊,因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談判未定,1983 年開始,香港興起了移民高潮,經濟出現衰退,電影業不景氣。
有 " 電影王國 " 之稱的邵氏公司減少拍片,甚至出租影院。但潘迪生想法不一樣,他認爲電影是一種大衆化娛樂,就算經濟衰退、消費力下降也不受影響,再者,電影裏還可以給他家名牌衣服打廣告。
于是,他收購了洪金寶、岑建勳創立的德寶電影公司,簽了楊紫瓊。
84 年,潘迪生獲取 Guy Laroche 産品的世界專營權。
楊紫瓊和成龍拍攝了 Guy Laroche 手表廣告。
三年後,楊紫瓊又和周潤發合作了 Guy Laroche 手表另一個廣告 。
至于電影方面,楊紫瓊拍了第一部電影《貓頭鷹與小飛象》。
洪金寶、林子祥、葉德娴主演,楊紫瓊在其中扮演一名柔弱的總是被同學欺負的老師 。
看當年的影片截圖,楊紫瓊是不是挺美貌?
但她這個人跟一般富家千金不太一樣,有一股勁。
85 年,楊紫瓊傳出和潘迪生的戀情,按一般故事情節發展,選美冠軍搭上商界老總,往後美美做個花瓶,輕松又惬意。
你看樸妍珍不就是讓霸總老公給她投廣告維持體面工作?
可楊紫瓊很拼命,85 年演了第一部動作片《皇家師姐》。
爲了這部影片,她專門到洪家班習武半年,每天練功、打沙包、踢腿。
影片中還有穿玻璃這種危險動作。
憑借此片,楊紫瓊提名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
此後,公司爲了幫她打開亞洲市場,邀請日本影星真田廣之與楊紫瓊一起出演《皇家師姐》續集《皇家戰士》。
不過後面,可能潘迪生想讓楊紫瓊回歸家庭,做個富太太。
1988 年,兩人完婚,楊紫瓊拍完《通天大盜》後,就退出了影壇。
但男人還是不如事業,三年後,楊紫瓊離婚。
離婚後,她立馬複出,并且毅然決然走上了打星的路,拍攝了《警察故事 3 超級警察》《現代豪俠傳》《新流星蝴蝶劍》《詠春》等等動作電影。
要說,當打星确實很難。
要麽和吳京一樣從小練起,有童子功,要麽半路出道,付出十倍的艱辛,再者在當時簡陋的環境下,保護措施不夠,需承擔很高的風險。高成本高投入,打星自然稀少。
男星裏能叫出名字的像李小龍、成龍、李連傑、洪金寶、甄子丹、趙文卓、吳京、張晉、樊少皇等等。
至今,這些人都是一身傷。
女打星就相對少很多。
香港七八十年代有過一些女打星,徐楓、元秋、楊盼盼等,但堅持到最後且能讓人叫得出名字的大概就鄭佩佩、惠英紅。
楊紫瓊比兩位長輩入行晚,學得也晚,付出自然要更多。
騎摩托、跳樓各種高危動作都做過。
演《阿金的故事》時,從十八米的橋上跳下來摔壞頸椎,嚴重受傷。
影片在結尾打出字幕 " 向楊紫瓊以及爲香港電影作出貢獻的武師緻敬 "。
可見,多麽危險。
楊紫瓊曾說她和成龍、李連傑買不到保險。
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因爲有這些拼命的電影人才有了香港電影獨特的魅力,也讓大衆感受到電影人的精神。
打戲拳拳到肉,幹淨利落,飛檐走壁,閃轉騰挪,毫不摻水。
而現在 …… 就很一言難盡了。
這 ↓
這 ↓
這 ↓
花裏胡哨的剪輯,花裏胡哨的特效,動作片拍成動畫片,多少有點子滑稽。
說回楊紫瓊。
發展事業期間,楊紫瓊談過不少戀愛,有珠寶商人、醫生、電影總裁等,期間到過訂婚的程度,但對方同樣希望她能退出影壇,楊紫瓊最後還是選擇了心愛的事業。
至今,她有一個戀愛 17 年的男友,沒有結婚。
至于事業後期,她慢慢往好萊塢發展。
要麽演硬女角色。
要麽轉型,拍《藝伎回憶錄》《黃石的孩子》。
這些年,影片量在減少,但沒有停下來,依舊在拍片或者等她心中想要的能表達出内心的角色。
《瞬息全宇宙》就是她等了很久的。
熱愛事業的人總是閃閃發光,你能從她眼裏看出那份笃定和自信。
楊紫瓊在國外接受采訪時,對方問她是不是成龍帶她進入武打片領域。
楊紫瓊說不是,因爲成龍是個沙文主義豬,也就是大男子主義的意思。
成龍會跟她說,女人應該待在家裏做飯,什麽都不做,楊紫瓊除外。
爲什麽?
因爲楊紫瓊會狠狠教訓他。
" 教訓 " 可能帶有一點點誇張的說法,在很多采訪中,楊紫瓊釋放的不是霸氣,相反令人很舒适。
她有自己的渴望,渴望用奧斯卡來證明自己,以及和她一樣膚色的人。
也有充分掌控自我情緒的能力,不會依賴他人。
喜歡花就打電話給花店,而不是朋友或者戀人。
但同時,她也不會去給他人下定義,溫和、平靜且包容。
女人不一定要相夫教子,也不一定做事業狂,而是看自己的選擇。
笑起來也不一定是因爲事業成功或者愛情美滿,而是内心安定平和。
這話就很棒。
超出世俗對成功的定義,在現實生活中對一個人的誇獎往往離不開愛情和事業這兩樣,好似得到了才是人生赢家,但如果回歸本質,能笑得燦爛,其實就已經擁有了幸福。
同樣,她也用自身的例子說明,年齡和性别不該被定義。60 歲的女性,也可以打破現實的桎梏,去争取實現自己的夢想。
對于楊紫瓊來說,夢想是拿奧斯卡,對于很多一輩子沒嘗試過新事物的 60 歲長輩來說,可能是學會開車,出國旅遊,嘗試開啓某一項新的興趣愛好等等。
人生多晚都不算晚,和下一秒比起來,當下永遠是最新的。
祝願非凡或平凡的大家都能和她一樣,擁有蓬勃的生命力。